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童教育对女童个人、家庭、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女童的教育却仍受到制约。主要表现为:瑶族女童辍学现象较严重;想继续学习,但缺乏兴趣,没有学习热情;不安全因素增多。究其原因,"男尊女卑"性别文化依然在瑶族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女孩读书无用论"成为女童晚入学及辍学的主要原因,就业中的"性别偏见"使女童教育再遇挑战,"性别刻板印象"以及较少关注女童情感,是造成女生学习热情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进行性别平等教育,让性别平等意识深入到每一个角落,是教育者优先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吕钰梅 《时代教育》2009,(7):218-218
本文着眼于女童教育的外部纯经费资助,从社会支持角度分析其对女童教育的帮助及影响,指出纯资金援助的片面作用缺少情感关怀,意求完善社会支持中各方面对女童教育的深刻影响,并提出相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巩固女童受教育权的基础性地位和提高女童受教育的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句话说:"教育了一个母亲,等于教育了一个家庭,甚至教育了整个民族。"  相似文献   

4.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一种同质异构的道德空间,二者存在天然的道德联系,可是这种不可剥离的道德联系在当下的虚拟社会却被有意无意地歪曲、割裂。一场怀疑道德、否定道德、抛弃道德的去道德化思潮正向虚拟社会席卷而来,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道德唯我主义是这场去道德化思潮产生的主要根源。只有通过教育救赎来引导广大网民树立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同一性观念,通过健全虚拟社会的法律制度、加强公众的法制教育,通过专业教育机构开展优质道德教育、培养社会公民的自爱和自律精神,才能从根本上化解虚拟社会的去道德化危机。  相似文献   

5.
现实中两个存在巨大差异的人之间很少能存在友谊,那是因为我们看人总是带入太多的外界因素。真正的友谊,应该撇开社会地位、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用眼睛去寻找值得交往的朋友,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31):192-194
教育中存在着不公平的性别分化现象,具体体现为女性教育与男性教育之间的教育内容的分化及教育结果的分化,女性教育在不同地域之间教育质量的分化、不同的学段之间教育质量的分化等。女童教育作为女性教育的起始,在女性的教育过程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可女童教育中存在着很严重的公平问题,体现在教育机会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三个方面。郑新蓉在《性别与教育》一书中,以十章的篇幅阐述了社会性别的视角,阐述了如何贯彻落实价值中立的女童课程,让学生舍弃固有的性别成见,掌握正确的性别观念和知识,从而营造一个使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原本性格得以多元自由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用社会性别的基本立场来审视和批判教育中的性别分化现象,以此破除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性别偏见,从而实现教育中的性别公平。  相似文献   

7.
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操控取向,以及技术理性树立权威的助推效应,使技术在现代社会已然具备公共权力的形态,并以此规制社会。技术权力深入至社会权利的内在层面,引发了主体规训、弱势排斥、价值侵蚀等复杂效应。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典范的ChatGPT的出现,意味着在应用领域深度扩展的同时,技术权力将对人类社会产生“狂飙”叠加式的冲击,强制性排斥、致暗性操作、误导性分析及竞争性阻隔所产生的是人类社会权利机会的缺失、主体责任的缺位、行为决策的偏误以及未来发展的阻滞。面对愈加激进的技术权力,应坚守“人为万物的尺度”理念,愈加“保守”人的主体性和权利的自主性,明晰权利优先、透明与问责、伦理与法治的原则、底线和路径,重新声张、获得并维护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自由、平等与尊严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中,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域,也是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培养公民意识的有益活动,还是学生学科学习的有效补充,更是面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呼唤社会实践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的同时,活动的安全问题也在时刻困扰着我们。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场景中切实、有效地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正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亟待解决的命题。  相似文献   

9.
池墨 《成才之路》2009,(12):I0004-I0004
在南京市人才市场年后首场大型综合性人才招聘会上,本科毕业的孙萌一脸无奈。她打算应聘一份企业文员,本想着门槛低没料到连连碰壁。朋友建议她如果真要做文员。不妨把简历上的本科改成专科,成功率可能高些。高学历求职并不占据优势,这可能是很多高学历者没有想到的。本科生不及专科生有优势?难道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低学历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