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各学科培养学生主动、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走创新学习之路。本文就笔者二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经验从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为学生创设开放的课堂环境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疑是学习的钥匙,是读书的起点,也是增长智慧的阶梯.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1.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的呼吸."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把学生从传统的教学体制下解放出来,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坚决摒弃"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教师也应从教学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异者、启发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3.
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先进教育观念的载体和平台。二者相辅相成,观念不改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是由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由疑而思,由思而断,追根寻底,释疑求真,才有可能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创设质疑情境,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相似文献   

5.
6.
实施素质教育 ,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地发展、主动地发展。以学生为主体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它旨在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那么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首先要明白 :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既是体现主体性教学形态的三大要素 ,也是主体性教学实施的三大方面。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学生实际安排这三个方面的训练 ,才能确保主体作用的发挥。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培养独立性。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学习方向 ,教师要把握准教学切入点 ,引导学生发现问…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这是叶圣陶的话,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只有学生会学.才能更主动地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做到“授人以渔”.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探索。汲取经验和知识。在阅读教学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人文精神”的提倡和素质教育大潮的兴起,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相当强的实践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来实现的。而人的社会化和个陛化的过程是人的主体素质不断培养和展现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问题教学”是以教师提问为主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如何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提出假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验证假设。尽管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串讲演式变为问答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多了一些,看起来学生的主体性似乎得到了发挥。其实不然,学生仍然没有独立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实际上是特殊的“服务员”,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引导性、指导性、辅导性的高层次的服务,因此在教学中要彻底转变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第一,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启发、诱导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第二,引导学生学习领会知识的系统性,在头脑中清晰地组建知识体系的网络,不作浩瀚题海的“盲游者”,更不作稀里糊涂演题的“奴隶”;第三,从大多数学生实际水准出发确定训练的标准;第四,要以学生反映出来的实际难点为主攻目标,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侧…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费时多、情趣少、实效差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究其原因,除了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外,仅从课堂教学来看,最根本的原因仍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问题,具体说就是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就是客观存在的“被动应付多,主动参与少”等,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端正思想,变“教师教,学生学”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觉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使教的过程,变为学生探索发现和获取新知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教学任务的核心环节。因此,打破在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一切教学结果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为其接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要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教育教学的研究、课程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的开发,强调赞赏、引导、反思、合作等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由传统课堂教学的“主演”变为“导演”,变“灌输”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服务”、“参与”与“点拨提升”的作用,如何把这一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我在教授《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节内容作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数学教法,以“教师讲,学生听”为特征,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而且教师总是把自己整理后的有序思维灌输给学生,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与“听众”,学生失去了自主猜测、假设、尝试、创造的机会,其主体地位被抛到“九霄云外”,这样的教学,教师是绝对的“教”者,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学生是百分之百的“学”者,能好好学习,积极正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就是“好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数  相似文献   

16.
程梅荣 《河南教育》2004,(10):33-33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活动,由于它适应于中小学所有学科的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重实践、重主体等特点,因而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一大热门话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是实施教学手段、达到学习目的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体现自我”的过程。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具有自身的潜在智能和个性特征。要达到教学目的,把学生的认识和能力统一到教学目标这个共性座标上,只有激发其兴趣,通过的自身参与、理解、吸收才能实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充分体现其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音乐修养。  相似文献   

18.
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生学会质疑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乐于质疑,掌握一些质疑方法与技巧是本文探究的重点,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学生质疑能顺利进行。学生质疑,教师要坦然面对,采用恰当合理的方法释疑。  相似文献   

19.
20.
李宜斌 《快乐阅读》2011,(26):106-107
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总是善于发现问题。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疑惑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可传统的教育方式,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一味地向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甚至认为有疑问就是学习不认真,以致学生有疑而不敢质疑,长期压制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质疑是积极思考的表现,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应当积极保护。因此,在当今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