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休戚相关     
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悼公周子年轻时曾因受族人排挤,不能留在本国,而客居在周地洛阳。周王的大夫单襄公将他请到自己家里,像贵宾那样招待他。周子虽然年纪不大,可  相似文献   

2.
“休戚”是一对反义词.“休”是“吉庆、欢乐、福禄”.“戚”是“悲伤、忧愁、祸患”。“休戚相关”指喜忧、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语出《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是说晋厉公当权的时候.他怕王族公子争权作乱.  相似文献   

3.
a.“仁”———宋襄公面对正在渡河的敌军,反对乘胜出击的宋襄公说君子不乘人之危;等过了河,襄公又说君子不攻击不成阵势的敌军。等敌军摆好阵势杀将过来,“仁义之师”立马兵败如山倒,宋襄公也身受重伤,不久一命呜呼。也许他死也不会明白,正是自己的仁义要了自己的命。b.“义”———关羽无论是曹操的好吃好喝还是封官晋爵,红脸关公一概不领情,一心跟着刘备干。而他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百姓也宽容地把此理解为大义所为。不过,近几年曾流行过一句歌词:“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让人颇费思量。c.“礼”———孔融“温良恭俭让…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非常受到人们的重视,拥有多少田地也成为人们财富和势力的标志,因此,有钱有势的上层贵族们会为争夺土地而产生纠纷。左丘明在《左传》中便记载了一件发生在晋国的土地纠纷案——晋邢侯与雍子争田案。晋邢侯与雍子争鄐(chu)田,久而无成。士景伯如楚,叔鱼摄理,韩宣子命断旧狱,罪在雍子。雍子纳其女于叔鱼,叔鱼蔽罪邢侯。邢侯怒,杀叔鱼与雍子于朝。  相似文献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 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之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  相似文献   

6.
一当学生不能发现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制造矛盾与障碍,诱发学生对知识现状的不满和怀疑,引起探索、研究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下面我谈一个课例:在教学《信陵君窃符救赵》时,每学到“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这一句,学生都会发出或惋惜、或惊异、或悲壮的叹息,教师可顺势营造问题情境:“我们如何评价椎杀晋鄙一事?有没有必要付出这么大的牺牲?有没有既可以不杀晋鄙,又可以解救赵国的办法?比如说把晋鄙软禁起来———先把他关起来,等击退秦军、解救了赵国后再把他请出来。”学生经过思考、论证,最后回答说…  相似文献   

7.
《春秋》一书两处记“陨霜”,一为僖公三十三年,云“陨霜不杀草”,一为定公元年,云“冬十月陨霜杀菽”。一举草,一举菽,两者书法不同。对此,《左传》、“公羊传》均未阐说,独《谷梁传》于“陨霜不杀草”云;“未可杀而杀,举重也;可杀而不杀,举轻也。”范宁集解:“重,谓菽也;轻,谓草也。轻者不死,则重者不死可知。”于“冬十月陨霜杀菽”云:“未可以杀而杀,举重;可杀而不杀,举轻。其曰菽,举重也。”范宁集解:“举杀豆(按:豆即菽),则杀草可知。”“不杀草,则不杀菽,亦显。僖三十三年‘陨霜不杀草’是也”杨士勋疏:“陨霜二文不同书,故范特为一例。传嫌独杀菽,不害余物,故以轻重别之。菽易长而难杀,故以杀之为重。重者杀,则轻者死  相似文献   

8.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元,学者尊称濂溪先生、周濂溪、周元公、周子。北宋中期真宗、仁宗、英宗、神宗时期在世,官至尚书虞部郎中、提点广南东路刑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许多都市里都刮风似地出现了“新贵族大酒店”、“新贵族时装城”、“新贵族珠宝馆”之类的“贵族”的店堂和“贵族学校”,连一些县城甚至乡镇的集镇上也挂起了“新贵族舞厅”的醒目招牌。新中国又有了“新贵族”?原本一律平等的中国公  相似文献   

10.
说“士”     
士在先秦典籍中的含义颇多.西周初期的士包括了诸侯在内的大贵族.《诗·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商、西周、春秋时的最低阶层的贵族亦称士.《周书·多士》:"用告商王士."《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此外,西周春秋时的自由农民通称为士.《礼记·曲礼》:"地广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诗经》中的许多恋歌,反映了自由农民的生活情趣.《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春秋中叶以后,由于社会关系的变化,使士不再具有特定的阶层内容.《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皇侃义疏:"士,通  相似文献   

