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日本教科书事件发生时,日本驻华新闻文化公使井出敬二还没有来中国。这次,他亲身体会了教科书事件的  相似文献   

2.
不经意间,海洋危机事件报道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中国传媒的报道资源,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更让许多人陡然一惊的是,海洋危机事件报道不再只是国际新闻,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引起国际社会连锁反应的国内新闻,而且实实在在地与中国的战略利益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3.
2001年日本教科书事件发生时,日本驻华新闻文化公使井出敬二还没有来中国。这次,他亲身体会了教科书事件的震荡力。  相似文献   

4.
时事新闻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关系一家报纸的成败.时事新闻编辑,面对的是国际国内新闻,其新闻的覆盖面更广,较之于其他版面的编辑,对新闻信息量的需求更大.随着网络的普及,时事新闻编辑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便捷地获取大量新闻信息,另一方面,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又对时事编辑的业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何黎 《中国记者》2012,(7):105-106
怎样把那些虽说很重大、但又看似很遥远的热点事件,讲得深刻到位而又引人入胜,这是地方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工作中的最大挑战。《钱江晚报》的破题方式是:对国际新闻进行"本土性切入",挖掘国际新闻与目标读者之间的关联点,使其尽可能地接上浙江的"地气"。国际新闻@天下浙人浙江人是最早闯荡世界的中国人群体之一,而近年来日益壮大的浙江企业更是雄心勃勃在世界各地施展拳脚。所以,《钱江晚报》国际新闻编辑在面  相似文献   

6.
现在,很多的新闻媒介都注意国际新闻的报道.因为“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人们不但关心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身边的大事小情,也同样关心这个世界每天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国家统计局1998年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调查表明,中国读者在阅读报纸的过程中一最感兴趣的是新闻。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更是出乎意料的高。据调查,北京67%的居民经常阅读国内新闻,紧随其后的就是国际新闻占65%。在上海,居民阅读排序第一的是国际新闻,占72%,国内新闻排第二,占71%,其他城市也大体如此。如此高的关注度,证明我国人民对国外新闻越…  相似文献   

7.
郑敏 《新闻知识》2001,(5):48-4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对时事新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时事新闻在报纸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起来。据国家统计局1998年对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消费形态权威调查显示:“北京67%的居民经常阅读报纸上的国内新闻,按阅读顺序,紧跟其后的是国际新闻65%;而在上海,国际新闻的阅读率是72%,国内新闻是71%”。而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又在1999年初调查了12个大中城市居民对媒体的意见,结果是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等时事新闻的阅读率列首位,阅读率达到62.9%,大大高于本地新闻及副…  相似文献   

8.
剑平 《传媒》2002,(2):35-36
当前,新创办的报纸日益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作为经常撰写杂稿的作者,对北京地区报纸十分关注,也发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闻就是那么多,你说我说他也说”——照抄新闻是不少报纸的通病。不仅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照抄不误,而且哪儿少个井盖、哪里捡个钱包、谁让煤气熏了、谁让汽车剐了等鸡零狗碎的小新闻也无一遗漏。当然,偌大都市需要大而全小而全的综合类报纸,但是如果多数报纸都一个模样儿,还有什么看头?  相似文献   

9.
工作性质决定的 1997年以来,我一直从事国际国内新闻报道工作.过去报纸4个版、8个版时,时事新闻只是本地新闻的一个"配角".  相似文献   

10.
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中国新闻学院已在北京正式成立,并从今年起开始招生。这个学院将是为我国培养高级新闻人才的新型高等学院。院长由新华杜社长穆青兼任。学院下设研究生部和进修部。研究生部设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两个专业,分别培养从事国际和国内报道的记者、编辑,招生对象为大  相似文献   

11.
"第一爆"爆出丑闻 2005年,无论国际、国内均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这为2006年第二届"华赛"(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CHIPP)产生优秀作品提供了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岁末的国际舞台确实是波澜壮阔。翻阅岁末最后两个多月新华社摄影部播发的国际新闻传真照片,一张张纪录重大世界历史事件的照片扑面而来,让人感到——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报道内涵的悄然变化 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第20个年头的今天,中国人对国际社会已经有相当的了解。随着读者对国际新闻照片期望值的提高,域外风情及中外交流退居到国际新闻摄影报道的外围。从国际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话题,或由新闻事件而聚焦,或是在屏幕热映之后引发.这年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前两年的热点,在2005年继续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4.
默多克窃听门事件引发了国际新闻传播界的巨大震荡,其波及的范围和触及的层面,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本文通过对这一事件所涉的西方新闻价值观、西方新闻伦理道德、西方新闻法制与监管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此同时,本文也将对窃听门事件深涉的西方社会自由、人权等价值标准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结合中国新闻传媒业改革发展问题,提出重建世界传媒新秩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新闻教科书把直接引语称为"新闻写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相比之下,国内新闻报道就不同程度存在直接引语缺失、不善用直接引语的现象。本文通过大量报道文本实例阐述了直接引语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了使用直接引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拿到赔偿款了."2008年9月,我接到一个电话,来电人是王为军,一起曾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河北邢台输血感染艾滋病官司的新闻当事人.他向我报告最新消息的同时,透着喜悦说了声"谢谢你",这三个字让我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我的思绪也回到8年前的夏天.  相似文献   

17.
一、传播的多个层面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核泄漏事件,是今年首屈一指的国际重大新闻。随着灾难的连锁发生,新闻也是一波接一波密集传播,  相似文献   

18.
贺延光 《青年记者》2007,(11):40-43
2005年4月19日我到上海出差,3件事赶到了一起:陈逸飞葬礼、国际车展、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部分的复评。期间,接毛浩电话,说连战访大陆.可能媒体要放开些.让报一摄影记者名单给国台办。我说.我去吧。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1月15日,一个平常的日子……  家家户户吃着晚饭,电视机一如往常播放着新闻联播。  突然,一则新闻传到我的耳际,抬头一看,播音员字正腔圆地播报:  “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正式达成协议……”  作为编辑,职业的敏感使我为之一振,屏幕上中美官员酒杯交错,而我却全然不见,我感到,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时刻。为了这个事件,出版界肯定不会寂寞。我拿起电话,与同事们谈开了。  “你看新闻了吗?”没想到对方倒先占了主动。  一个又一个电话,一个又一个想法,同行的共同语言,顺着WTO的思路,载着大家的智慧,孕…  相似文献   

20.
7月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是一座丰碑,其鲜红的血色润泽了一个新中国。15年前,《大连晚报》创刊,选择在这样一个让人们永远记住的日子,自然也让人们联想许多。新闻,有人说这是瞬间的历史,也是明天的历史。大连晚报人,作为新闻的记录者,作为其所记录新闻的历史见证人,15年来,他们在肩负着时代和历史赋予的责任的同时,无疑,他们也在创造和书写着自己的历史。我们在编辑这期特刊时,随着编辑工作,对《大连晚报》和大连晚报人有了更多的了解,由此生出崇敬,也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