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阐述清代甘肃地区驿站的设置、分部及管理,指出甘肃地区的驿传制度在清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得出甘肃地区的驿传是整个清朝驿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清朝边疆的巩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元代文书驿传制度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驿伟是我国古代传递文书的主要方式。中国古代的文书驿传制度源远流长,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定制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到了元代,随着疆域的扩大,文书驿传制度更是盛极一时。 元代的公文驿传,不论组织规模还是制度建设,都大大超过以往各代的水平。元代将前代的“驿”和“站”并称为“驿站”,蒙语称“站赤”,由中央通政院和兵部双重管辖。据《元史》记载,元代在全国遍设水站、陆站、汉人站、蒙古站(一称达达站)、海青站、海站等各类驿站。驿站设驿令、提领、驿丞、百户、脱脱禾孙等官,负责驿传的有专门的站户。驿站肩负双重任务,既…  相似文献   

3.
中国驿传制度开创于殷商。以后代代相承,并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至民国三年,驿站裁尽,驿传制度遂告废除。由此可见,中国的驿传制度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殷商时代,甲骨文里已有“(?)”、“(?)”、“传”等字。“(?)”是“(?)”字的初文,“(?)”是“驲”的本字,“驲”是后起的假借字。古代乘车曰“驲”、曰“传”,乘马曰““遽”、曰“驿”,二者是有分别的。后世设置驿站主要乘马,所以“驿”字通行,而“驲”字就不太用了。甲骨文里又有“(?)来归”、“(?)散”、“(?)入”、“(?)往”、“传氏”等记载,这不仅表现出殷人交通往来的频繁,也说明了殷代交通事业的日见发展,驲传制度已经开始建立。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加以各诸侯国之间时战时和,信使往返不  相似文献   

4.
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时期的驿传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大蒙古国和元朝的驿传制度,前人曾作过不少研究。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题目。但就它的研究成果来说,与有关这一时期丰富的史料记载相比,还是很不够的。本文仅就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时期的驿传制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探讨。一、成吉思汗时期的驿站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以后,由于对外军事征服的需要和商业贸易的增多,在大蒙古国广阔的国土上创建驿站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波斯史学家志费尼叙述成吉思汗时期设立驿站的原因和情况时说: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从秦汉到明清一千多年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中央专制集权。这样一个结构本质上没有变化,即共性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个性有变化,即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其特殊表现,其基本途境就是中央专制集权在不断加强,如唐宋的中央专制集权要高于秦汉,而明清的中央专制集权又要高于唐宋。  相似文献   

6.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其处在封建社会末端的历史时期,也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明朝所创立的各种制度不仅仅是对之前历朝历代制度的去粗存精,更是实现了开拓性的创设,例如监察制度的创制和完善,这些制度的创立不仅仅维护了传统的封建统治,也为今天各项体制的构建提供了改革经验和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专制时代,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教育事业,注意兴办学校培养人才。我国古代教育制度到明朝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更加详备、完善和成熟,并成为中国封建教育发展的最高峰,它对朱明政权的巩固和后世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极为强烈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我国宪法从制订至今实施的一段时间内,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立法的指导法存在的,缺乏实际的可适用性.但其本身作为一个部门法同样具备法的属性和特征,在宪法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违宪行为,致使宪法本身预期的社会效果难以充分实现,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必须有一种强有力的措施来惩治违宪行为,保障宪法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管理,宋廷制定了严密的考课制度,定期对地方官员的德行、才干、劳绩进行考评,并由中央的具体部门依此来决定对地方官的奖惩,使地方官的升迁罢黜在层层牵制下最终集权于中央.考课制度加强了宋廷对地方的掌控.以维护皇权、加强中央集权为首要目的制度,由于制度本身的问题和等级授职体制下人治的因素,在执行中出现了许多弊端.用意良好的地方官考课制度,在实际执行中扭曲与失效,给宋代地方政治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担保制度,作为一种传统古老的民法制度已逐渐演化为一项重要的现代法律制度,它保证和促进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自1981年以来,先后颁布施行的《经济合同法》、《民法通则》、《企业破产法》、《民事诉讼法》、《借款合同条例》等法律。均分别规定了有关担保条款。此外还有一些与担保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由此确定了保证人、定金、抵押、留置四种担保方式(又归结为人的担保、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三种方法)及其法律后果,确认了抵押、留置等担保方式的别除权地位,还规定了保证人资格、设立形式及保证范围,抵押的设立及抵押物的限制等等,因而构建了我国担保制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管理,宋廷制定了严密的考课制度,定期对地方官员的德行、才干、劳绩进行考评,并由中央的具体部门,依此来决定对地方官的奖惩,使地方官的升迁罢黜,在层层牵制下最终集权于中央。考课制度加强了宋廷对地方的掌控。以维护皇权、加强中央集权为首要目的制度,由于制度本身的问题和等级授职体制下人治的因素,在执行中出现了许多的弊端。用意良好的地方官考课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扭曲与失效,给宋代地方政治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代鸿胪寺是明皇朝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中的一个职能部门,主要掌朝会仪节,主外宾之事。其地位虽然不是尊崇万分,但是其职责却是非常重要。封建君主专制的礼教纲常和威福四夷的大国气量都要由鸿胪寺来执掌,它的存在对维护明皇朝的封建统治有重要作用。文章试略述这一时期鸿胪寺机构的变化及其制度职能。  相似文献   

13.
明代鸿胪寺是明皇朝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中的一个职能部门,主要掌朝会仪节,主外宾之事。其地位虽然不是尊崇万分,但是其职责却是非常重要。封建君主专制的礼教纲常和威福四夷的大国气量都要由鸿胪寺来执掌,它的存在对维护明皇朝的封建统治有重要作用。文章试略述这一时期鸿胪寺机构的变化及其制度职能。  相似文献   

14.
浅析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时期,监察制度在借鉴前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加之这一时期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使得明朝的监察制度与其他朝代相比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将从七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务员制度在我国推行1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54):136-137
随着明朝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明朝监察制度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相对成熟的形态,其监察制度中具备高度严密的监察体系、中央―地方垂直的监察模式、较为完善的法律基础,这些都极大地优越于历代监察制度。因而,对明朝监察制度的机构创设、特点、意义等的研究探析,对于解读明朝历史和现代社会治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伟 《天中学刊》2002,17(1):6-10
邓小平的政治理论是一种制度理论,他的政治哲学也是一种制度哲学。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有其发展的深层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当时的重大矛盾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邓小平对中国制度弊端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了他对制度弊端问题的一系列论述。  相似文献   

18.
《师道》2010,(6):62-62
在农村从教求职招聘中,免费师范生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不平等竞争。这对免费师范生是不公平的,对那些没有享受免费教育,却有从教理想、从教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更不公平。  相似文献   

19.
明朝巡按制度在中国古代监察史上具有鲜明特色,其组织设置、任官办法、巡按方式、巡按内容及立法等体现出当时巡视监察组织地位独立,巡按官员选任高标准、以小监大,监察立法周密细致等特点,给了当今巡视制度要注重立法、严格选人考核、保证巡视独立性、明确巡视内容、扩大监察对象、依靠群众、谨慎赋权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明朝卫所制度研究中不太为学术界重视的几个零碎问题。认为明朝中后期卫所军饷的主要来源是太仓年例,始于主兵,后及客兵,所耗日重,终难维持。关税补饷、船料充饷和茶叶代饷也是明朝中后期卫所的补充饷源。明朝对东北女真各部的管辖是有效的,奴儿干都司实辖184卫。明政府为民族关系和军事需要而设置的实土卫所和直辖卫所与行政管区不相一致的情况,使卫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