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志春 《青海教育》2002,(12):22-23
苏轼有句名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谈的是看山,但它隐含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任何一件事情,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看法也就不一样。先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悲壮的历史事实来说众说纷纭。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显而易见,以上三位诗人对项羽自刎乌江的事件观点就不一致。杜…  相似文献   

2.
说起项羽,我们自然会想起他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也会想起他自刎于乌江的英雄末路形象。对于他的胜败原因、功过评价,文人墨客历来有多种意见。在此摘要展读,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历史趣闻吧。第一种,以杜牧为代表,他有感于项羽兵败自刎之事,题诗书怀,在《题乌江亭》  相似文献   

3.
千年遗梦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读书人一声长叹。当虞姬带着悲哀的眼神逝去的时候,我开始窒息;当孟德那号称80万的大军被大火吞噬时,我的心开始揪紧;当戍守边塞30余载的班超上疏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时,我也只能是一声长叹!是的,这不仅仅是个人悲剧,更是社会悲剧。那一场场残酷的战争,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毁坏了多少财产,更重要的是,它给多少人造成了精神伤害。历史是不值得我们伤怀的,我们要的是借鉴,是吸取教训。当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我们的圆明园、紫禁城被洗劫了,清朝的帝王总做着“天朝上…  相似文献   

4.
有三首古诗,咏的是同一历史故事,但观点大相径庭。一次,我去南京市,承友人之邀去邻近的安徽和县的乌江镇看看。据说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项羽兵败垓下,突围至乌江,亭长建议他渡乌江,卷土重来,他没有听,羞愤自杀。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云:  相似文献   

5.
见仁见智话“咏史”——三首同题咏史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西楚霸王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剧给人们的教益与启示是多方面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感慨万端,议论抒情,借以抒发心中的块垒与感触。由于角度不同,作者所处的时代与自身的处境、性格、志向各异,对同一历史人物项  相似文献   

6.
谈到秦末汉初楚汉相争的历史,首先必及鸿门宴.此“宴”为楚汉相争之肇始.一种习惯性的看法认为,鸿门宴上项羽大失策,其一,未能击破沛公军如原意;其二,心慈手软,未能在宴会中如范增意就势除掉刘邦,永绝后患.项羽有此二失,以致于后来落得个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事实上,这种看法是肤浅的,仔细地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就会发现,项羽集团通过鸿门宴之会而捞到了巨大的好处,而刘邦也因此免除了一次危难.鸿门宴是刘项双方在各自实力和背景基础上所达成的妥协、平衡,各有得失,和后来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项羽乌江自刎肯定是一种失败;盖世英雄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肯定会让人惋惜;而且他还是败在常打败仗而又有些流氓无赖习气的刘邦手下,这更是让人扼腕痛惜。但如果站在历史的高度,项羽乌江自刎倒不失为是英雄人生的一种完美谢幕,因为这既表现了英雄的刚烈性格、侠义精神和仁爱情怀,又在客观上开启了大汉王朝四百年的太平盛世,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稳定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8.
说起项羽,我们自然会想起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也会想起他自刎于乌江的英雄末路形象。对于他的胜败原因,功过评价,文人墨客历来有多种意见。在此摘要谈谈,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历史趣闻吧。第一种,以杜牧为代表,他有感于项羽兵败自刎之事,题诗书怀,在《题乌江亭》诗中道出了卷土重来的主张: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事不期”,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包羞忍耻”,即能像韩信受胯下之辱那样,做到“败不馁”。更何况,你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相似文献   

9.
<正>叠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赏析西楚霸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悲情英雄,关于他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众多传说中又以他乌江自刎最为慷慨悲壮,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反复咏叹的历史题材。王安石的这首诗是针对杜牧的《题乌江亭》诗而写的。杜牧的《题乌江亭》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  相似文献   

