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那”一词出典何处?古今的中外学者众说纷纭。难成定论。有的认为与中国的特产有关,如源于“茶”、“丝”、“瓷”等;有的认为与中国古代王朝或地域有关,如源于“秦”、“滇”、“荆”等。中国社科院中外关系史学会会员徐作生经过潜心研究和实地考察,提出“支那”一词源于一座地处滇、缅、印商道连接点上的古城——支那城。  相似文献   

2.
印度、支那和印度支那是高中历史教材涉及到的几个地理概念,很多学生搞不清它们的地理范围,甚至相互混淆。印度是国名,位于南亚,首都新德里,独立于1947年,是英国“分而治之”方针的产物。1947年前的“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很长时期里属英国殖民地。支那,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的著作中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后来在佛教经籍中译作支那、至那或脂那。近代日本曾称中国为支那。印度支那,通常指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如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中提到的“日内瓦会议终于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  相似文献   

3.
近代外国人一度将中国称为“支那”.其称谓来源在国内文史界一直众说纷纭:许多学者认为“支那”一词起源于古印度对“秦”的梵文译音,指代秦汉时期的中国。而即将出版的《中国三峡文化史》则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披  相似文献   

4.
词语作为表达思想的载体,常常被打上时代的烙印,留有历史变迁的痕迹。“支那”一词的称呼也是一样。据考证,“支那”原是“Cina”的音译,是古代印度对古代中国的称呼,最早出现在梵佛经中。梵Cina进入不同的语言中,其读音变化不大。译音是“China”,“支那”、“脂那”、“至那”或“震旦”。根据对Cina来源的不同看法,其原始含意也不相同,比较有  相似文献   

5.
国人改编历史教科书 应该承认,作为历史教材乃至史学著作,《支那通史》和《中等东洋史》(汉文《东洋史要》)的学术水平都是相当高的,但将其原版引人或翻译而作为中国人学习中国史的教材则问题多多。首先,中国人学习自己祖国的历史,却用日本人编写的中国史教材,中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脸面何放?其次,以《支那通史》和《东洋史要》作我国学校的中国史教材的书名也不妥。那珂通世也说了:“支那”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他称”,而非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自称。而且日本人以“支那”称中国,明治维新以后已有轻视、蔑视之意。  相似文献   

6.
编辑先生: 贵报三月三十日刊载了一篇《“支那”出自于何方”》的文章。其文云:外国称呼中国流传最广的当数“支那”。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古国及当代的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支那”来称呼中国。真是这样的吗? 世界的文明古国与中国的实质交往始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也就是在那时,中国实现了最初的统一。各国根据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以“秦”(CHIN)的谐音来称呼中国,这是被公认的事实。如英语中的“China”和梵文中的“Cina”等等。中国是一个使用汉字的国家,“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所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新任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用"支那"一词蔑称中国后,又辩解说不知"支那"的起源.而他在1996年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曾说,"世界上一般称贵国为中国,但我则称其为‘支那',听说不可以称‘支那',原因是这两个汉字不太好的缘故."可见石原是不诚实的,他称中国为"支那"是别有用心的.今天发表此文,说明"支那"一词的含意及其历史演变,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8.
汉语佛经中华夏国称的两大音系———“震旦”与“脂那”彭海一.汉语佛经里华夏国称使用的译词有“震旦”、“脂那”的两阶段西晋以前翻译的佛经,华夏的国称大多义译为“秦”、“汉”、“晋”等。东晋以后的译经者,由于使用了西域胡语的转译本为底本(这些胡语或萃利语...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五大民族集团”中的华夏族团,是由炎帝、黄帝部族(含东夷少昊族)组成的。历三代至战国末,在融合北狄、西戎、东夷、南蛮一部分人后,形成主体民族集团,称诸华或诸夏。至秦朝,少数民族大多与“诸华”相融合,称秦人(罗马等国称其为支那)。汉王刘邦政权建立后,又改称汉人,为多民族(以华夏族人口居多)的通称。因此说,汉民族及其文化是由炎黄族及其文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关对皇帝的称谓不少,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始于建立秦王朝的嬴政,迄至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均沿用不废。那么,中国历史上究竟对皇帝有多少称谓呢?根据不同场合使用对皇帝的不同称谓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自称;一类是臣称或民称;一类是书或诗文中称。首先是自称,人们熟知的有“朕”、“寡人”、“孤”等几种。其实这些本不是皇帝的自称,是后来逐渐转变成为皇帝自称的。先说“朕”,这本是贵贱并用的自称,象“我”、“余”等一样。《尔雅·释古》云:“朕,身也。”郭璞注曰:“上古贵贱皆自称朕。”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11.
“支那”这一伟大中国的名称,是何等地响亮而又令人迷惘,它是纪元前时代,给国人留下具有国际影响与重要学术意义的历史难题。古往今来,国内的专家学者不断探寻它的历史文化意蕴之谜及其形成的谜因,外国学人亦因不得其解“支那”一词的内在涵义,而积极参与探索这个历史语料的神秘性。笔者通过较长时间对楚文化与苗文化、考古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学习与研究中,发现了关于与“支那”有关的种种迷津之谜,就此拟写有关阐释“支那”的文章,供给人们去思索,并全面揭开“支那”内涵之谜的根底,这也是当今人们急待解答的古代遗留下来的课题。本文拟写几个有关“支那”的问题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外人称中国曰“China”,含义若何?历来有不同见解。笔者试以一孔之见,提出一种观点,愿求教于识者。 一、前人对China一词的解释 关于China一词的由来,最流行的说法以为与“秦”有关。秦始皇统一六国,威名远扬,因此外人即称中国曰“秦”。China中的“Chi”,即“秦”的对音。 另一流行说法,认为其义出“瓷器”。中国瓷器四海扬名,英语中干脆明白将瓷器称为china,即可作为佐证。 又,中国瓷都景德镇在北宋真宗前,曾名昌南镇。有人以为昌南发音与China近似,亦视为一个证据。 除上述两种流行说法,还有许多不同解释。或曰“Chi”…  相似文献   

