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教学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行为特征,是特定教学行为方式的直接存在,是特定教学观念文化的显体。它存在于一切教学文化活动方面,具有明显的二重性。改变教学习惯是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建构新的教学文化的着力点,是教学改革中教师面临的一种挑战性的活动。教学习惯的改变是在日常教学生活变革中进行,通过优秀教学文化的示范引领及教学制度文化的惩戒堵塞,从日常教学生活的点滴细微处着手,经由持久的日常教学生活实践陶冶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教学习惯是指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良好的教师教学习惯能促进师生发展,是推进新课程发展的正向力量;不良的教师教学习惯则阻碍师生发展,是束缚新课程发展的负向力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自主建构教育理念,不断生成教育新观念;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不断优化教学实践;自觉融入教师集体,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自觉审视教师评价,不断完善评价标准,以促成自身良好教学习惯的养成,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相似文献   

3.
教学生活是教师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为了生命发展和完善,以及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与意义所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具有日常与非日常双重属性,因而不同于"日常生活".然而在现实中,教学生活往往呈现出"日常化"倾向,主要体现在教学思维、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时空等方面.为此,只有切实改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教学生活的双重特性、变革生存方式、构建新型学校文化,我们才可能摆脱教学生活的"日常化"束缚.  相似文献   

4.
金秘 《辽宁教育》2003,(1):42-44
教育专家魏书生反复阐述: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一个好教师就看他培养学生多少好的习惯.魏书生之所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能使他的学生具有那么多良好的习惯,最根本的是他自身在教学实践中养成了很多良好的教学习惯.为此,在学习研究落实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实践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校注重对教师自身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和强化,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习惯.  相似文献   

5.
张咏歌 《文教资料》2010,(10):144-145
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内在地具有生活意味,承载着教师生活和发展追求,可称之为“教学生活”。在教学生活申.教师实现职业活动行为和日常活动行为的高度统一。没有一个教师生来就会教学,教师的教学也未必合德性,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职业伦理道德不断提升和加强,教学生活成为教师不断的自我合道德的追求稳实现过程,而不是一个外在的强迫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生存困境的检视1.日常与非日常的矛盾作为教师特殊生存实践的教学生活可以分为日常教学生活与非日常教学生活两个维度在现实教学生活中,教师往往习惯于按部就班式的日常化教学生活,不太愿意改变自己熟悉的工作生活方式、方法。日常教学生活为教师带来一种安全感、舒适感和熟悉感,所以他们往往不想有所改变。然而,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课程与教学改革内在要求教师提  相似文献   

7.
习惯,《应用汉语词典》的解释为:长期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或社会风尚。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行为中,许多方面形成了习惯意识、习惯性思维。而这些习惯意识、习惯性思维在语文教学行为中呈现出思维的僵化和教条,是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相悖的,需要引起语文教师的警惕。  相似文献   

8.
文化可分为自在的文化与自为的文化。教师的教学生活可分为日常教学生活与非日常教学生活。自在的文化与日常教学生活具有内在一致性。日常教学生活这种自在的文化表征通过教师思想意识上的保守性、日常教学活动的重复性以及教师处理日常教学事务的经验性而表现得淋漓尽致。要对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进行文化改造,必须变革日常教学生活的文化根基,在自在文化与自为文化之间保持张力,构建教师学习协同体,促进教师的教学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学习惯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潜在的、惯常的行为模式.它有双重属性:良好的和不良的.不良的教学习惯阻碍教师发展,是束缚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负向力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行进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各方面努力,改变其不良教学习惯,从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10.
正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学习的范围内,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短时间内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学生的学习习惯可以分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不同的习惯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同的影响,比如思想懒惰、抄袭作业等不良习惯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后退,而认真听讲、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等良好学习习惯则会使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项教学任务,这不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可见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把握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具体到语文学习,主要指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无论学习和生活,都将受益匪浅。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训练与培养至关重要。针对现阶段中职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情况,可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得以形成并发展的,是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在所有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语文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维习惯养成教育,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养成练后反思的好习惯,一步步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思维习惯,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言论     
语文是一门行为科学,也是一门行为艺术。语文教师的天职就是播种行为,让学生心、口、手、眼多动,在听、说、读、写中养成习惯,在习惯中收获成就。鲜明的实践特征和感性过程是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在我看来,语文素养就是人的语文生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和修养。  相似文献   

15.
教学文化研究引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师群体共享的思维方式、信仰和价值观念构成的教师职业文化对于教师教学行为和观念的转变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对教学文化的特征缺少关注,致使目前的教师专业发展陷入低效,自上而下的教育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抗.探明教学文化的存在状态和特征对于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管理的变革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文化的存在具有特殊性,作为一种符号形式的社会建构、理解和运用,作为社会事件中的意义与价值的象征系统,它的研究只能采取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性科学的方法.教学文化研究既要关注宏观的世界文明类型影响下的教学文化类型和微观的学校教育环境影响下的教学文化构成与特征,还要在教学文化的影响因素与发展机制的研究的基础上,顺应教育回归生活的历史趋势,寻求教师职能与观念的转变的必然取向.  相似文献   

16.
教师课堂巡视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它不仅能使教师捕捉和发现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出来的生动、鲜活的教学问题。灵活调整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还能很好地沟通师生的感情.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新课程要求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越来越多的老师授课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外,许多国家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终生锻炼习惯,以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习惯是一个人长时间养成的一种行为,当习惯养成时想要再改变是比较艰难的一件事,而习惯的形成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另外一种是被动,主动去养成习惯、改变不良习惯远远超越于在他人“强迫”下被动的转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学生的了解,能够看到学生身上的问题及不良行为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管理力度,一方面需要去积极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改善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可见好的习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了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学控制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可能性选择。控制性教学是一种教学观,现代理性启蒙主义和教师对变革的不确定忧虑是其存在的社会理论基础与心理基础。控制性教学观与研究性变革时代的变革品质相背离,阻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养成,应予以批判。  相似文献   

20.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以来,估算教学一直占据着计算教学的一席之地.然而,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估算教学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导致学生的估算意识缺乏,估算能力不强,估算脱离实际等.只有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实践反思,走出估算教学的误区,学生的估算能力才能得以提高,估算意识和习惯才能真正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