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档案”一词在社会上是遍地行走,“尘封档案”、“蓝色档案”等等,什么档案都有。在人们眼中。档案是集神秘和权威于一体的东西,轻易看不到,一旦找到或拿出,便可以一纸定乾坤,谁也不必争,白纸黑字,明摆着。谈论档案早已不是档案界业内的热闹。甚至于利用揭秘的档案撰写历史性的文章这方面。从影响和深度上来说,业内的媒体还追不上社会其他媒体。我们认为,在档案期刊上传播档案文化很有必要,而且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年,档案已揭去神秘的面纱,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和重视对档案信息的获得。努力拓宽档案信息的传播途径,是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内容。一、制作档案新闻加以传播从新闻报道中可以发现,媒体涉及档案的报道多是解密或揭密档案内容的,他们对档案宣传的角度大多定位在档案本身,常常使让档案以一个真实可信的形象,作为毋庸置疑的证据出现,以此来印证史实,再现历史。对于档案部门而  相似文献   

3.
笔近日听档案同事讲.他在指导某个年掌管、审批、使用几百万元资金的部门立卷归档时,办公室负责人迟迟不肯将会议记录本交出归档.经再三追问之下,他很神秘地道出了原故与苦衷:这本特殊的会议记录本记载着多年该部门大量资金运行的秘密等.几任“头头”(指一把手)再三叮嘱,只能由他一人长期妥善保存,任何时候不得让他人知晓,也就无法归档立卷.一旦归档让他人知道,岂不制造麻烦,影响稳定……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利用日益突出,信息社会的新观念已深入人心,作为信息家族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被人们尊称为“源生信息”——档案,也正逐步掀开其神秘的面纱,以其原始性、真实性和载体的孤本性出现在人们面前。江泽民同志早在1987年视察上海市档案馆时就曾经说过“现在不是经常讲信息社会吗?档案就是很重要的信息资源……”。国家档案局近年提出了“档案信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号召,为档案信息走向社会化,走进经济建设主战场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从中世纪以来,档案就已被普遍视为“国王的安慰和君主的珍宝”,它支持并维护每一个统治者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成为捍卫国家的一柄“利剑”。但法国大革命后,随着现代档案学理论的出现,档案不再是政府机关登记室的专宠,开始由历史学家收集并为历史研究服务。国家文件的保管者——即现在的档案工作者不再是行  相似文献   

6.
外交档案开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华 《中国档案》2004,(4):19-19
2004年1月18日,外交部网站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外交档案正式对外开放”。几天之内,学者、官员、记者和普通公民纷纷向档案馆提出利用申请,各种媒体也争相报道。档案顿成媒体上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北京卫视和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两档《档案》栏目、CCTV-4《国宝档案》等节目的播出,“档案”似乎成为电视媒体的新宠.档案类电视节目的热播不能不让我们审慎思考电视媒体对社会档案意识产生的影响.本文就此作一探析,以期引发更多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王超 《档案天地》2006,(3):32-34
近年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对档案人来说,“办公自动化”、“E-mail”、“虚拟”等新鲜词汇的背后,带来的可能就是“没归档”、“涉密”、“数据无法读出”等址人追悔莫及的事,一次一次的教训提示人们,“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在网络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档案工作者为此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9.
30%的遗憾 100%的进步——各界人士评说外交档案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月18日,外交部档案馆的网站公布了一条消息:“外交档案正式对外开放”。经过媒体的宣传。外交部开放外交档案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几天之内,就有上百人在外交部档案馆的批准后利用了开放的外交档案,他们当中有学者,也有记者;有官员,也有公众;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最近本刊编辑部对部分外交档案的利用者和有关人员进行了采访,这些人从各自的角度对外交档案的开放进行了评说。下面的文字就是本刊编辑根据采访记录所做的实录。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对档案特别是档案事业的重要性的认知度很低.如何让档案探出深深庭院,让公众认识档案,让社会重视档案。一直是各级档案部门渴望解决的问题。为此,档案宣传工作一直都被摆在重要位置。目的就是要充分展示档案事业和档案部门的风采和内涵,提高档案部门的知名度和权威性。体现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的价值,变以往的“养在深闺人未识,一入侯门深似海”的档案和档案人为“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相似文献   

