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就学科谈学科,就语文教语文,无论怎样研究、怎样改革,颠来倒去,总跳不出学科的圈子。这似乎已经成为禁锢语文教学创新的"瓶颈"。语文教学,是否应有新的突破,在强化"语文味"的同时,能否教出"另一种滋味"来?我以为似乎可以从以下的一些方面进行尝试:一、挖掘文本的"别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2.
李仁甫老师执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以“拟题”“补白”“点评”为经线,把语文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当成纬线,使所有的活动都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而展开,并且将语文知识系统转化成以技能训练为轴线的教学系统。生成的语文课,既不是生硬灌输的知识课,也不是空无知识的活动课,而是“使知识活动化”的任务驱动课。这样的课堂教学艺术才是我们今天应当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3.
另一种滋味     
生活总是这样,当一种事物,人们见得多了,往往很容易麻木,如果把它换一个地方,就会带给您另一种全新的滋味。  相似文献   

4.
另一种滋味     
生活总是这样,当一种事物,人们见得多了,往往很容易麻木,如果把它换一个地方,就会带给您另一种全新的滋味。那是我调入师范学校上的第一节课,是幼师班的一节语言课。快上课了,拿着精心的准备的教案走向教室,想着即将面对的那群大孩子,心中突然变得忐忑不安起来。好在讲台对我来说,总是叫我亢奋的地方。铃声响了,我整理了一下思  相似文献   

5.
教会孩子读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那么,课堂上我们应该怎样教给学生读书呢?具体说“读”可以分三步走:一读。读通顺,读流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最常用的是朗读。出声的朗读可以使学生边读边听,自己欣赏自己的阅读,只有文通字顺,才能出乎口,入乎心,才能为下一步的感悟做好铺垫。可见,读好课文是我们课堂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和许多老师聊天时,经常听到老师们发出这样的感慨:教文言文很没味儿!但我觉得不然。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如果能抓住“诵读”与“积累”这两个基本理念,那么她也能散发出“语文”特有的芳香。  相似文献   

7.
小新  聂艳宏  金小飞 《小学生》2004,(10):10-11
放下书包.告别父母.我们三十名小学生登上了开往安泽县公安局的专车.开始了一个星期“磨练营”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语文教学应追求怎样的境界?以往,语文教学中有哪些积弊?时下,又有哪些躁动的病症?近年来,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围绕着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究。然而,进行细细检索,又发现,对于语文教育问题的探讨,我们往往没有能够跳出语文看语文,因此难免会囿于学科教学“定势”,而产生“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如何走出困惑?笔者以为,跨出语文看语文当是值得重视的一个视角。一、透过数学教学看语文,主体实践需要到位现象扫描: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着数学…  相似文献   

9.
吉英素 《教书育人》2001,(21):21-22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学的巨大压力下,语文教师们普遍将语文课上成了文字考证课、词语解释课、段落分析课、主题归纳课,零找碎敲,程式僵化,硬是把一篇篇名篇佳作、古今精华切割得支离破碎,还美其名曰:“抓住知识点”。结果老师吃尽千辛万苦,学生学得万苦千辛,而语文素养却不见多大提高。如何抓住语文自身的规律,引导启发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领悟、鉴赏作品的语言美、艺术美,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赋予我们的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善于教出语文的浪漫,让诗意、幻想和神采飞扬的奇思妙…  相似文献   

10.
愁的滋味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在我看来,“愁”并不是一件多么遥远的事情,“愁”的滋味自然也是众人都尝过的。只是,“愁”的滋味太浓,拙劣的文笔无法捕捉到那涩涩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长话短说,开宗明义,我觉得好课得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第一是“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说句不太中听的话,不少语文课总是喜欢“红杏出墙”、“为人作嫁”。  相似文献   

12.
教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带领孩子们阅读语言纯净、感情纯粹的童话故事。每天的晨读课,我拿出十几分钟大声读给他们听,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营造童话理想化的境界,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灵中发芽。读完后再要求他们讲给大家听,可以和老师讲得不一样。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于是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故事都来了。这样的听读、续编、改编让孩子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曹恩尧 《云南教育》2005,(11):28-29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所有课程的特质在于它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根本宗旨。语文的本体,就是语文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语文教学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在读写听说中紧扣语文本体,处理好以下几对主要关系,教出语文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提起“语文”.我们仿佛会听到富有韵味的朗读.闻到淡淡的墨香,看到文思喷涌的锦绣文章,想到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语文.仿佛是一壶袅袅香茗.让人神清气爽;语文.仿佛是一条滔滔江河.让人心潮澎湃:语文。仿佛是一轴绚丽长卷,让人流连其间。如果借用冰心先生的话语.我们可以这样说:“有才、有情、有趣”。方是语文的好滋味。  相似文献   

15.
等待的滋味     
谁没尝过等待的滋味;谁没有过等待的经历?等人、等车、等电话、等考试结果、等命运之神的敲门声……有人在等待中消沉,有人在等待中奋起。等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请以“等待”为话题,自拟标题作,要求写出你对“等待”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是我给我初二的学生出的一道考试作题。在等待学生交卷的漫长时间里,我在讲台上信笔写下了下面的章虽然信马由缰,拉拉杂杂,但却因为是在等待中写“等待”,所以倒也还真实贴切:写完一念,竞博得全班掌声。为了这份理解共鸣,我决定以后身先士卒多多“下水”,与学生一起品尝作的酸甜苦辣。因此,这篇章于我,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吉首市光明小学,张冬秀说她是一个嚼得菜根甚至嚼得草根的人。她把这种生活态度完全融进了她的教学理念中,她的课堂、教学和教研,也和她的为人处世一样,都能在朴实无华的宁静和恬淡中,嚼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理解、语言品味和语言运用等活动,让学生在提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咀嚼品味芬芳馥郁的语文的"味道"。这是语文教学的独特韵味和美好追求。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学倾听,要注重口语训练,强化朗读,以写促化,激发想象,揣摩品味,传神表演等,力争教出语文的味道。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理解、语言品味和语言运用等活动,让学生在提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咀嚼品味芬芳馥郁的语文的“味道”.这是语文教学的独特韵味和美好追求.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学倾听,要注重口语训练,强化朗读,以写促化,激发想象,揣摩品味,传神表演等,力争教出语文的味道.  相似文献   

19.
“老师,我吃的这个萝卜真辣。”“我的也是,辣的是白萝卜,胡萝卜倒是挺甜的”。孩子们在兴高采烈地分享着自己刚刚拔的白萝卜和胡萝卜,经过“清洗、分类”,现在,每个孩子都尽情享受着萝卜的味道。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滋味     
河北省南皮县第一中学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其前身是清末重臣张之洞所建的"慈恩学堂",始建于1904年。学校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布局合理,环境幽雅,设施完备,现有53个教学班,在校生近4000人,曾被评为"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河北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河北省国防生生源基地"、"沧州市文明学校"、"沧州市招生考试工作先进单位"、"沧州市平安校园"、"沧州市卫生校园"、"沧州市中小学校本文化示范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