13.
甲午中日战争后,不少日本学者在中国史研究中表现出了露骨的侵华图谋,他们极力在中国史研究中寻找侵略中国的理论根据,将日本对华侵略合理化、合法化,为侵华献计献策。此类所谓的“东洋史”、“支那史”研究事实上已经堕落为侵华的史学。这些都在日本“支那史”、“东洋史”研究的主要人物,如内藤湖南、白鸟库吉、桑原骘藏、服部宇之吉、矢野仁一、有高岩、秋泽修二等人身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其中内藤湖南的“内藤史学”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来,我主要从事日本后现代批评的研究,同时也涉及到战前战后日本对中国的研究这一方面,2011年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周氏兄弟与日本》一书,其中有一半篇幅介绍了战后日本的鲁迅研究,从竹内好一直到现在的代田智明。顺着这条线索继续往上推,最近主要是做二战以前日本人有关中国的研究,而且不仅仅是文学方面,更多涉及到明治维新以来一些人士有关中国社会的研究,以及对中国文化历史的整体分析等。以前,我们称这些为“汉学”或者“支那学”,如今叫“日本中国学”。  相似文献   

15.
(一)秦族建国后的初步发展我国辽阔的大西北,在古代是秦族祖先与其他原始氏族一道劳动与生息的地域。由于他们当时过着游牧生活,不断改变自己的居住场所,秦族远祖频繁迁徙的活动路线,已经难于确切地知晓了。根据史籍所载的姓氏称号推测,秦族远祖应属我国古代东部赢姓氏族的一支。由于一些未知的具体原因,秦族远祖离开了原来的发源地。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赢姓子孙后代“或在中国(指中原地区),或在夷狄(指西北地区)。”可见,他们的余支包括秦族远祖,经过长途跋涉,从东部辗转移往西北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时代,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用“片”来作单位的。从周、秦到汉,字大都刻在竹片和木条上,竹片称简,木条称牍。把若干简和牍用牛皮绳子串起来,就是“册”。这种牛皮绳称“韦”。“册”是一个象形字,很像牛皮绳把竹片串起来的样子。把书籍一册册放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藏传佛教称“喇嘛教”? 佛教在中国传播之广,是人所共知的。在汉族中,一般称僧侣为“和尚”,称年高德尊的僧侣为“长老”;在藏族和蒙古族中,尊称借侣为“喇嘛”。“喇嘛”是藏语的音译,意为“上师”或“上人”。传播于中国西藏、内蒙古等地区的佛教,也就称作“喇嘛教”。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国教育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美育的国家,并且有着良好的传统。在古代教育中“礼乐”并称。“礼教”即现在的德育,“乐教”相当于现在的美育。孔子作为先秦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当时就很注重人的全面塑造和培养。据《论语·宪问》载(语意):“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有藏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再用礼教加以修饰,这样就可以称为一个完美的人了。”另据日本人江文在其《上代支那正乐考》中称“中国古代以音乐  相似文献   

19.
“满洲”一词频现于夏目漱石《满韩漫游》一作。然而该词系满族旧称,中国罕见用作地名。日本人以之呼中国东北,意将“满洲”与“支那”并论,割裂东北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满洲”“成为”中日共争之地,殖民“满洲”成了同汉族“闯关东”一样的“开拓”,“文明程度”远超中国的日本有了做“满洲之主”的正当理由。夏目漱石沿用“满洲”一词,不经意间接受了该词背后的殖民逻辑。《满韩漫游》中便出现了“满洲”与“支那”并立、中日对比、“满洲”的主人意识等殖民思想要素。  相似文献   

20.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它的名称多有变化。 早在春秋时期,大陆人民就知道东南海中有个“岛夷”,即今天的台湾。战国初期的重要史籍(尚书·禹贡》篇称,中国当时分为九州。台湾归属扬州范围。 先秦时,称台湾为“瀛洲”。《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 ”。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 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习惯上以台湾北部高山为辨别方向的标记,以山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