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日本侨报》报道,由日本侨报社日中交流研究所主办的第6届日本人汉语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集《中国制造与日本人的生活》,近日由日本侨报社在东京出版发行。去年4月开始启动的第6届日本人汉语征文大赛面向所有会汉语的日本朋友征稿,主题是中国制造与日本人的生活。据主办方介绍,  相似文献   

2.
日政府推动大学与企业合作日本东北大学精密加工工程师枝下非常高兴地让人参观他在仙台的两个实验室。首先他带你参观一座60年代建造的楼房里的一些房间,那里杂乱地安放着许多过时的微型制造设备,其中包括20年前他还是一名研究生时制造的半导体生产设备。然后,从后...  相似文献   

3.
早上6点30分,史密斯的闹钟(日本制造)准时响起。他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早上6点30分,史密斯的闹钟(日本制造)准时响起。他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起床之后,史密斯先把咖啡壶(中国制造)放在炉子上,然后去洗手间洗漱。每天这个时  相似文献   

5.
据日本学生支持机构统计,2011年度日本外国留学生的数量达到14.2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6成留学生希望毕业后留在日本就业,而实际就业人数不足1万人。尽管从各地的招聘会现场来看,以中国留学生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学生受到不少日本企业的青睐,但留学生能否适应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也是多数目本企业担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松下电器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综合性电子技术设备制造厂家。1918年松下电器公司创业者松下幸之助先生成功地开发了当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双头插座,随之,松下电器公司迅速发展。最初,只有他和他的妻子、内弟三人。今天,拥有22万员工(海外91000人)。工厂分布在世界上130多个国家。松下电器公司不仅创造  相似文献   

7.
案例上世纪30年代,全球最大最强的汽车制造企业是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汽车已经成功地打入美国市场。日本汽车的成功靠的是团队合作。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经过市场营销、产品设计、成本核算、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美国的汽车制造企业是按照流程从市场营销开始,一直到售后服务来开展业务,一般需要5年时间形成一个周期。而日本企业通过团队合作,从市场营销开始,各个部门共同参与,一般只需要18个月就形成一个周期。日本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利用能源危机这一契机,成功占领了美国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8.
生活赐予他痛苦和烦恼小泽征尔这个名字,对于今天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几乎无人不晓。小泽征尔1935年9月1日出生在中国沈阳。他的父母是日本人。父亲是曾在中国工作的牙科医生。1941年,当他6岁时,当时的局势迫使他全家返回日本。他在东京上学了。令人惊讶的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小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洗盘子时得涮6遍。一开始,他按要求洗,洗着洗着,他发现只洗5遍也挺干净,于是就只涮5遍,后来又减少到4遍,老板也看不出盘子少洗了两遍。出于好心,他悄悄把这个诀窍告诉了老老实实洗涮6遍的一个打工的日本人,谁知那个日本人一听,竟惊讶地说:“规定要洗6遍就该洗6遍,怎么可以少洗2遍呢﹖”事情传开后,再也没有公司聘用这个留学生,因为他缺乏诚信的精神,也缺乏认真的态度———做事马虎,总想偷懒。认真是什么﹖是一种责任,就是无论做什么,永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尽力做…  相似文献   

10.
金言 《学习之友》2009,(10):13-13
德国是制作啤酒的强国,有制造啤酒的先进技术。日本一个企业对德国某品牌啤酒酿造技术早已垂涎三尺。 这家德国啤酒厂的老板每天乘坐轿车进出工厂大门。有一天,当老板的轿车驶过来时,一个日本人装成突然跌倒的样子,将自己的一条腿伸到车轮下,结果腿被压断了。  相似文献   

11.
松下公司的企业教育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人及其能力的培养、开发,是日本企业经营诸要素中最根本的因素。号称家电王国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之所以从创业时的三名职工发展到现在的22万之众,形成了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就在于它坚持在制造产品前,先培育人才。正如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所说:“如果有人问你松下公司是干什么的?你告诉他,松下公司是培养人才的,有了合格的人才,才有合格产品。”学习松下公司的企业教育比学习松  相似文献   

