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综合评价正念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的促进效果。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Web of Science、EBSCO、PubMed、Medline、Open Dissertation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Collection、Academic Search ultimate、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有关正念训练促进运动员运动表现的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正念训练后,正念组的运动表现与正念水平(d=0.63,95CI%(0.30,0.97, P=0.0002),(d=1.83,95CI%(1.14,2.52),P<0.00001)均高于对照组,且认知焦虑(d=-0.63,95CI%(-1.09,-0.18),P=0.006)低于对照组,结果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正念训练对运动表现有着积极影响。但纳入的研究数量与高质量文章较少,同时具有一定异质性与发表偏倚风险,对待结果需谨慎。未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呼吸肌训练对运动员呼吸肌功能、肺通气功能及运动表现等相关指标的影响,通过对现有实证性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归纳出呼吸肌训练的最适宜方案。方法 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集呼吸肌训练对运动员呼吸肌功能、肺通气功能及运动表现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1项RCT,包括各项目一般及高水平运动员6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肌训练在提高运动员最大口腔吸气压(MIP)MD=27.93,95%CI[21.12,34.75],p <0.01;用力肺活量(FVC)MD=0.13,95%CI [0.03,0.23],p <0.05;每分最大通气量(MVV)MD=7.65,95%CI[1.86,13.44],p<0.05;计时测试(TT)SMD=-0.53,95%CI[-0.77,-0.29],p<0.01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 MD=0.11,95%CI[-0.01,0.22],p>0.05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ta回归分析发现,训练时间是引起MIP研究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来源。具体表现为吸气肌压力阈值负荷训练对MIP的影响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p<0.01),8~12周的训练效果优于4~6周,5~7天/周的训练频率优于2~4天/周。结论 呼吸肌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MIP及多种肺通气功能,提高运动表现,持续时间8~12周、训练频率5~7天/周的吸气肌压力阈值负荷训练更有可能收获理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INT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不同效应指标影响的确切效果,为促进INT训练在运动员训练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截至2020年8月10日,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CNKI、Wan Fang、VIP数据库中关于INT训练对运动员群体力量、速度、跳跃、平衡、灵敏协调等素质干预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使用Reviewer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效应量合并、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和异质性检验,运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回归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16篇文献中108份研究纳入Meta分析,其低偏倚风险11篇,中等偏倚风险5篇,纳入分析总样本量809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1) INT训练对最大力量有显著性影响,对于受试者下肢力量促进效果优于上肢;(2) INT训练对短跑能力影响的合并效应量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除Lindblom研究外,其他2项测试结果呈阳性,INT训练干预后,成年受试者短跑测试成绩明显提升;(3) INT训练对跳跃能力有显著性影响,训练周期和测试方式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效应量异质性较高的原因;(4) INT训练对平衡能力有显著性影响,训练周期、干预频次/周和测试方式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效应量异质性较高的原因;(5) INT训练对灵敏素质有显著性影响,性别、年龄和干预时间的差异可能是造成异质性较高的原因。结论:INT训练对于青少年组,男性组运动员最大力量水平产生更好的效应,且对于下肢力量促进效果显著优于上肢;对于成年组运动员短跑和冲刺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未成年组;对于成年组、女性组运动员跳跃能力产生更好的训练效应,总效应量随干预时间的减少而降低,且对于纵跳、单脚侧、前跳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多级跳;能显著影响并提升运动员单腿支撑平衡能力;对于运动员在变向、加减速度灵敏协调素质的提升效果明显。INT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促进效果大小与受试者运动经历、训练目标的导向、干预的周期、频次和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综合评价正念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效果。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 Sport Discus,PubMed和Embase数据库,筛选有关正念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对照实验研究,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工具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运用STATA15.1软件进行发表偏倚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8项研究;正念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SMD=1.27,95%CI[0.73,1.81],Z=4.64,p<0.01)、正念水平(SMD=0.82,95%CI[0.57,1.08],Z=6.3,p<0.01)的影响呈大效应量,心理效益(SMD=0.72,95%CI[0.48,0.96],Z=5.94,p<0.01)呈中效应量。结论 正念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正念水平和心理效益;对运动表现的提升效果受结局指标类型的影响,对绩效类指标的提升效果最好,对体能类指标的提升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5.
