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媒介“拟态环境”的文化修改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播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文化修改的过程,传播媒介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媒介拟态环境以其对客观现实及受众文化趋向的修改,演绎出并非高度真实的媒介现实。特别是在多元的文化对话关系中,媒介拟态环境的文化修改作用更见突出。  相似文献   

2.
随着媒介的迅速发展,在人与客观环境中已插入了媒介所构造的拟态环境,人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但这种行为却实实在在地作用于客观环境,这也就使得"拟态环境环境化"。网络的出现更是把"拟态环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现代信息环境中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成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拟态环境"作为传播学领域里探析媒介环境与受众关系的经典理论,李普曼借由"拟态环境"理论的提出表达对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的质疑与批判。本文对新媒体样态下"拟态环境"理论的媒介延展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媒介赋权带来的表层舆论复兴掩盖了社会深层的结构矛盾,"客观化"拟态环境的加剧促进了媒介的异化,后现代语境中的"拟态环境"打造造成了符号与社会存在间象征关系的割裂,催生了受众对仿真文化的消费诉求。媒介作为一道楔入在人与环境间的虚拟环境,体现了一种沉浸式的传播观,"拟态环境"理论视域下的媒介实质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社会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刘怀丕 《报刊之友》2010,(5):110-111
现代社会巨大而复杂的环境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李普曼认为,人们再也不是主要凭借直接经验去认识客观环境,而是通过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去把握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小悦悦事件为起点,从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中探讨风险的媒介化呈现,论述媒介对风险的不当建构加剧了社会对风险的恐慌程度,进而追寻规避此种媒介恐慌亟需媒体承担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的“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佳 《新闻世界》2009,(8):153-154
人们借助大众传媒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来了解和认知世界,并据此对自身的行为做出调整。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介也参与到构建“拟态环境”中,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生态,并由此引发了“拟态环境”的变局。本文探讨了网络营造“拟态环境”的机制,分析“拟态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尔街出现金融危机之后,央视二套迅速推出了系列报道<直击华尔街风暴>,充分发挥CCTV的全球记者网络体系,从伦敦到纽约,从东京到莫斯科……及时跟踪报道、辨析探讨世界各国关于金融危机的动态资讯与应对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也深刻体现出系列报道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8.
新拟态环境下受众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艳萍 《青年记者》2012,(20):20-21
李普曼指出,在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虚拟环境,由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太庞大太复杂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变化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①我们很大程度上生活在媒介为我们构造的环境中.在这个新旧媒体竞相开放的全媒体时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麦克卢汉地球村的预言也正在变成现实,但是我们仍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与大范围的真实世界直接联系,媒介依然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非常重要的途径,媒介环境也几乎成为我们认识无法接触的外部世界的唯一图像.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念、理论、原则和方法,既包括国家治理模式,也包括社会成员的社会意识。所谓法治文化,是指融注在大众心理和行为中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理念、法制行为及其价值追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项法律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公众的现代法制观念也需要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中逐渐形成,而构建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更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多层次、长时间的努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受众通过大众媒介所认识的世界,往往不等于客观世界本身.从当前传播媒介在构建拟态环境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拟态环境环境化越演越烈的现象出发,研读《老子》,不难发现老子的传播批判思想对于剖析“拟态环境”问题,进而提出消除当今社会传播媒介拟态环境负面影响之道,富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建“拟态环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怀丕 《今传媒》2010,(5):110-111
现代社会巨大而复杂的环境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李普曼认为,人们再也不是主要凭借直接经验去认识客观环境,而是通过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去把握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近年来可谓是风起云涌,备受追捧,探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此类节目满足了受众对于他人(特别是明星)日常生活的好奇心理和窥探心理,另一方面节目通过"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为受众带来娱乐和情感上的释放。湖南卫视全新开播的《中餐厅》正是立足于展示"明星的生活体验"这一现代社会中深受广大受众所喜爱的话题来进行,将"明星""生活""体验"这些热点元素推到镜头前,很好地把握了受众的心理和现实环境,同时将一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传递给受众。本文将从传播学中的拟态环境构建对受众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对节目《中餐厅》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13.
范海诚 《今传媒》2011,(6):23-25
"媒介环境",也称"拟态环境"、"虚拟环境"、"信息环境",是处于人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一个"中介物",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在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社会成员之行为方式的符号部分。在现今社会,这种媒介拟态环境更多是由大众媒体建构起来的,了解大众媒介是如何建构拟态环境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新闻选择的要素这个角度来探讨媒介拟态环境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Web2.0时代,当越来越多的人尝试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时,这些内容已成为公民新闻的主要来源。现实的传播逻辑以及大众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也因为公民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化特征日渐明显的今天,受众对媒介的依赖,不但没有改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强化,娱乐类节目日渐被作为一种消遣娱乐的工具和手段,也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受众的心理,因此分析当代娱乐节目中的拟态环境对受众心理的影响就成为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特征日渐明显的今天,受众对媒介的依赖,不但没有改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强化,娱乐类节目日渐被作为一种消遣娱乐的工具和手段,也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受众的心理,因此分析当代娱乐节目中的拟态环境对受众心理的影响就成为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种种失衡现象,加剧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偏离,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参照,对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拟态环境”理论与实际运用中的表现,对媒介运用拟态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及影响进行研究,并就存在的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黄琴 《新闻世界》2014,(11):76-77
近年来,网络等新媒体舆论日益成为社会舆论形态中最有活力的部分。由新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正成为指导人们生活的新"镜像",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时间也日益缩短,这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拟态环境"的合理化构建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0.
周娟 《当代传播》2012,(1):52-54
拟态消费环境的视角整合了多重媒介环境中消费信息的传播现实。媒介拟态消费环境意义的建构,不仅来自消费信息内容,信息形式本身就传达着意义,其意义建构机制包括消费的风格化、消费信息型构中意义的选择与重组机制,消费信息配置中的互文机制和"副本"的"构成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