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闫卓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440-440
色彩风景写生是美术教学中色彩训练的重要内容,而取景构图又是学生面对自然景物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众多有关色彩风景写生教学的研讨中,很多都是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绘画技法层面的问题,而笔者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写生当中如何选景、怎样概括取舍等问题上都显得不得要领。在本文中,笔者将重点谈谈在色彩风景写生构图中如何选景和怎样对已选景物进行概括取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图案设计是实用美术创造的基础,通过一定的视觉手段来创造形象的过程。图案与写生观察,图案设计与写实、写意变化,图案设计与点、线、面的组合。  相似文献   

3.
基础图案在艺术上体现了艺术设计各专业的共性。即通过包括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图的写生、变化、组织 ,图案的色彩与表现技法的学习 ,培养和锻炼学生对装饰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形式的审美能力 ,掌握图案的设计能力和表现技法 ,为专业设计奠定基础。因此 ,基础图案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从自然形到装饰形 ,即图案写生、图案造型、图案表现 ,是基础图案的重要课题。对于帮助学生运用图案形式美法则 ,提高图案设计与表现能力 ,创造富有装饰美的图案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基础图案教学中花卉图案的写生、造型与表现谈谈自己…  相似文献   

4.
初中美术课中的图案教学,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强现代设计意识。但图案课作为独立的设计实践,包含了构思和创造因素,要求学生在课堂 45分钟内概括地把构思的思维语言形象化,困难的确很大。为了上好初中图案课,笔者改变以往图案教学以“写生──变化”为先导的传统方法,而是以图案的形式法则为教学切入点。   一、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是图案构成中的总原则。“变化”是指图案中相异的形、色、质各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差异和矛盾。如形的大与小、方与圆、疏与密、高与低,色彩的冷与暖、明与暗,及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产生…  相似文献   

5.
吕旸 《文教资料》2010,(5):96-97
本文首先就色彩归纳写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概括.对归纳色彩写生作品的特点作了介绍和总结:其次就色彩归纳写生的两种表现风格进行详细论述,从构图、构形、构色三个方面分析色彩归纳写生的两种不同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最后就色彩归纳写生在现代设计中的意义和功用.以现代设计作品为例.分析色彩归纳写生的特殊意义.并指出,色彩归纳写生是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为艺术设计和装饰绘画创作打下了基础。色彩归纳能力无论对于初探设计色彩的学生还是成熟的艺术设计师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在风景写生训练中,取景构图是画面成败的关键,而色彩则是写生的灵魂。色彩风景写生课程是所有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只有多观察、多分析、多动手进行构图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相似文献   

7.
风景画是画家运用美的原则创造的“第二自然”,在西画风景画写生教学中,必须加强构图、色彩、色调以及人物组合之间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8.
日用瓷器不仅仅是一件供人使用的产品,它的图案设计还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的造型、色彩、构图,都要为其外观与功能及消费人群服务.本文总结概括了目前日用瓷器图案的概况,并对其中的市场潜力开发,提出了几点观点进行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图案教学是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图案是富有创造和想象力的艺术,图案的特征,决定了它作为思维教育的重要学科。长期以来,美术院校图案教学课,比较注重技法的训练,往往忽视了作为图案教学中的思维教育,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它主要是以一对一的写生变化方式为主,过份强调自然形象的特征,仅仅为变化而写生,为变化而变化,一旦离开了自然对象,就束手无措,这对培养人的创造思维来说是不完善的。因为这只是解决了一个初步的具象问题,还没有解决具象的变异问题,更没有解决从具象转化到抽象一的问题。而传统图案教学的这种封闭性特点,显然是由传统图案学科的特点,历史渊源和教育工作的某些实际需要所导致的。近年来,在教学改革中,一些院校已作了初步探  相似文献   

10.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发现不少有关取景构图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对取景写生这一过程的理解还比较薄弱,对于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等等的构图概念,学生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如何使这部分学生迅速掌握构图方法,加强学生的构图与创造意识,对风景写生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杂文的“理趣”是他的杂文创作的主要特征。他杂文的“理趣”主要表现在对批判对象的独特开掘和概括,在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地方揭示出的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风格,超常逆反的创造性的诗性思维和通过寓言式、漫画式、象征式的形象体现为一种意象的创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素材思维,即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前在生活中搜集、把握、储存创作素材时的思维,是一种表象、情感活动与逻辑思维活动互动、互补、有机统一,为艺术家所特有的思维形式,同时,它直接与艺术家的形象思维相联系,是艺术家形象思维的逻辑起点,为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提供思维原料。  相似文献   

13.
《夷坚志》是我国古代文言志怪小说中的一部大作。多数学者认为《夷坚志》体现出较为浓厚的理学色彩,而王瑾《(夷坚志)与理学关系新探》一文则认为《夷坚志》不少地方表现了与理学相异的旨趣。从尊重文本事实的角度出发,细读文本,并结合艺术创作心理分析,洪迈的《夷坚志》不仅折射出理学思想,而且还存在人物的客观思想与编撰者的主观思想断裂的现象。文本所体现的理学观念当与洪迈本人的伦理道德观区别视之。  相似文献   

14.
红色少年形象在儿童文学创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本文梳理了红色少年形象塑造的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了时代背景、文艺思想对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是他的创作高峰,也是他一生创作思想的总结。该作品第一次打破惯例,在交响曲中加入合唱,在曲式、和声、配器方面也作了种种有益的探索。该曲不仅预示了各种现代音乐的先兆,也为浪漫主义乐派开启了大门,是一部永垂史册的交响音乐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6.
萧红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善于建立自己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创作突破了一般的小说模式和传统的欣赏习惯,她以画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创作对象,把绘画的运思方式和构图技法用于小说的结构布局、形象描绘、空白设计、色彩运用等方面,从而使其小说呈现出绘画艺术的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17.
图案造型在图案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图案造型是一种艺术形象创造,它能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对图案造型的认识、理解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才能。创造才能的培养贯穿于图案造型、以后的整个专业课程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之中。  相似文献   

18.
刘熙载把文艺看作是一门“心学”,他的所有关于文艺的具体看法都“拱向注射”于这个根本观点.“文为心学”思想包含了他对文艺本质,创作主体,其他创作规律等根本问题的深刻看法,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一个高度概括.从“以日喻心”、“物我摩荡”和“诗为天人之合”三个视角可以探得刘熙载的崇心倾向.  相似文献   

19.
在艺术创作中,形象性思维是一种与艺术形象(包括形象创意、形象构思、形象表现形式等)紧密相关的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具象性,同时也是抽象思维的基础。实践表明,人的形象性思维活动与大脑记忆结构中的形象原型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丘逢甲的诗歌创作和交往行迹表明,在丘氏的思想中,还有被人忽视的重要一面:人山访道。丘氏这一思想的产生,是建立在现实失落的基础上的,因此带有强烈的混俗色彩,是其理想失落之后的心灵救赎。它和反帝爱国思想一起构成了丘氏思想的两个主要方面,忽视任何一面都不利于我们认识真正的丘逢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