11.
张秋瑰 《新闻记者》2005,(11):39-39
持续攀升的房价让太多人“望房兴叹”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各种各样的牢骚也已经发得很多了。让我再次发出感慨,感慨“住房梦”难圆、“住房梦”遥远的却是源自大众媒体,源于不久前在媒体上看到的两则简讯。  相似文献   

12.
一般人认为,公共关系不过是拉关系、走后门、打通关节。而档案工作与陈旧的纸张、神秘的库房相联系,从而产生公共关系与档案工作风马牛不相及的想法。正是这种对“公共关系”概念的曲解,对档案工作性质的偏见,致使档案工作如何运用“公共关系”的理论无法凸现。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和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公共关系对档案工作的作用已毋容置疑。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型的管理科学,已越来越多地渗透、运用到档案工作中。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加以讨论、分析,以期更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家庭档案”和“诚信档案”,是近年来档案媒体上出现频度极高的两个字眼。从文本的角度论,这两个概念本身并无毛病,之所以专门把它俩挑出来理论.是因为有一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正在把文本话语转换为行政话语,使之成为权力路径指示的对象,于是,老姜的盘点便有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公众档案文化需求视角论档案编研工作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编研不再仅仅是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查阅,更是当今公众的普遍需求.本文通过问卷调研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一系列调研方法,对大众档案文化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发现目前公众时档案需求具有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时效性等特点.基于这些变化并结合档案编研工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提出了针对公众文化需求特点的档案编研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家庭档案是指以每个家庭为全宗 ,家庭各位成员在成长、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对家庭成员、家族发展、社会研究有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原始记录。一、开展建立家庭档案活动的意义为了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培养家庭美德 ,树立良好家风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增强社会档案意识 ,架起各界沟通的桥梁 ,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发展服务 ,为群众生活服务 ,我们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立家庭档案活动。让档案走进千家万户 ,让档案贴近生活 ,不仅能够让百姓对神秘的档案有更形象的理解 ,同时 ,也能让公民对档案整…  相似文献   

16.
《四川档案》2013,(3):10-11
为迎接和庆祝全世界档案人自己的节日,国家档案局决定从今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号“国际档案日”作为各级档案部门的集中活动日。5月30日至6月9日,四川省档案局(馆)分别举办了省档案馆“媒体开放日”、“公众开放日”活动,并首次举办“全省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论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和认识档案、档案工作,本刊特辟纪念“国际档案日”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重庆档案》2005,(3):14-14
你们知道档案吗?你们留心档案吗?哦,尘封的档案,神秘的档案,离我们普通家庭不是很远吗?其实不然,每个家庭都有档案,档案是伴随着家庭的诞生而产生的。比如,开始恋爱了,有恋爱的书信、照片、结婚证、婚礼录像等,构成了“恋爱婚姻档案”;有了小宝宝,那么计划生育材料、  相似文献   

18.
牧岭 《北京档案》2000,(3):29-29
在北京的郊区--昌平,档案不再是陌生的名词,也不再是神秘的事物,它已"飞人寻常百姓家".因为,这里318个村,实现了村村建档.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嘉定区档案局围绕档案工作中心任务,充分运用媒体舆论阵地,为档案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嘉定报、嘉定电视台及广播电台都对区档案局举办的展览活动进行了及时有效地报道,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令档案贴近社会现实,走向大众,让市民领略到了嘉定文化的厚重与精彩。  相似文献   

20.
高殷 《四川档案》2005,(6):34-35
通过对“现行文件”的概念辨析,从信息社会文化转化为档案的时间、现行文件与档案的关系、以及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等方面,阐述了提供“现行文件利用”是档案部门的工作职责,并指出档案部门要搞好现行文件利用,将档案工作融入大众,服务社会,无愧于党和政府赋予档案部门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