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慧 《学周刊C版》2010,(3):194-194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茶峒是一个风景优美、风俗古朴的地方。这里山朗水秀,云淡风清,所以说风景优美。每逢端午节,家家都闭门锁户到河边观赏年轻小伙龙舟竞赛;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在人性美中,翠翠的爱情比起现代都市人的爱情来,更爱得自然,爱得朦胧,爱得执着,爱得水晶般纯洁透明。沈从文的《边城》以人的本能欲望为前提,自然而然地产生纯朴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人本能的爱,对人性美的诠释,对爱情本色的赞美。  相似文献   

3.
着重从自然、健康、优美的“人生形式”及作品呈现出的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清新的抒情风格等方面探讨了作品充满着“爱”与“美”的乡村风情画特色。  相似文献   

4.
李林燕 《学语文》2011,(3):14-14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丽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这是沈从文的一段话,是对自己作品《边城》的评析和感受。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种象征性的抒情小说.借象征性的人物老船夫和人格化的自然来表现作者“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相似文献   

6.
王静悦 《函授教育》2002,(1):107-108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发表于1934年。自它诞生之日起至今,对它的研究文章字数已经高出原著数倍,然而“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没有止境的接近”,所以本文沿着前些评论家的研究成果铺设的路继续走向“边城”。笔者认为,读沈从文的作品,可以窥见沈从文的为人。如能正确认识沈从文的为人。就能更好地科学地理解评论沈从文的作品。即“知人论文”。  相似文献   

7.
对沈从文《边城》的接受及其嬗变过程研究表明,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与接受环境、接受主体的期待视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写于1933年冬至1934春之间的《边城》由衷地体现着沈从文先生的创作风格和理想境界,构建着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的构建源于沈从文先生坎坷多舛的奋斗经历、对都市中"庸俗小气自私市侩"风气的深恶痛绝以及时事政局的动荡不安、令人迷茫,湘西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无不让沈从文先生挂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描绘了诗情画意的茶峒风情,展示了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创造出闪耀着神性之光的理想人物,体现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歌颂了自然的人性之美,反映作者的理想之美。  相似文献   

10.
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充分的体现。小说《边城》就是人性美、人情美突出的作品,讴歌了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是沈从文理想的人生缩影。  相似文献   

11.
在小说《边城》中,沈从文先生用优美古朴而又略带忧伤苍凉的笔调为我们构筑了一个质朴而又清新的世界,表现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湘西自然、民风、人性的美丽。  相似文献   

12.
刘沛怡 《文教资料》2014,(36):72-74
沈从文是一个有文化自觉意识的作家,中篇小说《边城》便寄托着他的文化品格和人生理想。他向往"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理想人生形式,而残酷的现实一方面让他更加梦想理想人生形式的实现,另一方面也让他更加失望。作家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揉进了《边城》的人生形式中,揭示了呼唤健康人性的复归、改造国民性、重塑民族精神的深刻思想内涵,也使作品获得了更耐人寻味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3.
<边城>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在作家用浓郁的抒情笔调,运用梦幻、象征等怪诞传奇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讲述了一个极富传奇色彩和感伤性悲剧气氛的故事,并通过对边城的淳朴民风和美好"人性"的歌颂,建造了一座"希腊"小庙--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生境界,并以此对抗"文明社会"的人性异化.  相似文献   

14.
《边城》作为沈从文抒情小说的经典,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流溢着自然美、人情美和人性美的湘西风情画卷,这里不仅有清新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有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以及闪耀着人性美光辉的边城人民。  相似文献   

15.
16.
纵览近十年的《边城》研究,其兴奋的视阈可归纳为牧歌说、悲剧—挽歌说、文化—原型批评说等三种类型。《边城》整个小说有着浓重、多层次的象征意义,用文化—原型批评的方法来审视小说中弥漫着的淡淡哀愁将会有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论《边城》的人物描写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语言艺术大师,沈从文的文笔明净澄澈,晶莹剔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其语言风格和艺术功力在其代表作《边城》中、在对翠翠这一纯美少女形象的刻画中有着近乎完美地呈现。《边城》不仅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言语活动,而且多层次多角度地捕捉着主人公那微妙的心绪,从而晶莹剔透地呈现了一颗童真之心,显示了语言艺术的不尽魅力。  相似文献   

18.
沈从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他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然而,在沈从的全部创作中占有突出位置和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他的作品描写湘西独特的自然风物、人情世态,展示了湘西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形式,及其在时代的大力挤压下的扭曲与变形,讴歌了湘西底层人民身上朴素的人性美和道德光辉。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在人性美中,翠翠的爱情比起现代都市人的爱情来,更爱得自然,爱得朦胧,爱得执着,爱得水晶般纯洁透明。沈从文的《边城》以人的本能欲望为前提,自然而然地产生纯朴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人本能的爱,对人性美的诠释,对爱情本色的赞美。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在湘西的生活经历给了他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和尺度。他淡然于动荡、变。疏离于社会政治,他潜心表现“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的人性之‘常’”。他在《边城》中描写了湘西人生存状态中的一些恒常的东西。他本人在社会动荡之时。固守“常”,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