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简介: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则于上世纪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40年前的1957年1月,吴健雄教授在美国物理学会上宣布,她的实验证明了李政道教授、杨振宁教授提出的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新论点。这一成果震动了科学界,使物理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领域。50年后的今天——1997年1月,我们来回顾吴健雄教授是怎样走上物理学的顶峰的。  相似文献   

3.
1957年1月,一个震撼世界实验结果:“钴-60极化核β衰变不对称性”——证明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杨振宁和李政道教授,荣获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任何理论没有实验证实,是不会为人们接受的。杨振宁和李政道教授正是因为有另一位中国留美核物理学家,有“核子物理女皇”、“世界最杰出的女性实验物理学家”和“中国居里夫人”等盛誉的吴健雄教授,很快就主持作出确凿的实验验证,才得以创造科学史上伟大的奇迹。因而众多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都认为,“吴健雄绝对应该和杨振宁、李政道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此新世纪新千年到来之时,让我们同时回顾一下誉满全球的吴健雄教授,主持作出第一个验证实验的辉煌科学道路,  相似文献   

4.
李政道  (Tsung DaoLee) 美国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 92 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 ,原籍江苏苏州。 1 944— 1 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1 95 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 95 3— 1 96 0年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1 96 0—1 96 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 96 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教授 ,1 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大学教授”。李政道教授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及其它一些对称性不守恒的发现 ,与杨振宁教授共获 1 95 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 40年代…  相似文献   

5.
杨振宁博士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 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后经吴健雄教授实验证实。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最早获此殊荣的两位中国人。杨振宁博士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该学会的执行官说:“授予杨振宁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是因为‘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  相似文献   

6.
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给了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因为他们于1956年首先提出了震惊世界的宇称不守恒理论,打破了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公认的宇称守恒定律,从而开拓了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纪元。  相似文献   

7.
吴健雄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她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有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拼搏精神,有精益求精的求实精神。她用精确完美的实验最先证实了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假设,并完成了许多有重大意义的实验,对物理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诺奖颁发历史业已有111年,中国作家莫言首获此奖。尽管早在莫言之前,已经有9位华裔科学家或作家荣膺诺奖,但是国人欣喜万分之余,心头掠下一丝愁云,毕竟这9位科学家和作家的国籍都划归外国。其实早在1957年,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个时候,中国人就一直期盼着中国的科学家和作家能够获得诺奖。诺奖情结总在中国科学家、作家的梦中萦绕。  相似文献   

9.
诺奖颁发历史业已有111年,中国作家莫言首获此奖。尽管早在莫言之前,已经有9位华裔科学家或作家荣膺诺奖,但是国人欣喜万分之余,心头掠下一丝愁云,毕竟这9位科学家和作家的国籍都划归外国。其实早在1957年,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个时候,中国人就一直期盼着中国的科学家和作家能够获得诺奖。诺奖情结总在中国科学家、作家的梦中萦绕。  相似文献   

10.
这项研究,为说明宇称守恒定律在除弱相互作用领域外,是否还存在能使之不成立的其它领域。将部分电磁互作用现象与宇称守恒定律的描 述相结合。结果发现:宇称守恒定律不能适用这些电磁互作用现象。得出结论:电磁互作用宇称不守恒。  相似文献   

11.
<正>瑞典科学院如此迅速地将诺贝尔奖颁发给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者,充分表达了委员们对这一发现的重要性有一致的共识。所有认识这两位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倾倒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他们的多才多艺和深刻的思维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下面的文章,将会给读者描绘一幅他们的思维图像,勾画出他们辉煌的历程,正如照片中显示的鲜明特点——沐浴着诺贝尔奖光环时欢欣的微笑。编辑非常感谢杨振宁过去的朋友A.派斯,他应邀迅速写出了这篇文章(出版于1958年)。同时我们应当记得,正是由于派斯对基本粒子不变性的分析,这一开拓性的努力才给了李和杨最初的原始推动力,进而使他们的理论发展到极致。——L.罗森菲尔德(Nuclear Physics编辑)  相似文献   

