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孝"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感恩教育实践探究,中小学将形成包括一个体系、两个融合、三个层次、四个境界在内的具有德育特色的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并立足于感恩教育的五个维度探索出生命教育中的"孝"文化建设的六大有效路径,从而积极培养学生"孝行天下"的良好品德。  相似文献   

2.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学会感恩"的最高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感恩思想主要以孔子的德育思想为主导,其所强调忠、孝、信被誉为"感恩"的精髓,不仅对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的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也存在着重要价值。本文将从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问题出发,分析孔子德育思想中的感恩元素,探讨孔子德育思想在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中的应用,为增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学生"孝"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二是中学生的新变化加大了"孝"教育的难度;三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陈旧;四是学习评价体系存在知行脱离的现象;五是没有专门的"孝"教育教材.文章针对"孝"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二、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三、更新观念,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孝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四、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五、制定专门的"孝"教育教材.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学生"孝"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二是中学生的新变化加大了"孝"教育的难度;三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陈旧;四是学习评价体系存在知行脱离的现象;五是没有专门的"孝"教育教材。文章针对"孝"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二、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三、更新观念,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孝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四、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五、制定专门的"孝"教育教材。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大学生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孝子之乡"的地方文化特点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紧密层的地域优势,践行"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德育主题,将中华孝文化、"两型"社会建设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成人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发掘中华孝文化资源,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具有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八字品格和两型意识的高技能人才,先后荣获湖  相似文献   

7.
王永强 《教书育人》2013,(18):57-59
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起点和支柱。但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孝德在当代逐渐消解,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在学校教育中也普遍存在孝德教育缺失的现象并由此引发许多负面问题。挖掘传统孝文化的教育意蕴,重构充满孝与感恩意识的德育,在今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孝文化嵌入思想道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孝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进而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健康,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应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学校营造感恩的校园氛围,以孝启善,开展感恩系列主题活动,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继续深入开展各种回报社会的实践活动。把孝文化嵌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不应忽视或取消理性化教育的地位,实现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孝启善,最终实现孝文化在高校学生心中的升华和内化,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感恩教育是青少年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基点。当前,许多家庭对子女过分溺爱,学校教育又普遍存在片面追求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育的现象,一部分中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不会感激,不会感动,不懂关心。为了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我校开展了"加强感恩教育,提高人文素养"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1.学习感恩故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孝亲敬老、乐于助人是中华  相似文献   

10.
丁志萍 《考试周刊》2011,(41):153-154
"感恩"是一种回报。"孝"在中国文化中体现出感恩意识,规范着人们的德行和评判标准。在中学教育中结合以"孝"等为主的道德资源开展感恩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乐山人民的整体道德素质都有所提高.但一些人存在着精神生活空虚,价值观念淡薄,道德行为不良等现象.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其中的"忠、孝、仁"观念是其核心和精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传统文化中的"忠"观念是职业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石;传统文化中的"孝"观念是家庭美德的基石;传统文化中的"仁"观念是社会公德教育的基石.加强乐山的德育建设,应从四方面着手:政府方面;媒体宣传方面;学校与家庭教育方面;个人的自身修养方面等.在社会转型时期,以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观念为基石,来加强乐山的德育建设,对于提升乐山人民素质,促进乐山旅游事业的发展与和谐乐山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沂蒙孝文化和沂蒙精神共同的最深层本源.沂蒙孝文化是沂蒙精神产生的逻辑基础、文化基础、思想基础.沂蒙精神是沂蒙孝文化的时代体现.要实现沂蒙孝文化和沂蒙精神的完美整合,就要以宣传沂蒙孝文化为载体,大力弘扬沂蒙精神;而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则可促进沂蒙孝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提出问题 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思想、文化、生活的结晶,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是一潜在的巨大教育资源.由此,我们认为实现亲情感恩教育与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整合,对孩子实施亲情感恩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二、主要创新点 针对学生亲情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以民族传统节日为主线与载体,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以亲情感恩教育为突破口,整理适合学生的亲情感恩教育内容,引导家长,让老师、家长和社会都来关注孩子的情感教育,发展学生对"恩惠来源"的认知能力和对"施恩者"的回报意向,使孩子学会认识尊重,并知道现在的生活是通过他人的付出而换来的.  相似文献   

14.
孝文化像其他不少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在市场经济大潮睁冲击下面临着一定的承继危机.在当前,由于社会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高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功利性因素等导致中华传统孝文化教育的部分缺失,其主要表现就是一些大学生缺乏感恩之心.因此,开展感恩教育,以培养大学生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孝心、爱心和责任心,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永恒任务。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育局秉持德育活动课程化、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关注德育的生成性和实效性,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体系,努力创设生活化、综合化、生本性、开放性、引领性的德育文化。第八小学以"德育即生活,德育重践行,德育靠自我"为教育理念,倡导学生"和而不同,各雅其雅";第六中学确立"四心(信心、爱心、责任心、感恩之心)、四雅(谈吐文雅、举止优雅、品味高雅、气质典雅)、四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为学生的三维德育发展体系;闻德中学以"慎独"教育为核心,以感恩教育、环保教育为两翼,德育工作水平快速提升,德育取得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为例,探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作品《娇女茶恩颂》创新茶艺蕴涵的德育内容,从茶文化主题确定、物质需求、意境创设、茶艺师素养四个方面剖析茶艺创编的德育价值。在创编中重点融入"茶和天下"的精神,从孝道到"感恩"来确定主题,从感恩到程式来解构主题,从程式到德育来演绎主题,依据上述思路借习茶、敬茶展现当代大学生感恩社会、感恩父母的理念。高职院校辅导员以《娇女茶恩颂》的创编为切入点,利用传统的孝道文化资源,拓展德育的思想主阵地,创新切入特色的感恩教育,探索高职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孝感市是中华孝文化中一块具有坐标性质的热土.五干年来,中华民族"二十四孝"中,就有董永、黄香、孟宗出自这里,孝感市因此被誉为"中华孝都". 近年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湖北职院)紧密结合中共孝感市委提出并实施的"中华孝文化名城"战略,把弘扬中华孝文化作为加强文明创建、增强文化软实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系统工程来抓,探索出了以"亲情友好"为起点、以"义工工作"为载体、以"职场成功"为路径、以"社会和谐"为归宿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孝、忠、信"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昭示的就是要通过"孝"、"忠"、"信"来感谢报答父母、朋友、社会和国家之恩的感恩思想。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想背景的冲击下,更应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通过重视感恩的认知教育、加强感恩的情感教育,强化感恩的践行教育,使他们能够很好地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相似文献   

19.
李晶晶 《文教资料》2007,(27):81-83
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的强大压力下,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切入点,虽备受瞩目却收效甚微。本文以"全面重视感恩教育"为契机,分析现阶段感恩教育在具体施教中面临的困境,就如何打破施教瓶颈、创新感恩教育模式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打开电视,屏幕上常闪现"孝为先"的公益广告;校园里,《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读物也成为学生的必读之书,展现着传统文化强势回归的舆论导向。在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大潮中,孝道与感恩往往是重头戏,成为各种德育活动及课程开发的主题。也许是源于一则央视的公益广告:一位年轻妈妈睡前给老母亲端水洗脚,幼子为此深受感动,遂端来一盆热水要给妈妈洗脚。至此,"洗脚模式"成了推行感恩精神和孝道伦理的样板。各类职业和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人群,均被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