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onsid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urban mixed traffic, the author develops a combinatorial model involving the mixed deterministic traffic volume distribution and user’s equilibrium (UE) assignment on the basis of symmetrical link travel time function (or deterrence). Its uniqueness and equivalance to the Wardropian principle of UE are also proved. Finally, we give the algorithm of model.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Youth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Shanghai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Education (97QG18)  相似文献   

2.
以UE均衡分配为前提,根据个别路段出现突发性交通堵塞的程度来发布诱导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出行者新的路径选择行为,从而建立路径流量转移模型,通过堵塞路径的流量转移来获取最优的交通分配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混合非机动车道上快速行驶的电动自行车想要超越前方低速行驶车辆而进行鸣笛换道的现象,在分析经典Nasch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元胞自动机理论提出一种混合非机动车换道模型。首先,将混合非机动车换道过程分为两部分,即换道需求分析与换道操作过程|其次,在换道过程中引入鸣笛效应的概念,通过对基本换道模型的改进,建立混合非机动车的一般换道与鸣笛换道模型,并给出相应换道规则|最后,在改变交通流密度的情况下,对两种不同换道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交通密度较低或较高时,鸣笛换道模型与一般换道模型得到的车辆平均速度及交通量几乎没有差别,但在中等密度范围内,鸣笛换道模型得到的车辆平均速度及交通量明显高于一般换道模型。说明在中等密度范围内,鸣笛换道行为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但当密度较低或较高时,鸣笛换道行为对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几乎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交叉路口交通流到达和排队延误规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并建立了以PI值最小为目标的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理论模型。该信号配时方法与通常采用的单点自适应信号控制方法的区别在于不但考虑了交通延误,而且考虑了停车次数,实现了对交通延误和停车次数两指标的优化,从而保证了以车队形式到达的交通流可以不间断地通过交叉路口。由于以实时交通流的到达规律为依据进行信号优化配时,因此,该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又是实时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及车辆排队。根据交通波、排队论等理论,构建了道路通行能力评价和交通波滞动等模型,综合运用MATLAB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及求解,总结出事故对实际通行能力影响的变化过程,不同车道对实际通行能力影响的差异,得到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路段上游车流量间的关系,计算出车辆排队长度到达上游路口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在道路交通流概率模型的基础上 ,针对汇流交叉路口交通控制的特殊性 ,给出了无交通控制、停车标志控制和交通信号控制方式下车辆延误的计算公式 ,制定了以车辆总延误时间最小来分配汇流交叉路口车辆通行权的依据 ,最后的算例验证了结论的正确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快速发展,给轨道交通类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提升轨道交通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为:构建办学共同体,推进校企对接;贯通人才培养通道,探索系统培养;"政企校"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强化实践育人;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转变培养方式;校企共同构建科研平台,建设混编教学团队;校企共同创新轨道交通专业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施第三方评价。  相似文献   

8.
根据交通信号智能控制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情况,研制了一个微观仿真的实用系统.微观仿真系统可实现交通路网编辑模块、交通参与者模型、交通信号控制模型、方案评价模型等,还能够实现多种方案的动态实时仿真,提高信号控制方案选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交通仿真是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交通工程领域的应用,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交通控制与管理方案评价和优化的重要研究手段.了解交通仿真的研究意义和内容,分析道路交通微观仿真模型,对跟踪描述交通运动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规律,更科学、更直观地研究交通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单点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情况,构造了一种产生交通流序列的方法,同时提出一种使车辆延误最小的单路口多相位信号实时配时模型。对所产生的交通流,制定了简单的实时信号配时方案。最后对结论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从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宏观、动态特征出发,首先给出了交通流控制和仿真中常用的宏观、动态、确定性交通流模型,并利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从而获得能比较准确描述交通流真实行为的模型,以此来解决高速公路交通的最优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道路交通流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波动性,应用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和韦伯斯特模型来优化城市道路,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利用神经网络算法较高的预测精确度对交通流进行预测,并以此预测结果为基础,提前对导向可变车道进行变换,由此提高了道路的空间利用率;然后依据车道属性改变后的数据,运用改进后的韦伯斯特模型计算信号灯配时参数,并结合当前道路的具体状况来优化红绿灯配时,由此提高了路口的时间利用率。以合肥市某交叉路口交通流量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日益严峻,城市道路拥堵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研究道路拥堵程度,以及对道路拥堵变化进行预测则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构建一个基于拥堵指标的MM-SVR模型,在考虑下一时段可能到达路段的潜在车流量情况下,对道路拥堵情况进行深入探究。首先,融合速度、区域内交通流量构建道路拥堵程度指标,然后基于历史数据构建将马尔科夫链与支持向量机预测相结合的MM-SVR模型对道路拥堵进行预测,以向前[n]阶状态的交通流量和速度作为输入量,将道路拥堵程度指标作为输出量。在实例验证中,使用广州市某片区的实时交通流数据对模型效果进行评测,并且使用SVR以及Adaboosting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无论是在拟合优度还是预测误差上均优于对比模型,在实时反映交通流拥堵情况方面有着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wo main hypotheses of traffic economical equilibriu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ffic density and the demand, an evolution equation of traffic cost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change of cost under decreasing toll. Economical explanation of the model and a numerical case we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constraint between the marginal traffic demand and the flow velocity.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城市单交叉路口进行交通流分析,提出以车辆平均延误为性能指标的4相位交通信号控制模型,并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应用于此模型。在Matlab 7.0环境下对实际交叉路口中较为复杂的4相位控制方式下轻度、中度和重度交通流模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优于普通的遗传算法和传统的定时控制。  相似文献   

16.
A new travel time reliability-based traffic assignment model is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ATIS) on drivers‘ risk-taking path choice behaviours i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with demand uncertainty. In the model, drivers are divided into two classes. The first class is not equipped with ATIS, while the second class is equipped with ATIS. Different risk-taking path choice behaviours of the two classes are studied, respectively. A corresponding mixed equ...  相似文献   

17.
流量分析对网络管理非常重要,但由于设备和技术原因,在校园网中应用较少.本文介绍了一些不需特定设备支持、适合在大部分校园网部署的流量分析技术,并给出了基于这些技术的校园网应用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车道占用对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的影响,结合各种经验公式并且综合考虑各种实际因素的影响,求出事故发生至撤离期间该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综合运用分析对比方法和交通波理论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建立交通波模型,得出了问题的相关结论.最后根据车流波动理论对车辆排队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集结波与疏散波的相遇推出集结波波速与排队长度的关系.结合信号灯对车辆排队长度的影响得到当车辆排队长度达到上游路口时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1Introduction Recently,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urbantraffic,especially the traffic flow controlled by trafficlights.Traffic light control strategy is crucial for i 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urbantransportation network.The cellular automaton(CA)m…  相似文献   

20.
Traffic flows controlled by traffic light strategies were investigated via a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with anticipation, which is suitable for describing urban traffic. Three kinds of strategies, i. e., synchronized, green-wave and random switching lights, were designed, sim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It is shown that the green-wave strategy is only valid at lower density and there is not an effective way with the thre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affic flow at high den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