张娟娟 《精武》2011,(5):13-15
在热环境下运动时,热应激和运动应激联合作用导致体温、脑和肌肉局部温度升高并且出现脱水,全面影响运动员的生理功能、心理过程及运动能力。本文综述了热环境运动时机体的生理反应,热环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热环境限制运动能力的因素以及在人环境条件下进行运动训练的建议,为的是使我们能更好的适应环境,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热环境与运动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中  蔡赓  许豪文 《山东体育科技》2000,22(3):22-25,30
本文综述了热环境中限制人体运动能力的因素及提高运动能力的一些措施。热环境中限制人体运动能力的因素包括:肌糖原的快速消耗、脱水、体温过高和输氧能力下降,其中体温过高是主要限制因素;提高热环境中运动能力的措施包括:运动前降低人体温,运动前过量水合,运动中补水、补盐和补糖及热适应等。  相似文献   

7.
对纳入文献整理并进行有效合并,扩大样本容量,定量评价水中运动对中老年人骨密度影响,为影响中老年人骨密度,降低跌倒风险,提供科学、有效、安全的健身方式.以水中运动、中老年人、骨密度、游泳、aquatic therapy、aquatic plyometric training等为主题词;aquatic organisms、...  相似文献   

8.
热环境下运动中的体温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热环境中运动导致循环、体温调节和代谢功能的改变。体温过高是热环境中运动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采取一定的策略减弱热环境运动时中心体温的升高可以提高运动能力。这包括热习服、液体摄入和运动前降温。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系统评价太极拳运动对我国健康人群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太极拳运动对健康人群心率变异性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或自身对照实验,且检索时间为2010年至今,同时依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本次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有效文献,共有124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1)太极拳运动可改善健康人群的SDNN,且具有统计学意义[SMD=0.42,95%CI(0.06,0.79),Z=2.26,P=0.02(P<0.05)]。(2)太极拳运动可改善健康人群的RMSSD,且具有统计学意义[SMD=0.42,95%CI(0.06,0.79),Z=2.26,P=0.02(P<0.05)]。(3)太极拳运动可改善健康人群的LF,且具有统计学意义[SMD=-0.44,95%CI(-0.84,-0.05),Z=2.20,P=0.03(P<0.05)]。(4)太极拳运动可改善健康人群的HF,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MD=0.50,95%CI(-0.38,1.38),Z=1.11,P=...  相似文献   

10.
热环境和运动应激对应激激素和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应激激素对热和运动以及热环境和运动刺激时应激激素的变化,着重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主要针对热应激和大强度运动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以及在热和适宜环境中重复运动可能积累效应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系统构建体育环境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法研究提出了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构建问题 ,包括环境研究 ,建立体育环境学科体系 ;提高认识 ,树立体育系统意识 ;加强体育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太极运动对健康老年人运动表现、平衡、肌力等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国内外医学数据库文献,收集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按照改良Jadad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临床实验,共4 455例老年人。结果:太极运动组在起立行走测试(TUG)(MD=2.62,95%CI [-4.00,1.24],P <0.000 01)、5次“坐-站”试验(5tSS)(MD=-1.74,95%CI[-2.77,-0.70],P=0.001)、30 s坐站测试(30 sCST)(MD=4.02,95%CI[-0.20,8.24],P=0.06)、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MD=1.41,95%CI[-0.06,2.87],P=0.06)、功能性前伸试验(FRT)(MD=2.16,95%CI[0.94,3.38],P=0.000 5)、闭眼单腿站立时间(MD=3.18,95%CI [0.70,5.67],P=0.01)、睁眼单腿站立时间(MD=10.08,95%CI [4.62,-15.55],P=0.000 3)等指标...  相似文献   

13.
