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妙悟是由“妙”和“悟”两个佛学概念组成的一个内涵更为丰富的概念,它是佛徒的修行方式,也是佛学的思维方式,佛学的“十地”悟法引发了渐悟和顿悟之争,其理性的逻辑思维和模糊的原逻辑思维兼重,对艺术思维的发展有深刻的启迪,佛禅对人类思维的贡献不在逻辑思维上,而表现在对原逻辑思维的开拓上,妙悟就表明了原逻辑思维的神秘和互渗,充满诗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妙悟在严羽那里才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结构,对学艺术的创作和审美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对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概念的界定 1.什么是初步逻辑思维?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不能无视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不能很快就要求他们在完全抽象的层次上进行思维。其中,必然地要有二定直观的具体形象成分的参与,他们的思维还在很大程度上和具体形象联系着,处于一个逐步发展的阶段,这样,我们就把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发展的这一“过渡阶段”的思维。理解为“初步逻辑思维。” 2.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逻辑(10gic)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着力于分析逻辑语义学中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命题逻辑和述谓逻辑的概念。逻辑语义学一方面拓宽了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人们对于语言的意义理解,同时也训练了人们的逻辑思维方式。因此,将逻辑和语义结合起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逻辑分析与自然语言的一种结合。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定位,是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认为逻辑思维能力比形象思维能力好,是高级的思维形式。其实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和逻辑思维能力一样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语言和文字是最普遍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都离不开形象思维。没有语言,概念就不能产生,思维活动就不能进行。其次,对于抽象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张盛彬 《九江师专学报》2001,20(1):28-32,36
虚概念的形成有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基础,更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扬,是众多事物属性的整合,是思维创造性(发现与发明)的重要成果。形式逻辑的概念理论的实概念的理论,套用来研究虚概念,是理论的错位。本文在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指导下,就虚概念的性质、形成,功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学习物理时,常会遇到很多似是而非的问题,不少同学说自己已经正确背诵了概念、规律,记住了一些重要结论,为什么还会对不少题目模棱两可,以致失分严重.其实,我们在学习物理前,头脑中对有些物理问题的理解不是空白的,早已有一定的思维定势,这既有来自别人告诉的,也有自己亲眼见的亲身经历过的.这些“前科学概念”中当然也包含了正确的理解,也有不少是误解,为我们后来建立物理概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些说法,初看起来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中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深化学生的思维 在平时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中的理论、概念、道理和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去对照。在课堂上把一些政治理论概念以问题方式明确地摆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维,动脑动口,列举大量实例去印证、说明。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研究专题或问题应该是日常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和问题.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开展开放互动探究性学习时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理解课文,就必须教会学生理解的思维方法,在写作教学中也必须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而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思维方法主要就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方法。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孤立起来运用,在较多的情况下,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逻辑性与形象性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纵深推进,公众知识获取途径不断拓展,信息获取量呈爆炸式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碎片化问题也逐渐加剧,甚至出现了尼尔·波兹曼意义上的“娱乐至死”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思维的构建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阶段的高中生来讲,负面效果更为明显。[1]因此,深度学习理论既是时代的诉求,也是新课标和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阅读思维,构架阅读体系。作为学生身心综合发展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1.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微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抽象、复杂,偏重于逻辑思维,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觉困难.造成学生理解困难的原因是对概念的理解似是而非,而不能正确理解的原因则是不正确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决定一节物理课的成功与失败,在物理课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概念听起来简单,让学生理解透彻有一定难度,它的重要性容易被教师忽视。它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一节物理概念课决定着本章节教育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核心,是一种确定的、前后一贯的、有条理的、有根据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是因为数学这个科目本身的特点需要学生掌握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在做题、审题的时候有更深的理解,另一方面是时代在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逻辑思维是阅读理解中的基本思维规律之一。本主要分析了阅读理解过程中概念非同一性的问题。指出阅读理解中概念的非同一性是造成阅读理解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保证阅读理解的正确性就必须保证其概念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5.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反应。它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顿悟思维。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形式。它以抽象性为特征,撇开具体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的阶段,思维品质不够健全,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概念掌握偏失,表象缺乏或干扰,生活经验匮乏,数学工具掌握不够等原因,引起思维联想困难、  相似文献   

16.
单位“1”是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部分的重要概念。准确全面地理解单位“1”的概念是进行“分数意义”教学的前提。教材里对单位“1”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就单位“1”的概念而言,必须注意两点:一、自然数1与单位“1”的区别儿童的思维总是从最直观、最具体的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往往容易把自然数1和单位“1”混淆起来。由自然数的概念可知,1是最小的自然数,是自然数或正整数…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马克思认为,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在锻炼思维能力上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特殊功能。苏霍姆基也强调,教师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数学的思维训练,具体地帮助他们发展思维能力。那么,怎样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呢? 一、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和理解概念上下功夫概念是进行逻辑思维的基础。小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有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并不是教师把现成的概念简单地“交给”他们就可以理解了。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一般过程是:首先通过直观教具、学具的观察,教学语言的描述,联系日常生活实例,掌握较多的感性材料;再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  相似文献   

18.
浅谈化学概念的教学刘玉兰化学基本概念是对化学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的明确规定,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重要内容。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不仅是学生学好化学基本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下面就化学概念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9.
周长梅 《教学与管理》2006,(12):106-108
一、对传统生物学教学观念的反思 1.把知识当成定论教给学生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既具有绝对性,也具有相对性。然而在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中,大多数生物学教师却把课本知识当成了定论,看成是无需检验,只需理解和记忆的“绝对真理”,课本简直就是至高无上、毋庸置疑的圣经,好像只要理解了,记住了课本知识,就可以套用它去应付灵活多变的实际问题。然而,生物学界的复杂性、多样性、动态性,不可能套用一两个概念原理就能分析透彻,只有真正地用活知识,才能给人以力量。教师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另外,生物学知识在多数情况下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地套用,具体情境总有其特殊性,所以学习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绝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相似文献   

20.
辩证思维与历史教学刘正凭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辩证思维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又是区别于逻辑思维的全新方法论,它是人类理论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因此,新编高中历史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