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说过:“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儿童的生活,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这段话是针对小学教师的,但它同样适用于不同层次的教师。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被永远尊重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是啊,当孩子撒开父母的手,走进校园,走向做教师的你时,便把信任、依赖交到你的手里,把他稚嫩的心灵贴近你的心灵,他期待着,表现着。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任何时候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向日葵,顾名思义,应是喜欢阳光的。汉乐府的《长歌行》曰:"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司马光亦有诗云:"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  相似文献   

4.
一名优秀的专业化的班主任,必须真诚地关怀、充分地理解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去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一、情感关怀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如果任课教师能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他就会发出特有的声音,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出共鸣,  相似文献   

6.
曾柳凤  梁淑媚 《辅导员》2009,(19):53-5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他还说:“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完满的精神生活。”是的,健康的心理是人的发展的中枢,是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外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这里的"心灵接触"说出了现代教学论的本质,指导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在讲授新知之前怎样通过心灵的接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仅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每时每刻都进行心灵接触。”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特别重视与学生的心灵交流,而这种交流更多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相似文献   

11.
发挥情感效应 提高阅读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情感交流效应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阅读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学生,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班主任最根本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教育品质就是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关怀。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精神关怀的基本表现,也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求,在教育中关怀学生,以情育人。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外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这里的“心灵接触”说出了现代教学论的本质。这要求教与学二者之间构建的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人际关系,这种关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仅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而课堂提问是最直接的师生心灵接触的一种形式,它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是"教学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只要仔细看一下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学内容,你就会遗憾地看到,未来教师所学的理论知识其95%是关于怎样向学生头脑和心灵灌输的东西,只有5%讲到儿童的头脑、意识、心灵、精神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6.
关于“灵性”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我们都十分注重儿童智力的发展,注重开发儿童大脑和认知的功能。在教育中,我们习惯于往孩子的头脑里塞东西,而忽视其心,忽视心灵的需要与发展。表面看起来我们的教育成果显著,其实我们的教育已经举步维艰。我们的教育中有着过分“西化”的倾向,惟潮流而趋。我们没有进行多少深入扎实的工作,没能充分了解儿童心灵的需要,没有尽心地帮助儿童满足其天性的灵性的需要。因此,我们不能够有把握地说,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儿童的灵性(儿童的生命内在天性)已经得到了发挥与发展。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可以从孩子,哪怕是刚刚睁开眼睛的婴儿的目光中…  相似文献   

17.
王福盛 《考试周刊》2011,(11):39-39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语文尤其如此。现代社会提倡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对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哪怕是你在不经意中做出的,其实都是你与学生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而你的目光也同样如此。一般而言,学习上进、品德端正的学生,教师看到他,总是和颜悦色,以满足的目光投向他。对与之相反的学生,教师常常会以不悦、不快或冰冷的目光瞟他一眼或熟视无睹。这类学生也明白自己在教师心中的位置,于是遇到教师,也往往转移视线,或遇到教师尴尬时“王顾左右而言他”。师生间如果这样,彼此就有了隔阂,甚至出现了对立态势。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的学习活动,不是毫无热情地将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就是情感的交流。教学实践表明,情感态度确实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困难,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制约学生语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教师在课堂上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者,也不只是一个课堂的设计者,而是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