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习题教学及其练习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中应避免就题论题,习题背景与生活脱节,而应给习题赋予"生命"和"色彩",让它"活"起来,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亲近感。学习物理离不开物理习题的讲与练,把握好习题讲与练的时间、数量和难度,并不断地改革物理习题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可使习题的讲与练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程目标的需要,也可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物理习题是实际物理问题、物理现象的科学简化、抽象化和理想化的模型,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常通过解决物理习题来检测和评价学生学习的情况。很多习题都隐含了部分条件,因此培养学生如何挖掘习题中的隐含条件对学生的发展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3.
一般情况下,物理习题的条件比较明朗,学生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就能将答案算出,但是某些时候,物理习题的隐藏条件比较深,学生们找到不到合适的解题方法。笔者在本文中对一些实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们找到物理习题隐含条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沈兰  王云波 《现代教学》2010,(11):14-14
在物理教学中,不少教师目前偏重"训练"环节,原本通过课堂教学应已解决的问题,却还依赖大量训练来解决,以大量训练来弥补其他环节的不足。 物理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习题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质量,影响着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物理习题给出的条件对求解若是充分且必要的,对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固然必不可少,但是这类问题的单纯训练却容易使学生思想僵化,思维品质下降,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培养,甚至会使学生养成生搬硬套的习惯.因此,在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应重视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分析,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不同条件问题的训练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何光明 《考试周刊》2010,(34):191-193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习题的讲解和演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推理等能力,从而熟练掌握知识。因此,如何设计用于课堂教学的习题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方式应多样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提出要"优化练习和习题的选择",注重习题的设计和使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对学习物理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成绩,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物理习题中,根据初中生"好奇"、"敢于挑战"、"不服输"的心理特点,适当地设置一些干扰因素,让他们想方设法去"破除".这样做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很有益的.这些题由于本身条件多,迷惑性强,在加上学生思维定势和生活经验的影响,稍不注意,就会出错.其一般的表象形式包括:(1)利用无用的数据或多余的条件,设置干扰情景;(2)先入为主的生活经验造成"负迁移"干扰;(3)"熟题"改变条件;(4)相似题干扰……面对这些重重"迷雾",同学们又该怎么应对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现将初中物理常见的一些"干扰题"作如下分析归纳,并进行了解析和例说,希望对大家的习题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学习物理离不开物理习题,它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教学主要分三个部分:概念与规律教学,实验教学,习题教学。概念与规律教学和实验教学有课本和"教参"为依据,容易做到科学性,习题教学要靠教师  相似文献   

9.
有一类物理习题 ,在解答过程中 ,必须对研究对象可能的物理状态、可能发生的物理过程或现象进行判断、讨论 ,而对这些可能情况的讨论有些习题是非常明显的 ,有些习题中却设计得十分隐蔽 ,学生往往容易上当。尤其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 ,对物理习题表现出的“一听就懂 ,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的现象非常明显。笔者发现在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教学中 ,有一道绳吊物体的物理习题 ,学生特别容易做错 ,就连一些平时物理学得好的同学也一样做错 ,甚至找不到错因。为此 ,笔者想就此类问题进行一些解法技巧和规律探讨 ,请同行们指正。1 已知两绳承受的…  相似文献   

10.
顾升康 《物理教师》2003,24(2):24-25,28
物理习题中的条件是解题的前提 ,有些题目已知条件不直接告诉 ,而是明而不露、暗而不影、若明若暗的条件 ,称之为隐含条件 .如果不会识别习题中的隐含条件 ,就会导致解题失误 .许多初中学生对于解答这类题型的习题 ,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究其原因是他们还处于套公式解决简单问题的水平上 ,对题目中隐含条件的分析能力不强 .笔者认为 ,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 ,引导学生分析、求解这类习题 ,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充分挖掘并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这就等于找到了解题的钥匙 ,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现就这类习题的解法举例分析如下 :1 …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习题在高中物理学习和教学中的价值。但是由于高中物理知识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学生很容易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本文期望通过对高中物理习题训练中出现的思维障碍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到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方法,以提高习题课的效率。一、学生练习中存在的思维障碍(一)思维的表面性障碍由于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一些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内涵和适用条件缺乏深刻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  相似文献   

12.
物理习题中隐含条件的寻找李世明学生在学习物理课时常感到课程较难,主要表现在习题不会做,有较多的难题。这主要是学生对习题中所研究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不清晰,有些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找不出来,从而也就无法下手做题。本文拟通过试题分析,讨论一下怎样找出习题中...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生命课堂教学关于物理问题的学习、思考、研究和总结,笔者仅对初中物理解答各种类型的物理问题习题,可以归结"三步法"环节的思路.即对物理问题(习题)作认真审题→精心构思→仔细解答.具体内容是:1.认识审题.是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所阐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找出所研究物理问题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物理习题中的题设条件,多数是比较明显的。但也有些看上去似乎条件不足或条件不定。许多学生碰到这类习题,往往一筹莫展,不知从何入手。其实许多条件不足的习题已把某些条件隐含在习题之中,有些条件不足或条件不定的习题,又可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进行转化,使条件不足变为条件充足,使条件不定变为条件一定。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分析习题中的隐含条件,帮助学生掌握实现条件转化的方法,对于提高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灵魂。但许多教师在重视实验教学的同时却容易忽略例习题的教学。其实,在物理教学中,例习题教学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物理习题教学应当更多地考虑"学"的问题,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习惯,真正由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与探究等学习方式上来.本文就如何有效实施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从习题编选和讲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近年来《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然而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厂大农村初中物理教师.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解题之"力",是解决学生做物理习题时出现的无思路、准确率低等问题的较好方法。高中物理解题之"力"包括:充满自信的"战斗力";抽丝剥茧的"洞察力";脉络清晰的"想象力";机智快捷的"判断力";层次分明的"表述力"。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解物理习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一些情况,有些物理习题中的必要条件,题目中并没有非常明确地给出来,而是隐含在题目中。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出这些隐含条件,对解决物理习题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解物理习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9.
物理习题是学习物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相比常规性物理习题,探究型习题,开放型习题和生活趣味型习题三种新型物理习题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素质等方面突显出更多的优势。下面就简要地谈一下三种新型物理习题及其对物理习题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作用 1.物理习题能帮助学生理解、巩固与深化物理基本概念、规律。 2.物理习题有助于学生分析、处理、解决实际问题。 3.物理习题能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 二、物理习题选编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教师编写习题时,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科学性要求习题中叙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习题中涉及的物理量的量值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