1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的,同一事件、同一现象,作者所选取的角度不一样,所处的时代与处境不同,写作目的不同,写出来的作品立意也就迥然不同。西楚霸王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剧给人们的教育和启示是多方面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感慨万端,议论抒情,借以抒发心中的块  相似文献   

11.
阅读元曲二首,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吕]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一)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二)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1.两曲中用了不少历史人物典故,他们各指的是谁? (一)中有_、_、_; (二)中有_、_、_。 2.两曲中都化引了词曲名句,请说明: (一)中是李煜《虞美人》词中的名句: (二)中是张养浩《山坡羊》曲中的名句: 3.两曲“怀古”的主旨都是批判封建统治阶级的,不过…  相似文献   

12.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与韩信、彭越等会攻项羽,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境),退至乌江自刎。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在别姬自刎前长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四面楚歌中,英雄末路,无力回天,项羽至死都没有找到或者不愿意承认他失败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为“天意”。  相似文献   

13.
匡美娥 《考试周刊》2013,(68):15-15
秦末农民战争的杰出领袖——刘邦与项羽,都有称帝的雄心壮志,但由于性格不同,最后以刘邦"威加海内"、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收场。本文重点对比分析刘、项两人不同的性格及其对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你年轻,没有一丝颓废;你年轻,凭勇气逐鹿中原;你年轻,已种下了称霸天下的雄心。你———项羽,西楚霸王的本色。———题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一刎,刎去一个西楚霸王。从起兵到乌江自刎,你项羽可谓是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你虽然败了,但败得光明磊落,虽败犹荣,你依旧成为一位无愧无悔的英雄,可乌江一刎,流下最后一滴霸王泪,你的心中当真无怨吗?当真无悔吗?死后的你有颜面面见江东父老吗?假如鸿门宴上你知人善任,听取范增的话将刘邦杀掉,而不是因为刘邦的几句好话就因此放过他,那么也不  相似文献   

15.
“乌江自刎”故事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传说中流传最广的一个环节。通过对各种有关“乌江自刎”的俗文学作品的考察,可以清楚地了解“乌江自刎”故事发展的脉络。而对“乌江自刎”这一环节的了解则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项羽的故事传说。  相似文献   

16.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说,项羽是在安徽省和县的乌江自刎的。这是二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种提法。我认为这一提法证据不足,难于成立。项羽自刎之地值得探讨。一《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之兵围之数重。”汉军四面...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答     
问:项羽是否自刎于乌江?在今何处? 答: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利,自刎于乌江这段史实,《史记》和《汉书》都有记载,而且文字基本一致。先看看《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有关记述。项羽在垓下(安徽灵壁东南)被汉军包围,突围后逃至东城(安徽定远东南)。汉军紧逼不放,“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但是项羽认为这佯过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转与汉军拼杀后自刎。  相似文献   

18.
想当年,暴秦统治,天下苦秦久已,陈胜首事,到后来项羽、刘邦亦起。经过鸿门宴,最终项羽自刎乌江岸,楚汉之争以刘邦胜而告终。想来项羽竟以败局收场,实在有些纳闷:堂堂项羽,“非有尺寸,势而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然终“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什么原因呢?历史学家曰:“鸿门宴”虽处于楚汉之争的开端,但楚败汉胜的结局已见端倪。因为项羽代表的是没落的贵族阶级的利益,其“分天下,立诸侯”的政治措施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进程,是倒退,所以,他的败亡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太史公司马迁曰:“夏之政忠,忠之…  相似文献   

19.
《项习习之死》记叙_『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的最后生涯,主要表现了他失败时的风采。文章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项羽的性格,  相似文献   

20.
冯其庸先生在2007年发表了一篇题为《项羽不死于乌江考》的文章,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议。笔者通过对地方志和相关材料的阅读,认为冯先生的观点尚值得商榷,并认为《史记》的记载没有问题,身死东城和乌江自刎不矛盾。“乌江自刎”故事的源流也并非是从元杂剧开始的,而是从敦煌变文开始就有“乌江自刎”的明确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