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朱敦儒晚年归隐嘉禾创作了很多隐逸词,在其旷放闲适、随缘自适、如不食人间烟火之语的背后隐藏着朱敦儒暮年最为深重的精神痛苦——对自身失节的愧悔。朱敦儒词作中的愧悔作为一种文化心态,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文化根源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负担过重,是个很大的问题,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我作为一个在普教园地里耕耘了三十余年的教师,对此也不能不深感忧虑和愧悔。忧虑者,中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非自今日始,国家教委曾三令五申,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坚决制止这种现象,许多教育专家也相继发出呼吁,可是收效甚微;愧悔者,以前我也是“时间十汗水”的信奉者,曾热衷于“抓尖”,“拔毛”,现在由于生源太差,心中仍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屡禁不止,而且成了一个社会  相似文献   

3.
刚交新春,寒气未尽,风筝却迫不及待地飞上了晴空。原野上时不时地扬起孩子们的笑声。风筝,令人不无眷顾地记起那早已逝去的童年,可现在,我心中被它牵出的却是缕缕失落和愧悔。  相似文献   

4.
告别了讲台,常有“许身孺子,今生无悔”的满足感、荣耀感。回首往事,脑海里却常浮现玲玲那瘦削的脸、微蹙的眉头、忧郁的眼神,内心又一阵愧悔。只好一遍遍地为自己寻找借口:分数排队,你不过是照章办事罢了;别说是高中,就连初中,哪个班开家长会不发“成绩一览表”呢?可心灵深处,那双忧郁的眼睛,总是挥之不去,促我反思,教我愧悔。那是高一下期中考试后,开家长会,玲玲交来了家长的请假条:厂里任务紧,走不开,成绩单可交玲玲带回。这次考试她从上学期的第5名退到了15名。数学才四十多分。为了及时和家长联系,周末下班后,…  相似文献   

5.
两汉之际的臣节与文学——以崔篆、冯衍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臣节是指士人对君主效忠的政治立场,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新旧政权交替时,臣节就为帝王和士人所关注。两汉之际的士人到光武中兴,就必须经受后人对臣节的考问。臣节对崔篆、冯衍的政治前途和文学创作均产生了影响,因而他们的赋作分别呈现为愧悔和反抗两种情感模式,为后世的“失节”文学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负频率的存在性、负频率的物理意义、负频率的工程应用进行了探讨,并且说明了负频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们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负迁移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负迁移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在文化负迁移理论视阈下,探讨高校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降低文化负迁移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母语负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影响会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该文从词汇意义的负迁移、名词的负迁移、形容词的负迁移、冠词的负迁移、介词搭配的负迁移、文化内涵的负迁移,这几个方面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往往会出现错误。为了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学生应该努力去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正>一、当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学生,要在众人面前给学生以尊严。有很多班主任喜欢在班级学生面前、在其他老师面前责备自己的学生。当学生犯错了,大多数班主任会把他作为典型,在全班进行通报批评,杀鸡儆猴,教育其他人不要犯错误。但是,这样会让这位犯错的学生失去尊严,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二、愧悔不责如果学生已经对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我们就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95):77-78
母语负迁移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写作中由于母语负迁移所造成的典型错误,提出了消除母语负迁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苔丝狄蒙娜形象是莎士比亚笔下完美的圣母形象,其性格的前后变化,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悲剧命运的平静随,都同其督教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其悲剧性的死亡,在某种程度上源于其自身对背叛父亲,放纵情欲的罪恶感。  相似文献   

12.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许霆案,诱惑是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外在激起机制,特定条件促成了犯罪,而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许霆经受不住诱惑的内在个体因素是其人格存在缺陷.其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并且在犯罪过程中,通过中和技术,使犯罪行为合理化,降低了犯罪的罪恶感,使犯罪心理得以保持和强化.许霆案的启示在于:加强管理,增强被害预防的意识,通过控制犯罪条件预防犯罪;通过加强白身修养,培养德性,增强抵御诱惑的能力,塑造健全人格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13.
改善对道德两难困境的感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社会生活中处理道德两难问题时的感受和行为的选择,会极大地影响到人的道德观念。否定性自我评价会导致道德上的负重感和罪疚感,而儿童早期快乐的积极的道德情感亲验,以及受到正面评价时产生的愉悦感,会正面引导一个人产生向善的积极性,进而培养道德幸福感,使其乐意选择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4.
日本殖民者在侵略中国东北期间,强调日语的“国语化”;片面强调职业技术教育,通过推行其奴化教育方针,培养忠于日本的“会说话的工具”,严重地摧残了中国东北青年一代的民族情感和国民素质。事实证明,教育的民族性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洛丽塔》在引起读者道德不安的同时,不少人为主人公亨伯特疯狂的爱恋所感动,认为他并非十足的罪人,他具有自己的道德坚持,他的所作所为完全出于爱,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不是一个恋童癖和乱伦者,而是一个付出深情却没有回报的苦恋者。通读全文,可以发现这种感动是亨伯特的技巧所在,他狡猾地利用文字玩弄了读者,逃避了责任,妄图以伪善的面孔骗取同情以掩盖罪行,他偶然的犯罪感如流星般一闪即逝,他是一个带着伪爱面具的掠夺者。  相似文献   

16.
策略型学习者的情感策略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情感不仅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更是教学目标之一;情感在英语学习中具有准备、调节、协调和创新功能.情感策略作为学习策略的基本因素之一,对学习策略的其他成分有着重要的影响.策略型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善于运用情感策略,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愉悦、向上的心境,促进高效率地学习.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而情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注重情感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培养和谐的师生情感是语文教学应着重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农民人情是农民伦理观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社会里 ,农民人情对农民伦理行为 ,经济行为均起支配作用。在现代社会里 ,随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民人情也发生了变化。然而转型期的农村依然存在大量的传统因子 ,因此农民的人情在市场条件下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但人情与市场经济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两者相互碰撞易产生农民的人情危机。当然农民的人情危机并不能否定农民人情对市场经济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物哀"与"物感"--中日审美范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哀"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物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物哀"观表明日本审美观念与直观感受、感性认识相关联,重视人的感情态度,突出悲哀之情。"物感"观表明中国审美观念与哲理思考、理性意识相关联,注重情理统一。"物哀"受"物感"的影响甚大。二者的共同点是事物形象与内在感情的交融,物象触发情感,情感移注于物象,达乎情景融汇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0.
在钢琴演奏中运用语气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语气是一种具有直接表达情感的表现方式:语气中气息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语气的整体感受反映了语言与语调的双重能力表现。运用这三个特点有利于我们在钢琴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触键与情感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