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从企业视角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及其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首先研究了产学研合作以及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然后利用江苏229家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产学研合作及其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产学研合作内容涉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设备和仪器利用、信息获取等多个方面,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中联合开发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委托开发和咨询也发挥重要作用、但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处于比较次要位置等基本结论;接着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深入剖析,形成了不能用科技成果转化率衡量产学研合作水平、产学研合作应由基于成果的合作向注重能力的合作转变、加快提升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是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等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合作是当今经济发达国家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功经验,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也日益蓬勃地开展起来,有关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现有的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学研合作的法规、政策,或从产学研合作案例中归纳出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和教训D。这些研究无疑大大地促进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但关于产学研合作最基础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仅有的研究也只提到各方加入合作体的简单影响因素。这种简单的概括分析有失系统完整,对于产学研合作体与一般组织的区别也重视不够。本文拟针对产学研合作体的特点,对产学研合…  相似文献   

3.
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马宁  王立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44-248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而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更是当前深化我国科研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是我国企业在严峻的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中所应对挑战和危机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成绩、问题和根源入手,分析了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四种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典型模式和亟需推广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为主管政府部门及企业主体都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为范例,通过分析,大致归纳出这些国家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特点,同时,就我国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具有不断创新的模式。广东省是我国产学研协作创新省市的典范,经过六年的省部产学研合作带来了良好的成效。在探索完整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体系的基础上,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对中山、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城市的调研,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了新的合作模式,可以为国内其他城市的产学研合作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战略联盟试点工作是探索省部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深化和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的新途径.为健全和完善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本文深入分析了联盟合作机制的特点,发现了联盟合作机制的主要存在或面临的突出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联盟合作机制的建议,努力促进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动力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学研合作的效果,通过分析影响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提出了一种产学研合作的帆船动力机制模型。运用该模型深入研究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并指出产学研合作应充分认识"合力"的重要性,通过"聚力"、"借力"和"避力"来提升产学研合作效果的政策性结论。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动力机制与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秦旭  陈士俊 《软科学》2002,16(2):57-61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三方的优势互补行为。本文对这种合作教育的社会背景、动力机制及政府行为作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众科技》2007,(8):2-2
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三家联合推动的省部产学研结合,目前只在广东省先行试点,因此,许多做法具有探索意义。在一年多的实践中,广东省重点推进五种产学研合作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是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优势互补,提升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方式。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归纳为项目合作模式、人才合作模式、校(院、所)企联盟模式、共建实体模式、校地共建科技园(区域合作研究院)模式、产学研供需对接会模式、网上技术市场模式等几大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很多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联系都建立在短期的项目合作基础上,如何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是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产学研组织形式、合作对象和合作形式,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结合多语种研究优势建立的国际战略研究院和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的产学研模式的梳理,提出高校应在校级层面进行制度设计,为产学研提供组织保障条件,有利于高校与政府、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同时也提出教学型大学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学科、瞄准具体产业、推动产学研工作发展,高职院校注意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合作模式的选择是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第一步,选择恰当的合作模式对于企业和高校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其直接影响到合作关系的深化与合作效率的提升。以广东中烟产学研合作历程为背景,提出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现实原则与客观依据,并据此进行合作流程设计研究,积极寻求适合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方法,以期为企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东产业转移的区域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产业转移的合作模式各式各样,论文是基于合作主体背景下探讨产业转移过程的区域合作模式的。广东产业转移中区域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现阶段政府在其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并大致呈现政府主导的态势。各区域如何利用产业转移这个契机,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模式,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贫富差距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提升广东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实力的关键所在.目前,广东经济发展的环境比较复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高端、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势在必行.省部产学研合作可以为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支撑,推动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ICT领域产学研联合申请的SIPO授权专利为样本,按照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的组织类型区分产学研合作模式,首先从宏观上分析比较我国ICT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演进路径;然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微观上研究产学研合作网络整体结构及其时空演化,进而对产学研合作深度、广度及效率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ICT产业的创新主体已由大学转变为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经历了由以大学、研究所为核心的合作模式到以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模式的转变。产学研合作网络呈逐渐增大趋势,且整体上表现出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网络集聚程度较低,但网络连接效率较高。说明我国ICT产业中参与合作研发的大学、研究所、企业数量日益增多,知识转移效率较高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已形成,这为充分调动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开展更加广泛、紧密、深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适宜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系统调研了云南等部分边疆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以及云南农业大学开展的3+3校县合作服务模式在云南省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分析"3+3"校县合作服务模式的运行方式和机制,总结和讨论该模式的特点、实用性和应用前景。"3+3"校县合作服务模式的形式灵活,内容全面,紧密结合高校、基层管理部门及农村农民,双向互动,兼顾多方共赢,具有较为完善合理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为研究对象,从合作主体、合作技术等方面对装备制造业的产学研合作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网络表示学习算法node2vec进行合作预测研究。以辽宁、江苏、广东和北京的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市专利增长体量及申请人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发展缓慢省市的产学研合作局限在小团体内部,与其他区域相比校企合作较少;在技术特征中,不同省市的发展既各有侧重点,又有相同之处;最后通过合作预测发现最具有合作潜力的机构,为促进产学研合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戚光辉 《科教文汇》2013,(30):137-138
本文概述了丰田T-TEP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内容,总结了其具有的特点,并论述了模式的组织实施对学生、学校、企业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加快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实践,分析了现阶段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模式以及合作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将阻碍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开展。提出了只有在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产学研合作才能持续有效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20.
王岩 《科技与管理》2008,10(6):134-136
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好坏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发展,以及其潜力和优势的发挥,针对此,分析了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必要性,并提出了科研质量管理的优化模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科研质量管理优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