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汤小竹 《文教资料》2011,(5):159-161
生本教育的根本要义在于实现教育对生命的皈依,由于导师制改变了单纯关注学生成绩的评价模式,转而从生命的独特性、完整性、差异性角度关心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可以真正实现教育对生命的皈依。  相似文献   

2.
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一个好的理念,理解和承认它的合理性并不难,难的是找到恰当的方式和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运用到实践。对于“生本教育”的理解,我个人就经历了一个从“接受理念”到“落实方法”的蝶变之旅。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生本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操作体系,为素质教育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然而在实际开展生本教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阐明了生本教育必将会解决多年来未能解决的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育中,物理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学生自主性学习,重习题解答,轻动手能力培养,重教育结果,轻过程和方法的培养。自从我们学校实施生本教育以来,物理课堂有程度不同的开放,课堂气氛得以宽松了,师生互动了,探究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得到发挥。我们备课组在生本教育背景下的几点做法:①实施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果: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②实施小组合作互助的学习模式,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是学生在组内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③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的面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和创造性,这样,学生的学习极性大大地提高。能促进学生认真钻研教材,加强对基础知识掌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本化教育理念中应培养的学生最重要的基本素质,着重论述高中化学新课程教育方式方法以及生本化教育思想在其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生本教育是新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根据、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作为教师,应以生为本,将生本教育应用于实践,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本文结合中职地理教学对生本教育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要以生本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市场需求、专业特点和学生心理,从生命的意义出发,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模式,创建职业教育生本学校。两年来,我们在专家的引领下,加强生本教育培训,转变教育观念的;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构建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绩。  相似文献   

9.
时代发展呼唤与之相应的教育,以生本理念为指导的教改应时而生。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阐述,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生本教育都表现出产生的必然。生本教育要求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师生地位等诸多方面都做出改变。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及实践只是现阶段教育改革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0.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使命。郭思乐教授积数十年理论研究,提出“生本教育”理念,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理念体系,从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方法论等方面比较了传统“师本”教育与“生本教育”的异同;通过在中小学进行的大量、扎实的实验,使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验证,较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体现了教育科研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教育科研只有和实践结合才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电视教育是电视文化的一类基本形态,具有选本属性。选本是一种互动的文化形态。电视教育在广义和狭义两方面都存在着选本与反选本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课程本体:从符号研究回归符号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中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对课程本质的认识局限于符号研究课程本体。符号研究课程本体注重把握符号自身的形式 ,脱离生活 ,脱离实际 ,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是一种师本教育。它造成非实用课程的扩张和单向传输性教学的发生 ,导致课程实施低效和教育资源浪费。符号实践课程本体拒绝无意义的形而上重复 ,把指向生活实际作为符号使用实践的最终取向 ,体现了符号与人的和谐关系 ,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符号文化 ,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是一种生本教育。它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揭示符号研究课程本体和符号实践课程本体的机理 ,真正实现由前者向后者的回归 ,是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部分旗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取得良好效益。但还存在执行政策缺乏灵活性、后续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欠缺化解风险的应对措施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全区有一定的代表性,需要认真应对。为此提出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加大草场林地的监理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网络教育中应当强化“教”的研究,其因在于网络教育之不足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需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网络教育中强化“教”的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分别在于建构主义学习论和自主学习的特点。提出了网络教育条件下强化“教”的研究的三方面具体举措,重新认识和理解网络教育条件下教师的“教”,强化网络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走出网络教育的某些误区。  相似文献   

15.
试用“体”、“用”范畴探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次借用“体”、“用”范畴探讨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并在回顾“通专”之争进行思想溯源的基础上,对大学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思考,从中提炼出“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基本关系,并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教育部批准了68所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或网络教育,在这68所大学中除电大以外,其他67所均属全国普通重点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一所成人高校,何以能够在远程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够与重点高校并驾齐驱地开展远程教育或网络教育?其办学特点与普通高校相比有何优势?文章就二者在学习支持服务方面各自的优势及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学习方式的个别化学习具有独特的内涵与外延;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自主性、独立性、探究性、策略性、高效性以及与学习资源及数字化智能技术的交互性;其主要阶段为制订学习计划、获取学习资源、参与合作讨论、提交学习成果和评价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诗歌的表现内容,有言志说、缘情说以及情志合一说.诗言志本有丰富的内涵,但作为儒家政本主义文学论纲,被人为地抽象化,于是有缘情说的矫枉过正.情志合一说则是双重否定之后,缘情与言志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传统师范教育以知识、技能培养为本体,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育被忽视,导致教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缺失。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关涉未来教师人本情怀、科学研究自觉性与坚定性的形成,从根本上决定着未来教师履行职责的实效和专业化发展水平。因此,探索师范教育本体转向的改革策略,确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在师范教育中的本体地位,无疑是紧迫而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periences of pre- and in-service teachers through intentionally created narrative inquiry (Connelly & Clandinin, 2006) spaces within three different service-learning engagements in Canada, Kenya, and Turkey. Because the contexts where our studies were situated were culturally different from participants' backgrounds, narrative inquiry spaces shaped windows in which participants could restory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others different from themselves. We argue thinking narratively suits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within service learning, highlighting the potential this kind of work holds for pre- and in-ser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in school contexts shaped by diver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