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汉英同一颜色词"白色"虽然概念意义相同,但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两者所引发的联想意义或重合,或碰撞,或空缺。文章首先阐述了词汇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接着从词汇联想意义的重合、碰撞和空缺三个方面,对二者的联想意义及文化异同进行粗略的探讨,最后指出文化及词汇联想意义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认识、概括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和主观体验,把人所独有的善恶美丑等认识强加在某些词汇上,使这些原本刁;具有任何文化内涵的词汇具有了联想意义。由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使表达相同概念意义的词汇具有了相同的联想意义。而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联想意义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词汇的联想意义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在概念意义的基础上,运用联想的方式,通过象征、类比等心理手段所构建的语义世界。词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其词的联想意义有很大的区别。掌握词语的联想意义,能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词义,进而掌握词汇的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认识、概括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和主现体验,把人所独有的善恶关丑等认识强加在某些词汇上,使这些原本不具有任何文化内涵的词汇具有联想意义。由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使表达相同概念意义的词汇具有相同的联想意义。而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又会导致联想意义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词汇的联想意义是化的一部分,化背景不同,词汇的联想意义虽然有相同之处,但大部分是不同的。本探讨了在不同的化背景下词汇联想意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词汇学习历来是语言学习的重点,词汇不仅有概念意义而且有联想意义。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探讨了英汉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渊源,归纳总结出动物词汇联想意义主要是动物特性映射、文化背景映射的结果,反映出人类认知是在已有经验域基础上,通过隐喻思维联想范畴化,以新的视角认识事物的过程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作为语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词汇无可避免的受到了文化的影响。中文和英文中都有非常丰富的植物词汇,这些词汇的联想意义,反映了它所依存的文化。但由于民族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等的不同。对相同植物词赋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比喻形象。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中英文植物词的联想意义进行对比分析并揭示其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对跨文化交际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词汇的联想意义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文化间的共性赋予词汇一致的联想意义,而文化间的个性则会导致联想意义的不同,文章就英汉语中词汇的联想意义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文化的意蕴与差异。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词汇语义的非对应联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往往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在汉英语言中很多词语虽然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词语往往负载着不同的联想意义。以利奇的语义学理论为基础对词汇联想意义的语用价值及汉英词汇联想意义的非对应性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语言反映文化,它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工具。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其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以及不同的联想意义,本文以英汉词汇中的动物词汇、植物词汇、颜色词汇为例浅析其联想意义的差异,并简要探析这些词汇的联想意义在商业品牌和文学作品翻译中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指称意义相同的人物肖像描写词汇在不同民族中有些可以引起相同或部分相同的联想,有些则仅在一个民族中引起丰富联想,而在另一个民族中不能引起联想,因而造成了汉英翻译中其联想意义的亏损,导致貌合神离,为了将这种文化上的亏损程度降低,在翻译中应采取变通手段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语言中,有关颜色的词汇表现出的非凡.魅力。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和色彩的词汇都很丰富。由于两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在各民族语言中产生的各具特色的色彩词汇其象征意义也存在风格迥异的特点。这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在注意观察颜色词汇本身的基本意义的同时,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本文试图以颜色词入手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两个民族历史文化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名词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态丰富的语言中,名动形三类词同句子成分基本对应。汉语中却呈现出不对应现象,词类活用很灵活。这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关系的两种不同的类型。汉语中名词的灵活性的逻辑语义基础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利奇、克鲁斯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意义作了进一步的划分。根据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具有三大元语言功能,词汇意义包含三个部分: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概念意义体现符号的外在含义,从义素的角度进行分析;人际意义体现词汇的语体意义和情态意义,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等意义;语篇意义体现词汇在语篇中形成的前后连贯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有些对应动物词汇可能会使人产生相似或相近的心理联想,但由于中西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地域、道德观、价值观、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差异,很多对应动物词汇的心理联想意义也有很大不同。本文试图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对应动物词汇心理联想意义的异同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一词一义的形成过程是词的制造者为一个意义选配一个“词的语音形式”的过程。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是新的词义与旧的词音相结合的过程。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都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进”到同一个“词的语音形式”之中的。词的本义不能“产生出”或“带出”词的新义, 故词义不可“引申”而出。“词义引申”说未能真实反映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进入同一词中的客观过程。古汉语中的多义词皆词义引进所致。词义引进表现为“一义一进”和“一义多进”。  相似文献   

17.
汉时于文字训诂崇尚声训,《说文》虽是以据形析义为主,但若所训与重要史实、典制、礼俗、风尚有密切关联者,亦多辅之以声训,以揭示形析义训难以深达的文化底蕴。再者经典多通假用字,不明声训则难以达诂,故亦兼之以声训,以区别所训之字的本义、通假义和古今义。鉴于此,本文以“shu、爻、葬、豰、娭、pu、嗞、粗、死、差”十字例释之。  相似文献   

18.
"词义七分说"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词汇学习也是目前中国学生深感棘手的一个环节。本丈通过对Loech的词义七分理论的理解来强调词汇教学中注重词义教学的重要性,说明言语交际中对词的理解就是在语境所允许的各种因素意义中做出恰如其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典源、典形和典义是典故词语的三大要素。但目前对典故词语的典源进行系统研究的却几乎没有。对所有典故词语进行溯源,总结其典源特点,这对于全面掌握典故词语的形式和意义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审美认知产物的审美语词,其语义层次反映了审美经验的层次和形态.功能意义处于语义的表层,是审美认知中理性思维的体现.联想意义潜伏在语义的底层,是审美认知中感性思维的载体.不同的语义层次具有不同的特点,故对审美同义词的比较研究应分两个层面分别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