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海英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3):30-32,,42,
在当代文坛上,汪曾祺是独特的,他的作品平淡恬静,和谐温馨,显现了一位人间到爱者的博大爱心。童年的幸福,父亲的教诲,老师的影响,再加上曲折的生活经历,无不影响了他的处世、作文章的态度-对世人的爱。而这表现在创作中就是汪普祺为我们编织了一个个温馨的世界,其中的人物都具有着博大的爱心,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显得那么地和谐。即使是偶有风雨,也是尽量平静、平和、尽量“给予人们一份欢乐”。  相似文献   

2.
编辑导语 在我们感受到爱的时候.可以毫无保留地去表达爱、回馈爱,不留任何遗憾,也是一件非常幸福而快乐的事。“多想为你捶捶背”——为爸爸捶背.这是发自女儿内心深处的声音.这是女儿对爸爸爱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史金霞 《师道》2004,(6):10-11
我们这些素来以“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爱事业胜过爱自己的家庭”而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师们,需要反省自己,深深地反省,无情地反省,解剖自己的灵魂,看看对于教育,对于学生,对于事业,自己到底是保持着什么样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王旭烽 《广西教育》2007,(7C):86-86
人们之所以称杭州为人间天堂,很大原因,在于杭州有西湖,而西湖有人,尤其是杭州的文人。 公元822年,大诗人白居易来做杭州刺史,许多人以为年过半百官场失意的白居易,来到美丽的西湖为政,是一种幸运。[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支刚刚被点燃的火柴被风吹灭了。风说:“孩子,我不忍看到你被火烧死啊!”而火柴却遗憾地说:“风婆婆,我这一生,只有在燃烧时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您却扼杀了我的闪光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诗论的核心内容是在其政治策论著作《策林》中提出来的,它是白居易的政治理论的组成部分;而体现这种理论主张的讽谕诗又是在他作谏官前后为配合政治进谏而写作的,这决定了他的诗歌理论的价值取向只能是封建的政治价值。这在白居易时代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现代的研究者惑于其诗论的政治色彩,对他的诗论评价失实。其根本原因是忽视了白居易诗论的价值取向。明确白居易诗论的价值取向,是解决在白居易诗论上争论不休的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河风 《青海教育》2010,(7):13-16
我爱青海的山川,更爱青海的大草原;我习惯青海的奶香,也习惯青海的风寒。玉树是一个非常美丽而且带有深度神秘色彩的地方。遗憾的是,在青海生活了将近五十年,在教育系统工作了将近四十年,从来没有走进最能代表三江源神奇特色的玉树一神秘而神往的玉树,别人不太相信,自己也颇感遗隧,但这却是事实。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师思想道德教育者角色的缺位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中小学校中,教师的教书职责被彰显,育人角色却严重缺位。认真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外部原因,对于改变这种于国于民将遗憾无穷的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到底有没有一种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为什么每个人距离自己梦想中的生活总是差那么一小步?总是白璧微瑕,总是小有遗憾。我们到底是应该安于这种遗憾,然后在遗憾中平静地去寻找幸福,还是应该剔除这种遗憾,执著追求那种梦一般的终极完美?爱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整颗心的交付?爱过之后,还能不能保有一块连爱都不容闯入的禁地?自己做到的事,是否也要求对方必须做到?宽容和包容之间,其区别究竟有多大?爱是两个人走到一起的唯一理由吗……这所有所有的问题,究竟由谁来为我们解答。  相似文献   

10.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回答肯定而明了,那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因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如果让为人师的我们扪心自问:你爱学生吗?回答也是肯定的:为了学生,我们呕心沥血;为了学生,我们废寝忘食;为了学生,我们……可是,我们的爱,学生知道吗?他们接受吗?他们同样爱我们吗?回答或许就不那么肯定了。有些教师不是常常哼唱那首“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吗?我想,这恐怕就是那种由于自己对学生的爱不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而产生的遗憾又无奈…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是角色社会化,这是青少年的主要发展课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角色社会化,将给青少年带来很多矛盾和心理困扰,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调适,才能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文章就"爱"这一永恒的话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爱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爱的技巧随时可以获得;爱的能力的培养却存在着一个最佳时期。如果把爱分为两类,即:感性的爱和理性的爱。那么,我认为从少儿走向青年的初中阶段就是培养理性爱的关键时期。 令人十分遗憾的是,由于应试教育、独生子女教育的负面影响,现在的初中生爱的能力十分低下,特别是理性爱的能力更为低下,以至于许多初中生还无法理解最基  相似文献   

14.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可贵主张。从他所生活的时代、经历和政治思想等方面可知其这一主张提出的根源。《秦中吟》和《新乐府》更能具本体现白居易讽谕诗的创作动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丽萍 《云南教育》2001,(10):42-43
二十多年的幼教工作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只有把爱无私奉献给孩子们,才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热爱孩子是教育好幼儿的关键,爱儿童是幼儿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和起点。   一、爱,能使幼儿尽快适应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角色转换   幼儿未入园前,可以说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围着他们转,可以得到多种角度的溺爱。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由家庭中心转变为班级普通的平等一员,得不到、也不可能得到家庭的多重溺爱,从而产生角色转换的不适应,出现怕到幼儿园生活,怕与老师、幼儿相处的情况。   为了让幼儿适应这个过程,我在…  相似文献   

16.
中外文学中有众多的女性婚外恋者,“婚外恋”是这些婚姻围城中欲出不能的多情者在无奈中选择的变通方式,是对物质捆绑的婚姻的畸形反抗。“夫妻陌如路”是她们移情别恋的重要原因,但根子是她们把爱当作生活的唯一,而爱的幻灭使她们心碎欲裂,紧随其后的又是社会正面道德的频频攻击,这终于使她们中的大多数走上爱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大半津津乐道于白居易《琵琶行》脍炙人口的音乐描写,而对其取得同样巨大成就的情感思想的描写,却因音乐描写的辉煌成功的影响而少有深入地鉴赏与探讨。显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该首诗歌的主旨所在,这一千古名句,应该可以说是诗人长期孜孜不倦的文学追求和命运体验的结果。这一名句之所以能出现,  相似文献   

18.
落叶的遗憾是没能陪大树一起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就纷飞入土;大雁的遗憾是不能在一个地方过完四季,而要每年往返;人类的遗憾是不能解开历史的种种谜团,而让它飞逝而去。而我,作为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不禁疑问:对一直被赞美歌颂的教师来说,有遗憾吗?我有遗憾吗?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爱是无私的,有一种爱是奉献的,有一种爱是牺牲的,有一种爱是赤诚的……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啊?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而我们老师所做的不就是“叶”的事业吗?十几年来,孔秋平老师一直在努力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着对“爱”的理解,对“事业”的诠释。一、对教学——为伊消得人憔悴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她则认为“教学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为了不断追求这门无止境的艺术,她没有停止过步伐。无论是之前从事语文教学,还是现在从事的数学教学。为…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的人生极具代表性,她生活在一个没有为女人准备正当社会角色的时代,良家女子一生先后以女儿或姐妹、妻子、母亲的身份附属于父亲或兄弟、丈夫、儿子。出现在白居易面前的是一个从良了的乐伎,也是一个被丈夫冷落的怨妇。她的丈夫为何昔日娶她今日冷落她?探究她的感情历程,当能给我们以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