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3年6月至今年上半年,央行和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措施,这种调控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房地产市场更加理性和健康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自去年以来房贷新政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影响,指出121号文件是推动房地产融资渠道多元化的直接动力。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房地产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趋势及对策,指出我国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利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股东结构筹集资金、分散风险,并着重对各种可行的融资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按照宏观调控方式划分,可分为政策型模式和计划型模式。本文认为,根据我国经济生活的现实,客观上需要把两种调控模式统一协调起来,实行政策型与计划型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业定位单一、调控目标模糊、调控制度缺失以及政策治理模式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失灵的主要原因。未来的调控应在房地产业回归"市场—保障型"二元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调控权力,规范调控运行程序、强化调控责任追究、构建房地产信息披露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用法治思维推进政策调控向法治调控路径的转变,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和"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宏观调控之所以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因为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盲目性,防止垄断的产生,保持竞争秩序,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的总平衡和调整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论述了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采取的手段为:计划调控手段、经济政策调控手段、经济调控手段、法律调节手段、行政调控手段等。概括地阐述了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败国日本以惊人的发展速度重新崛起,并很快成为第二大经济国。日本经济腾飞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产业合理化政策密不可分。本文分析了战后日本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调控机制,总结了日本的经济计划及产业合理化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宏观调控模式和方式,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政策出台最多和调控力度最大的一年,文章就调控后的房地产业的政策环境、市场情况、价格走势和消费心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我国2007房地产走势进行了相关分析,可供房地产管理和市场人士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房产业存在诸多问题,分析构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尤其分析房价上涨这一突出问题及成因,是制定房产政策的关键。从房地产价值构成因素、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虚假因素三大方面分析房价问题和成因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近年来政府对房地产业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控,政策有得有失。制定房地产政策首先要有明确的政策目标,然后对政策制定和执行进行合理性与有效性分析。应辩证看待房价上涨问题,房价上涨有其合理因素,对非理性涨价的政策调控一定要从问题的成因出发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并且更应关注政策的有效执行,这样才能实现政策调控的目标,实现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达到市场形成房价的合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持续走高、房地产供求结构失衡等问题,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来抑制或纠正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的现状。对近期政府调控房地产政策的比较、分析。有利于研究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发展的趋势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出台最多和调控力度最大的一年,文章就调控后的房地产业的政策环境、市场情况、价格走势和消费心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我国2007房地产走势进行了相关分析,可供房地产管理和市场人士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城市人口众多,城市居民对住房的需求量极大,而房地产的建设周期和建设规模,无法充分满足住房需求,致使房价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更加剧了房价过快上涨。政府作为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主体,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以稳定房价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由于政府调控房地产的政策越来越细致,越来越具体,因此有人认为政府的调控政策已超越宏观调控的范围。而实际上,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在实施过程中是模糊的。从政府在房价调控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分析政府在调控房价方面的权力边界。  相似文献   

11.
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把稳定物价作为中央银行首要的或唯一的目标并取得较佳绩效的国家,其央行的法律地位都比较高,独立性都很强。在近年来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改革中,各国都将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放在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日本中央银行的改革举措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央银行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员,经过近50多年的持续发展,在中央银行“花钱买机制”的外部引导及内在发展要求的双重作用下,正逐步成为最具有本土意识及网点优势的现代金融机构,但在农信社的改造过程中。由于产权制度、法人治理、内控、资产管理等方面改革的不彻底,使今日农信社的经营及持续发展受到约束。本文对农信社自身体制方面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1997年6月,《日本银行法》修订版面世,其最关键的内容,是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日本银行的央行独立性地位。文章通过对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央银行体制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1979—1984年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我国银行业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组织结构,建立起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并存的二级银行体制框架。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门从事金融管理、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按产业分工恢复、成立和改革了四家国有专业银行,初步形成了一个寡占型的专业银行组织体系。随着银行信用领域的扩大和多种信用形式的发展,银行内部经营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和进行企业化管理探索,先后推行了经济核算和利润留成办法,并对基层银行下放了一些经营权。金融宏观调控体制与机制改革也初见成效,实行了信贷资金差额包干办法,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开始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5.
目前,无论是中央银行还是商业银行,对金融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都在不断提高。结合美国储贷协会的破产,依据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具体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银行业对外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境外投资者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从我国银行业与境外投资者合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存在的差距,提出了选择境外战略投资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本位制的确立和二战后各国经济的发展,使得货币政策日益显示其重要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相应地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8.
利率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率调节功能日益重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影响利率的诸多因素将发生变化。本对加入WTO后我国利率的走向和影响因素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政策要想有效解决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就必须不断改革教育政策范式。运用政策文本梳理法,对我国自教育体制改革以来的义务教育政策文本进行梳理,总结出三个发展阶段的义务教育范式。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我国义务教育政策范式变迁的相关推动力量,以及在义务教育发展不同历史阶段发挥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性银行改革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要正确理解政策性银行改革思路,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提高对政策性银行改革势在必行的认识.同时政策性银行改革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在商业化改革的旗帜下唯利是图.政策性银行经营目标是配合政府战略意图,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谋求国家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