12.
香雪海 《课外阅读》2013,(15):54-55
中国制造在日本已经不可或缺,如果一一公布出来,覆盖面积之广可能会让很多日本人都匪夷所思。无法拒绝的"中国制造"作为一个在日本生活过的人,即使对于经济再一窍不通,也会对中国制造有着非常直观的印象。因为中国制造在日本,已经充斥了普通人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早上叫你起床的闹钟,到洗脸用的毛巾、刷牙用的牙具,再到穿的衣服、上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一词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它的最早实践者却是日本人。日本企业文化是由宗教和企业的发展决定的,日本企业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就是日本企业文化最大的特点。本文从宗教信仰这个角度对日本企业文化进行新的诠释,以便把握日本企业文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萱野长知(一八七四——一九四七年)是日本高知市永国寺町人,自幼对中国抱有友好感情,这是由于他母亲的伯父是个贩运药材的商人,经年累月来往于日本、中国间,常常带些中国制造的玩具送给他,他为这些精美的玩具所陶醉。同时也从这位商人口中听到不少有关中国的神奇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上萌发出艳羡中国的感情。长大后,入高知县共立学校学习,巧遇一位熟知中国国情的美国教师,他又从这位教师处了解到上海一带的江南景色,风土人情,更使他遐想神往。一八九二年,他因欢迎一个入狱获释的朋友,引起警方的怀疑跟踪。这一偶发事件,促使他下决心离开日本,避居上海。  相似文献   

15.
<正>最新上映的日本动漫电影《你的名字》在各大影院火爆刷屏,在日本上到企业CEO下到小学妹,全都在兴致勃勃地探讨这部动漫电影。很多人想知道,电影背后的漫画家究竟是谁,竟能拍摄出如此高水准且兼具好口碑的动漫。他叫新海诚,1973年出生在日本的长野县,父亲是一家建筑企业新津组的董事长。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家族企业拥有107年之久的历史,价值高达上  相似文献   

16.
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制造业提出了保护环境的新要求,日本制造企业从资源的开采到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加工组装、流通、消费,甚至废弃、回收利用各阶段努力降低环境负荷,取得了显著成效。日本制造业的经验为我国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条件 1 单一民族与同质社会为集团主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日本单一民族和同质社会的特征使日本形成集团趋向的传统,并由此产生共同习俗、同种语言和文字以及思维习惯,使日本人对他们所从属的企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认同感、事业心,并促成集团主义的形成。在民族宗教信仰上,日本民族信奉一种古老的神道教,他是一种泛神宗教,没有任何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实施“和谐制造”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人是企业实现“和谐制造”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为企业实现“和谐制造”的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因此,把“和谐制造”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综合考察企业的和谐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是谁说了谎?     
川木买下了一艘船,在他和朋友去游玩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重要商务文件在船上被偷了,这时船上一共有6个人,除他自己之外有5个嫌疑人,第一个人是船长,他说他正在开船,有录像作证;第二个人是井上,他说他正在睡觉,但没有人作证;第三个人是茂原,他说他正在把日本国旗挂在桅杆上,本来是已经挂好的,可是之后发觉国旗挂反了,所以他又把国旗弄下来想重新挂上去,一直忙到现在,有国旗可以作证。第四个人是大雄,第五个人是助理,他们说他们从早上到现在一直在打牌,并互相可以作证。  相似文献   

20.
问及中国企业的职工,如果外出遇到下雨您该去哪儿?他会告诉你往家跑。但是,当问及日本企业的工人时,回答就不一样了,他会说向工厂跑。为何同一种情况会有不同的选择呢?笔者认为原因如下:在中国人眼里,企业是国家的人,损失再大也是国家的,于巴关系不大,家里东西损失再小也是自己的。因而遇到下雨首先想到的是自家的东西。职工虽说是企业的主人,但由于产权不清,实际上谁也不尽主人的责任。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了下雨无人关心企业的状况。而日本企业不一样,它与每一位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在体制上将企业与职工的利益捆在了一起,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