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网络向教育领域的渗透,网络教育应运而生。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虚拟性,网络教育也由此呈现出虚拟性的特点,网络教育中的学校、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包括教师都虚拟于网络之中。因此,网络教育的“教”与“学”明显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教”与“学”。分析网络教育的“教”与“学”,会加深对网络教育的认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网络教育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广大网络教育从业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提升的需求.由国家开放大学(原巾央广播电视大学)与英国开放大学合作,专门针对我国网络教育从业人员而开发的“网络教育从业人员培训”平台正式面世。“网络教育从业人员培训”H前开设了“学生支持服务”、“在线课程设计”和“在线课程辅导”三门课程。这组课程融合了中英两国在网络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精华,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习者的执业能力。今后还将陆续开发“新技术教育应用”、“在线学习工具”、“网络教育英语”、“网络教育研究”和“网络教育管理”等新课橡,  相似文献   

3.
"网络教育"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治国 《教育科学》2002,18(3):19-21
信息时代,网络教育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对于网络教育的认识目前还不够清晰和清入,在网络教育的理解方面存在着“技术化”、“扩大化”、“缩小化”等错误认识,需要通过对网络教育内涵和辨析,澄清认识,科学把握网络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目前网络教育中应当强化“教”的研究,其因在于网络教育之不足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需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网络教育中强化“教”的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分别在于建构主义学习论和自主学习的特点。提出了网络教育条件下强化“教”的研究的三方面具体举措,重新认识和理解网络教育条件下教师的“教”,强化网络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走出网络教育的某些误区。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有人撰文分析网络教育现状时曾经指出:“由于没有教育领域的从业背景以及教育技术的理论深度,众多网校不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真正接触到网络教育的灵魂。”那么,网络教育究竟都有哪些特质,其灵魂究竟是什么? 建设理念是触及网络教育灵魂的“魔棒”。如果在实施网络教育之前,没有把“建设理念”置于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就根本不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网络教育考试是网络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在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引导和督促师生的教学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教育实行“宽进严出” ,而考试是保证“严出”的有效机制。网络教育考试的本质功能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 ,因而它必须体现网络教育的特点。随着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 ,网络教育考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均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就网络教育考试的技术支持、运行方式及其管理模式等问题作点探讨。一、网络教育考试的技术支持“计算机和通信是信息时代的两大顶尖技术 ,他们的结合构成计算机网络———明天的信息基…  相似文献   

7.
“网络教育”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辨析国外常见的与“网络教育”相关的术语和定义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网络教育的发展实际 ,作者就当前大家所关注的“网络教育”的概念提出自己的认识 :网络教育是一种师生借助网络环境 ,利用面授教育与非面授的形式来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8.
关于网络教育考试几个现实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教育考试是网络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引导和督促师生的教学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教育实行“宽进严出”,而考试是保证“严出”的有效机制。网络教育考试的本质功能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因而它必须体现网络教育的特点。随着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网络教育考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均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就网络教育考试的技术支持、运行方式及其管理模式等问题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机制及其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资料表明,如今网络教育最不尽人意之处莫过于资源不足。“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瓶颈”。在我国发展网络教育进程中,国家和一批有识之士曾提出“四个面向”(面向地方的需求,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面向广大农村亟须提高人口素质的需求,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需求)的要求和“五个任何”(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起点学习任何课程)的设想。应该说,目前的网络教育资源供应与此相距甚远。网络教育要实现“四个面向”、“五个任何”,必须在一定的支持平台和约束协议下,使更多的学习者共享足量的有效的优质资源,至少是足够的资源。目前在我国,发展网络教育迫切需要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共建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几个相关概念的不同点进行了思辨,认为“网络教育”实际上应划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而实践层面的网络教育才是真正的“现代远程教育”。同时,文章对当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走向进行了归纳梳理,并就其所呈现的转型趋势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网络教育时代传统教师权威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教师教育意识实现现代转换是重塑教师权威关键的观点,并认为,只有实现从“制度权威”到“魅力权威”的转换,从“后喻文化”到“前喻文化”的转换,从“师倨生恭”到“师生平等”的转换,从“科技至上”到“人文关怀”的转换,才能真正重塑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权威,使教师在网络教育时代的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1999年至今我国网络教育已经走过六年的历程了。社会仍对网络教育提出质疑,尤其是网络教育的质量问题。无论网络教育工作者怎样从教学和网络技术等方面提高“教”的质量。但也无法代替网络教育学生以“学”为主的这一根本事实。本文从近几年的现代开放远程教育考试管理实践中,创造性提出适合现代开放远程教育成人特点的半开放考试模式,在日益完善的教学服务体系中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确保现代远程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年来教育技术学科核心期刊的检索,发现与“网络”相关的一些关键词的分布特点,从而引发对现阶段网络教育的几点思考,指出目前“网络教育”仍不成熟,倡导在努力完善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不断努力提高我国网络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相继招生,“网络教育质量”引起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7月17日~19日,教育部高教司在京召开“加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学历教育管理工作座谈会暨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术研讨会”,高教司司长张尧学作了题为“网络教育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专题讲话,与会专家,部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部分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负责人、网络教育服务公司代表就由“网络教育质量”引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讨论。议题之一:网络教育怎么看 张尧学在分析了当前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教育在全球蓬勃发展,推动教育领域的又一次革新,在越来越强调构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今天,网络教育提供了契机,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挑战。积极探索网络教学设计的理想框架,融现代教育理念于教学细节之中,应当是广大网络教育实践者、研究者们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网络教育服务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教育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这客观上要求教育尽快转变观念 ,加强服务意识 ,并不断深化教育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将教育服务落实深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 ,网络教育天生就具有提供良好服务的“资质”,怎样做好网络教育的服务 ,应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拟从网络教育的课程服务、环境服务、学习者服务和管理服务几个方面探讨网络教育服务的特性和应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网络教育在全球蓬勃发展,推动教育领域的又一次革新,在越来越强调构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今天,网络教育提供了契机,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挑战。积极探索网络教学设计的理想框架,融现代教育理念于教学细节之中,应当是广大网络教育实践者、研究者们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网络教育支撑平台是实施网络教育的基础环境。本文就“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详细讨论了与平台相关的设计原则、模块结构与功能设计、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形成网络教育资源共建机制是“四个面向”、“五个任何”的 根本需要。为此,不妨以同一学科领域或同一地域为背景, 构成网络教育资源共建专家组,实施以共享为目的的网络 教育资源合作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共建专家组由常规教学 专家、网络教育专家、软件开发专家、网络工程专家组成, 分别担负相应职责,形成商业性协会,在政府的宏观调控 下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0.
网络教育形态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网络媒体的教育应用存在着三个层面:工具层面、整合层面和形态层面。支撑网络教育形态的基础是网络数字化理念:不连续思维、非线性思维和跳跃性思维。网络教育下的知识重新分割、网络学习下的知识学习顺序和网络引导下的知识结构培养是网络教育形态的本质特征。网络教育形态下,传统教育体系“课”的概念、“课程”概念、“教材”的概念以及学习的动态评价与管理等诸多方面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