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设计性实验题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性实验题应遵循以下思维过程:实验目的→原理→反应物→仪器装置→操作→现象→结论→作用意义.着重考虑如下问题: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实验所用反应物的名称、状态、颜色怎样?有无毒性?有关仪器的性能注意、规格,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怎样?有无替代品?有关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后果怎样?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结果处理应注意什么?可得哪些直接和间接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2.
瞿兵 《新高考》2007,(5):43-49
专项突破一、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实验方法归纳 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操作之一。涉及气体的制备、收集以及气体反应等实验的仪器装置,在组装完毕后都要进行气密性检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应用的原理一般都是压强原理:(1)给装置内的空气预设一条通路并将其出口通入水中,使装置内密封的空气压强增大,体积膨胀,如果气密性好,则空气就会沿着预设的通路逸出;(2)往装置内注入液体达到一定的高度,将原先装置内的空气密封在内,且由于液体高度的原因而增压,若气密性不好,空气就会逃逸,液体高度会下降。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探究性实验设计,是指实验(包括学生和老师)在实施探究性化学实验之前,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和要求,并根据实验已有的经验,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探究性化学实验的仪器、装置、探究步骤和方法、实验结果所进行的一种规划和设想。它包含着对有关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与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4.
五 科学探究     
[课标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及检验装置气密性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相似文献   

5.
黄定国 《中学理科》2003,(2):78-82,96
初中化学中的组合实验一般以O2、H2和CO2三种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有序组装成完整装置,再依据实验要求进行有关实验。  相似文献   

6.
何信德  唐殿华 《中学理科》2002,(1):56-62,95-96
初中化学中的组合实验一般以O2、H2和CO2三种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有序组装成完整装置,再依据实验要求进行有关实验。  相似文献   

7.
1.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观察和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实验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1)实验设计的能力。实验前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再设计实验步骤。如测定物质密度,就要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需要什么仪器,可用哪些方法,怎样测量,测量过程中如何减小误差等,学生弄清楚之后进行实验步骤设计。(2)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做了实验设计之后,具体操作非常重要,仪器装配、排布要正确合理,便于操作和观测。实验前要把仪器调整好,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操作正确,动作规范熟练,出现实验故…  相似文献   

8.
赵继民 《生物学教学》2010,35(10):37-38
在初中生物学“呼吸”一节中,有两个有关呼吸运动的原理演示实验(一、肋骨的运动,二、膈的运动)。 在教学中发现这两个实验的有关装置演示起来有不足。而实验过程,尤其是肋骨的运动很难让人想象与肺的体积变化有什么直接关系,缺乏说服力,不利于对呼吸原理的理解。笔者对人体呼吸运动原理实验的装置进行了改进,避免了所述的不足(如图1)。  相似文献   

9.
涉及气体进出的实验,在装配好仪器后、装入药品前,均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一、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原理 检查装置气密性依据的原理是克拉伯龙方程,其关系式为PV=nRT(P-压强、V-体积、n-物质的量、T-温度、R-常数)。由克拉伯龙方程可知,改变密闭系统内气体的温度、体积或物质的量,  相似文献   

10.
1.常用仪器的识别和使用 了解常用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值得重视的是,常用实验仪器的识别和使用是高考实验题测试的热点之一.根据高考命题特点,对此应达到下列要求:第一,能根据实物(或装置图)写出仪器名称,熟悉各种仪器的主要用途;第二,  相似文献   

11.
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实验原理;④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⑤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的装配和操作);⑥实验现象和记录及结果处理;⑦问题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下转第41页)为使计算机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我运用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知识,结合实验教学的特点,编了一些程序,供实验教学应用,下面谈一些做法和体会。传统的一堂实验课(45分钟),一般先由实验教师把本次实验的原理、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做简单讲解(15分钟),然后学生分批分组进行实验,把实验测得的数据逐个记在实验报告上。而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工作往往来不及在课内完成,这就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抄袭别人实验报告的现象,最终降低了教学效果。另外,对各类实验仪器(尤其是一些光学仪器)的具体操作方法和…  相似文献   

13.
做好实验方案设计题,要分析题给条件,弄清反应原理,选准反应物,明确生成物性质的实验目的,绘好(或连接好)仪器装置,明确操作过程,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一、解题指导1.实验方案设计题的解答思路与方法.(1)思考问题的顺序.①围绕主要问题思考.  相似文献   

14.
高考化学实验的主要内容有:常见仪器及其组合装置,基本操作及其复合操作,物质的分离、提纯、除杂、净化,物质制取、保存,定性实验(检验、鉴定、验证、鉴别、测定、推断、区分),定量实验(物质组成测定、溶液浓度测定等),综合、探究、创新性实验以及实验设计和评价等。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28题是一道定量实验测定类试题,本题主要是通过给出实验目的,完成实验装置的设计,实验步骤和设问等几部分,着重考查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操作及解释实验现象、装置中仪器和试剂的作用、误差分析、设计实验、评价实验、实验数据处理、定量计算的能力。这是考查考生综合实验能力的一道好题。  相似文献   

16.
在电学实验中,经常会碰到仪器选择和线路连接问题,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往往随意性很大,正确率极低.归根究底是他们(也包括一部分教师)没有搞清实验原理,在头脑中没有确立实验仪器和线路连接的原则,因而更形不成了解答此类问题的清晰思路.笔者认为仪器选择及线路连接的基本原则应是:安全、精确、方便、高效.  相似文献   

17.
物理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规律,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考、高考中,实验题的数量和分值也在增多,除考查大纲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实验原理、目的和步骤等常规题型外,还有许多具有探索性、研究性和创新设计性质的题型,这些题型的核心是设计。以下简述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一、明确目的,寻求方法要求测量什么物理量,或要求验证、探索什么规律,这是实验的目的,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实验目的明确后,应用所学知识,广泛联系,寻求方法,看看该物理量或物理规律在哪些内容中出现过,与哪些物理现象有关,与哪些…  相似文献   

18.
·实验预习·1.碱具有哪些通性?为什么碱类物质有相似的性质?2.在做碱跟酸的中和反应实验时,如何判断反应恰好达到中和?3.盐有哪些性质?盐在水溶液里与金属、酸、碱、盐等各类物质反应时,各需要什么条件?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用品仪器:_药品和材料: ·典型实验题例析· 例1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一次性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 (A)碳酸钠溶液(B)硫酸铜溶液(C)石蕊试液(D)酚酞试液 (200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题) 分析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所选试剂一定…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做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要做好化学实验,除了必须自觉遵守实验规则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实验前要认真复习跟实验有关的原理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程度和操作方法。通过认真预习,应当对实验内容胸有成竹.以避免盲目地“照方抓药”。要记牢实验装置与操作要点,对每一个实验使用了哪些仪器,药品,怎样安装仪器,操作要点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些仪器,能否用其它仪器代替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熟悉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20.
物理实验的复习,应围绕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每个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所用仪器和实验操作步骤.(2)能正确地使用有关仪器进行测量、观察和读数.(3)能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得出结论.(4)能正确地、独立地书写实验报告等.下面就四种类型实验的复习方法作简要提示,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