11.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有不可不知,有不可忘,有不可不忘。”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音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令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相似文献   

12.
304年(晋惠帝永兴元年),在汉族流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一向称臣于晋的匈奴贵族刘渊打起了“汉”旗号,加入了反晋斗争的行列。时隔七年,一直与晋为敌,伺机就向内地进逼的鲜卑慕容部贵族慕容廆却打起了“晋”的旗号,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俨然以晋室忠臣自居。这个时候,少数族的统治者所以要打出“汉”旗号或者“晋”旗号,根本原因在于:1.他们都想乘晋室内乱,尤其是流民起义大大削弱了西晋王朝的机会,建立自己的统治政权;2.由于他们自身实力较小,因此想借助上述旗号蛊惑各族人民,尤其是汉族流民,求取他们的支持;3.上述旗号的出现决非偶然,“汉”旗号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晋”旗号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因此,由“汉”旗号到“晋”旗号的变化,正是民族矛盾逐步上升,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反映。这就是本文企欲阐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读者反馈     
《大学生》2013,(13):142-142
读完《大学生》五月(上)《晋这个笨小孩》后很难描述我内心的震颤.这篇文章没有多么复杂的情节.但宇里行间却树立了一个格外真实的形象。晋.一点也不耀眼,扔进人堆里可能你根本不会注意.但他却又那么亲切,我相信.每个班上都一定有一个晋这样的人物存在着。  相似文献   

14.
晋国公室内乱频繁,造成卿大夫中大批非姬姓的新贵族或军功贵族出现。“三家分晋”之后魏、赵、韩所受传统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影响较少,他们对旧制度有强烈的冲击力,容易滋生法治的萌芽。在春秋时即有“铸刑书”、“铸刑鼎”的重大举措,战国初魏文侯的礼贤变法,更为法家产生创造子条件,是促使儒家向法家完成转化的楔机。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西河讲学,成为西河之学的首领,是儒家向法家转化的过渡性人物,子夏的弟子李悝则是法家的始祖。三晋不仅是法家的摇篮,而且也是名家和纵横家产生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唐周嬗代是中国中古历史由贵族中心走向寒族中心、由武人政治走向文治的重要事件,对唐代社会影响深远。裴炎作为拥唐势力和关陇贵族残余的代表人物,与对武则天的斗争恰是社会转型时期相权与皇权、贵族与寒族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裴炎被杀成为唐周嬗代的转折点,从而进一步稳固了武则天执政的大局。  相似文献   

16.
位于咸阳市底张乡的晋公庙始建于何时?晋公又是何时何许人也?虽有晋文公重耳的传说,但因史无记载,很难确证;又有此为晋国公裴度庙一说,这就更增加了考证的难度。本文根据搜得的有关资料扣对晋公庙的实地考察认为:晋公庙乃为纪念晋文公重耳所建的庙宇。  相似文献   

17.
1.“他的私人讲学,是新事物,但他传授的都是原来贵族们学的东西。他不同意贵族等级的先天性,而说“性相近也”,但仍然维护贵族等级制度。他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但没有明确反对世官世禄。”这里的他应该是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子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期,宋国与列国的盟誓关系随着政治格局的变幻和宋国国力的强弱而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从宋穆公到宋阔公为第一个时期,此时宋国国力还比较强大,主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与不同的国家结盟;从宋桓公到宋平公初期为第二个时期,此时由于齐、晋的崛起以及晋、楚的长期争霸,为谋求生存,宋主要是追随齐、晋而与列国结盟;第三个时期为宋平公后期,由于晋、楚相继衰微,宋国力有所恢复,宋虽然仍追随晋国参与其组织的结盟.但对晋已是貌合神离。宋与列国的盟誓关系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学的初兴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宋初大儒的学术、思想或从横向,或从纵向对周子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宋初各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的梳理中,可以看到,宋初的学术发展是周子理学产生的文化、学术背景,而周子理学正是宋初各家学派整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简约和稳定是英国世俗贵族等级制演变的主要特点。中古后期英国就形成了公、侯、伯、子、男五级世俗贵州体制,都铎时代他们又赢得了毫无争议的上议院出席权。在英国,人们习惯将由乡绅归类于广义的贵族下层。18世纪以来,由于苏格兰和爱尔兰被合并于英国,又出现了“双籍贵族”。与世袭制无关的“终身贵族”则是出现于1958年,目前他们是议会上议院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