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索洛德科夫教授是前苏联列宁格勒体育学院生理教研室主任。他曾于1989年在“体育与运动医学问题”和“劳动与运动生理学与心理学”国际性联席科学论文讨论会上作了题为“关于苏联运动生理学的状况与发展前景”的报告,报告内容丰富,这里摘译的是他打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F0002-F0002
王人卫(1952-),女,浙江杭州人。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留校任教。2000年在上海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主任、体育保健康复系副主任。现任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相似文献   

3.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5):F0003-F0003
陈文鹤(1947-),男,上海人。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89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州大学进修运动生理学和康复医学。1984年后任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兼任上海市第9届生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肥胖儿童健康之家专家组成员,上海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讲师团成员,上海市民健身热线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4.
武术学人     
《搏击·武术科学》2012,(5):4-F0002
刘树军(1964~),男,博士,上海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武术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现为体育休闲系社会体育教研室主任;世界休闲组织中国分会运动休闲娱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5.
张海平(1964-),男,1987年6月毕业于大连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同年到沈阳体育学院从事运动医学、运动解剖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2003年6月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获医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10年10月晋升为教授。现任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力学教研室主任,《运动解剖学》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力学院级教学团队负责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担任运动解剖力学教研室主任以来,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等工作中,为教研室的和谐构建和创新发展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荣获2004-2006年度沈阳体育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2008-2009年度沈阳体育学院先进工作者和2010-2011年度沈阳体育学院优秀教研室主任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苏联列宁格勒国立列斯加夫特体育学院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主任、生物科学博士伊戈尔·米哈依洛维奇·柯兹洛夫教授于1991年3月25至27日应浙江省体科所邀请来杭同我省运动生物力学专业同行进行了短期的学术交流活动。柯氏是苏联运动生物力学列宁格勒学派的学术领导人,杰出的理论家和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家,继承和发扬了生理学家谢切诺犬、巴甫洛夫,机能解剖学家列斯加夫特和生物力学家柯济科娃以来的全部学术思想,并以自己及其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M·戈吉克是苏联国立莫斯科中央体育学院生物力学教研室付教授、教育学付博士,著有《对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的监督》一书。B·科洛鲍夫是足球教研室主任。  相似文献   

8.
马特维耶夫简历;男,1924年生。参加过苏联第二次卫国战争。1950年毕业于莫斯科体育学院。1964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他曾四次担任苏联国家队顾问,现任全苏体育运动科学教学法委员会主席,莫斯科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教研室主任。曾发表论文250余篇,主要是体育理论、体育教育理论及运动训练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1984年,获“俄罗斯共和国功勋科学活动奖”称号。 1989年11月16日至25日,国际著名的苏联运动训练理论专家马特维耶夫来京,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学术交流活动。在此期间,他曾在北京体育学院授课,就  相似文献   

9.
赵玉华,女,1962年11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为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运动解剖教研室主任。国家体育总局跨世纪体育科技后备人才和学术骨干,黑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委员,省运动解剖学重点课程学术带头人,省解剖学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0.
教研室是体育学院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承教启学、培养人材的桥梁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学院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将如何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现介绍苏联国立中央体育学院的部分教研室就改进体育学院教学过程的一些做法。苏联国立中央体育学院是培养高等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学府。它担负着把一切新的科学知识和理论付诸于实施的最重要任务。比如,各教研室采取综合措施来提高多门学科的教学效果。其主要目的就是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苏联莫斯科国立中央体育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谢·德·涅维尔科奇一九八七年五月下旬来华讲学中,谈了运动训练中的一些问题。其中之一,他认为少体校(指寄宿学校和专项班)的形式不好,它以培养运动员为主,文化学习差,特别是少体校之间的比赛,促使教练员强化训练,拔苗助长,为的是在比赛中夺取好名次,结果导致运动员寿命缩短。他甚至主张解散这种体校,或者改变对教练员的工作评价,以培养和输送人才为主,不应只看比赛成绩和名次。(摘自国家体委今年《体育工作情况反映》第十六第)。  相似文献   

12.
胡声宇教授     
胡声宇,男,江苏省镇江市人,1937年1月出生。1959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研究生班,师从苏联专家贝可夫教授。现任中共武汉体育学院党委委员、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教授、组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会委员、中国运动医学会运动解剖学组成员、《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委、《中国体育大辞典》运动解剖卷编委、全国体院运动解剖学教材小组成员(两届)、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三届委员、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委、省运动医学会主任、省解剖学会理事、省颈肩腰腿痛学会理事、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兼  相似文献   

13.
《冰雪运动》2007,29(3):F0002-F0002
张强教授,1953年出生,男,汉族,197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1992~1993年在苏联莫斯科中央体育学院学习,期间对冰雪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及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张强教授现任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体育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4.
林松(1962-),男,汉族,福建厦门人,九三学社社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9年由辽宁省体育运动学校保送到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系学习,1983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任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田径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田径理论研究会理事,第十三届沈阳市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5.
于立强博士,1960年出生,男,汉族,吉林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于立强教授系花样滑冰专业运动员出身,现为花样滑冰和花样轮滑双料国际级裁判,先后就读于吉林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和美国普莱斯顿大学,并于2006年获得美国普莱斯顿大学体育教育学博士学位。于立强教授现任吉林体育学院冰雪系主任,吉林体育学院于立强冰雪运动研究室主任。于立强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冰雪运动以及轮滑运动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编著《轮滑运动》、《冰雪运动》以及中国冬季项目教练员岗位培训大纲、《越野滑雪、高山滑雪、…  相似文献   

16.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3):F002-F002
吴瑛(1957-),男,山东蓬莱人。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O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留校任教。199O年毕业于前苏联国立中央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副博士学位。历任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副校长,现任竞技体育系主任、附属竞技体校校长、上海重竞技运动训练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运动训练学会委员、中国摔跤协会执委、中国举重协会执委、上海市田径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7.
高雪峰教授     
高雪峰,男,1955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谷城县。1976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并留校任教;1979年就读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1982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并回武汉体育学院任教;1987~1988年由原国家教委公派至比利时王国根特大学攻读体育管理学专业。1992年被评为体育管理学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历任体育社会学科研究室主任、体育管理学教研室主任、体育管理系副主任、主任。现任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管理、运动心理与保健康复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全国体育院校体育管理学教材小组成员,武汉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体育管理学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正>蔡龙云汉族,山东济宁人,1928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武术家、首批武术九段,国际级武术裁判。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我国著名武术理论家、教育家、新中国武术科研和竞赛训练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  相似文献   

19.
徐三兆,男,1940年生人,1965年7月哈尔滨体育学院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先后任哈尔滨体育学院速度滑冰教研室主任、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冰雪运动》杂志编委、中国轮滑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 一直从事冰上、轮滑、游泳项目的教学、训练、科研工作。 1985年10月赴日本参加了“第一届亚洲轮滑锦标赛”,任中国代表  相似文献   

20.
布拉道诺夫,48岁,现任苏联基辅体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苏联运动训练学协会主席。他的许多著作被不少国家翻译出版,是世界著名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专家。他对苏联的体育状况了如指掌,对世界体坛的动向和发展亦有专门研究,为此,本刊记者就有关问题对他进行了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