12.
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1922年9月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到1944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先后得获学士、硕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因与李政道先生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历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席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和洛克非勒大学董事。美国国家科学院、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台北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科学院荣誉院士,曾经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鲍威尔科学成就奖,费萨尔国王国际奖等科学奖项。2019年4月29日,杨振宁先生应明德讲堂思想系列主持人、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的邀请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做客"明德讲堂",李树深校长主持了本场讲座。杨先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近两千研究生再次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经历(图1),并明确重申,对于几年前反对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这一观点,"我的看法完全没有改变"。本刊特将报告及听众交流全文整理,经杨振宁先生审定发表,以志盛事。  相似文献   

13.
存在着对称的正物质宇宙、反物质宇宙。宇宙(真空介电常数μ>0,磁导率μ>0)中运行的能量(光线)是右手能量,定义为正能量,引力场表现为右手性;反宇宙(真空μ<0,μ<0)中运行的是左手能量,定义为负能量,引力场表现为左手性。右手性引力场与左手性引力场相互作用是相斥作用,即正物质与反物质间的万有引力相互作用是斥力作用。正是反宇宙的斥力作用使得宇宙星系间加速膨胀,表现为暗能量现象。说明了引力场使对称性破缺,无引力场时宇称守恒。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文献共被引的方法,以宇称不守恒的发现为案例,构建了其发现过程的知识结构与知识流动链路,分析了其知识来源、各知识间的关系与知识更新过程。结果表明,宇称不守恒发现的知识来源都属于粒子物理领域,但分属不同的研究主题;知识间的联系存在着逻辑上内在不一致且存在较为丰富的结构洞;知识的更新过程具有阶段性与层次性。通过案例分析,证明文献共被引方法是分析科学发现的知识结构、研究科学发现模式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章最后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具有有限个间断点的分段初始值和常数边界值的单个守恒律问题,研究了弱熵解的结构与边界的相互作用,以澄清弱熵解在边界附近的性态。  相似文献   

16.
对具有有限个间断点的分段初始值和边界值为两段常数的单个守恒律问题研究弱熵解的结构及波与边界的相互作用,澄清弱熵解在边界附近的性态。  相似文献   

17.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宣布,他们成功地直接观测到了电荷宇称失衡(GP对称失衡)的现象。科学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涉及到“小林-益川”理论以外的新粒子。现代物理理论认为,在100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应同时产生同质量的粒子及反粒子,两者相遇便会湮灭,同时释放出能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科学家并未在宇宙中找到与大量物质等量的反物质。1964年,美国科学家克罗宁和菲奇在研究K介子时发现了电荷宇称不守恒现象,于是引起对反物质的研究。有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应存在反物质世界,应有反…  相似文献   

18.
王平 《百科知识》2013,(1):18-20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的约翰·戈登和日本的山中伸弥,因为他们发现了生命可以通过克隆而逆转。但是,这一发现的另两位重要人物——克隆羊多利之父,伊恩·威尔穆特和基思·坎贝尔却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同样,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缺少了吴健雄。两相比较,会获得一些启迪和答案。从"宇称不守衡"谈起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惊人的相似。吴健雄被誉为东方的居里夫人,她与李政道、杨振宁一道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原理,后两者是从理论上提  相似文献   

19.
吴健雄先生是世界最杰出的女性物理学家之一,被誉为“核子物理女皇”、“中国的居里夫人”。1912年5月她出生于江苏太仓浏河,1930年进入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前身)数学系学习,1931年转入物理系。1936年赴美深造,1957年她通过实验首次验证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从而使李政道、杨振宁荣获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先生在纽约去世,为纪念吴先生辉煌的科学业绩,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东南大学校园内建造吴健雄纪念馆,这也是全球第一个华人科学家纪念馆。在东南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校庆时,吴健雄纪念馆的落成典礼上,吴先生之子袁纬承做了下面的讲话。  相似文献   

20.
爱德华·特勒是匈牙利裔美籍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科学家,过去一直认为,特勒是当之无愧的“氢弹之父”,特勒自己也没有推脱这一令人羡慕的头衔。然而,《纽约时报》刊载一篇内幕文章证实,特勒早在1979年便在一次私下谈话中承认:虽然他提供了氢弹的部分理论框架,虽然许多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但“氢弹之父”的称号应授予当时年仅23岁的芝加哥大学物理课教员理查德·L·加尔文博士。特勒将氢弹的发明主要归功于加尔文让人感到十分吃惊,因为一般认为加尔文在设计世界上第一枚氢弹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很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