系统脱敏法是行为治疗的一项基本技术。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情绪状态对运动成绩影响很大,当运动员发生焦虑情绪时,则容易疲劳和慌乱,不能发挥自身的最佳水平,甚至产生逃避行为。采用系统脱敏法能降低和消除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4.
描述和评价了社会网络分析在团队运动表现中的应用情况。研究采用引文追溯法对文献进行检索,共进行5轮,检索引文3 698篇,最终有74篇文献纳入研究。研究显示,社会网络分析在团队运动表现中的应用是一个新兴现象,相关研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已有的实证研究中,将团队运动中的互动行为概念化为一个网络,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视角分别概述了网络结构对认识团队运动互动行为的有用见解,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在足球等8个不同团队运动中应用的可行性。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传统运动标注分析的补充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改变了原有方法将比赛事件从比赛环境中独立出来的研究范式。在对球员互动结构静态属性分析的基础上,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讨论这种互动结构的动态属性,以及多重网络对团队表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描述和评价了社会网络分析在团队运动表现中的应用情况。研究采用引文追溯法对文献进行检索,共进行5轮,检索引文3 698篇,最终有74篇文献纳入研究。研究显示,社会网络分析在团队运动表现中的应用是一个新兴现象,相关研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已有的实证研究中,将团队运动中的互动行为概念化为一个网络,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视角分别概述了网络结构对认识团队运动互动行为的有用见解,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在足球等8个不同团队运动中应用的可行性。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传统运动标注分析的补充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改变了原有方法将比赛事件从比赛环境中独立出来的研究范式。在对球员互动结构静态属性分析的基础上,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讨论这种互动结构的动态属性,以及多重网络对团队表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鉴于"数字符号分析"在竞技比赛临场表现研究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通过系统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结论:(1)"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与"竞技比赛临场表现数字符号分析"的整合存在争议,现阶段应谨慎对待;(2)应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之于竞技比赛临场表现数字符号分析的战略意义和创新价值;(3)合理建构理论框架并选择适宜数据处理方法是竞技比赛临场表现数字符号分析发挥效力的关键;(4)应加强"竞技比赛临场表现数字符号分析"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7.
姜芹先  周里 《湖北体育科技》2014,(4):300-303,299
系统评价是循证医学核心的研究方法,目前体育领域中该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文章介绍系统评价的优势,对其在体育领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了系统评价研究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张宝钰  张林 《体育科研》2010,31(3):34-37
对职业体育联盟生存的制度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影响职业体育联盟生存的制度环境因素包括体育管理体制、职业体育俱乐部产权制度、法律制度和体育文化环境。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职业体育联赛生存的制度环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我国职业体育联赛制度有明显制度依赖的特征,应进一步优化职业体育联赛的制度环境,为成立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体育联盟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9.
虚拟现实技术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新范式,它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感和交互性等特征。它解决了传统知觉预测研究中知觉和动作分离的现象,使研究更加接近真实运动情景,提高了生态学效度。十多年来,国外研究者对棒球、手球、足球等虚拟运动情境中知觉和动作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运动员在虚拟情境中能够做出准确的拦截动作。关于外场手接球问题,研究者用查普曼策略(OAC)和视线轨迹理论(LOT)给予了详细解释;虚拟运动情境中感知和动作匹配程度高低影响知觉动作绩效,匹配程度越高,动作绩效越好。在心理治疗方面,基于虚拟环境的心理治疗对恐怖症、恐高症等心理问题疗效显著,但虚拟治疗仍以传统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为基础。已有研究重点关注运动员在虚拟运动情境中的运动表现及这种表现和现实情境中的一致性程度,较少研究对虚拟情境中的专家优势及其机制进行探讨,也鲜见研究使用虚拟环境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虽然沉浸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特征,但大多研究很少对沉浸感进行评估。未来研究者除了重点关注虚拟情境中知觉动作关系外,还应进一步借助ERP/f MRI技术对专家优势的机制进行探讨,为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体育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的自然环境、物质文化环境、社会设置和精神文化环境几方面阐述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体育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试图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