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刘鹗论辨     
刘鹗的《老残游记》,是一部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作品.鲁迅将它列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列(见《中国小说史略》);瞿秋白还誉之为“继承《红楼》、《水浒》而成为近代中国文学的典籍”的“新的文学”(见《鬼门关以外的战争》).国外有日、英、捷、俄等译本.但刘鹗及其《老残游记》,从五十年代中期始,却成了有争议的人物和作品.这一争议至今仍在继续,毁之誉之,针锋相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问题上:一是刘鹗是具有改良思想的爱国志士,还是出卖民族利益的汉奸?二是《老残游记》是“一部反动的书”,还是瑕瑜互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本文拟就上述问题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2.
论刘鹗其人     
对刘鹗,争论很大,笔者认为他是位具有浓重的洋务思想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之:第一,从政治思想方面来证明刘鹗是一位具有浓重洋务思想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刘鹗对那时出现的几个政治团体和派别都持反对态度,唯独赞同维新改良派,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了与具有浓重洋务思想的改良派同样的观点。第二,从刘鹃一生颇有争议的两件大事上来证明他是一位具有浓重洋务思想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因借外资筑路开矿和购太仓米赈民两件事,刘鹗被人骂为汉奸。事实证明,他为此二事的动机和目的是爱国的,不免带有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局限。第三,从受太谷学派的影响方面来证明刘鹗是一位具有浓重洋务思想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太谷学派的“养民”的观点、“立功、立言、立德”的观点和始终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都对刘鹗有着深刻的影响,最终使他成为一个具有浓重洋务思想的改良主义者,而没有成为其他。  相似文献   

3.
一 最近,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老校友余新河先生建议要根治黄河,他担任了“根治黄河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己捐款一千万港币,以为提倡。他认为黄河的病根在于河底的淤沙无法清除,想搞一个利用河水自激、自动去除泥沙的装置。《老残游记》作者治理黄河时,用“束水攻沙”的办法成了大功,恐怕就是这个原理。我说给余新河先生听,余先生深有同感。因而更加激起我对刘鹗根治黄河理想的探讨。今就此问题,叙述如下。 刘鹗先生是清末的小说家,且精通数学、医药、甲骨文及水利。提起水利是与他的家庭出身密切相关的。刘鹗的父亲刘成忠,在河南省作了40年的地方官,从祥符县知县、开封府知府到河南布政使,可以说一辈子都在与黄河作斗争,所以深知治河的原理,曾著有《治河舄议》一书。而刘鹗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从小随父在黄河边长大,黄水泛滥给灾民们带来的苦难以及父辈们的治河技艺,无疑在他幼时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他后来在治河方面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刘鹗先生注重调查研究和执着钻研精神,为他后来治河技术的提高和治河学术的造诣提供了先决条件。例如:当时很多人对黄河水的含沙量说法颇不一致,有的文献说是“斗水六沙”,有的文献却说是“洪涨期泥占八”。而刘鹗在《治河五说》中,用生动的  相似文献   

4.
刘鹗与高鹗刘鹗是晚清著名文学家,其长篇小说《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高鹗为曹雪芹《红楼梦》续写了后40回,其成就和影响远不如刘鹗。司马迁与司马光二人都是古代著名史学家,都有通史巨著流传于世。司马迁是西汉人,司马光是宋代人。司马迁写的是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光写的是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曾巩与曾朴曾巩是宋代散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朴是清代末期作家,其小说《孽海花》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易卜生与安徒生易卜生是挪威著名的现实主义戏剧家,被尊为“现代戏剧之父”,著名剧作有《玩偶之家…  相似文献   

5.
“谴责小说”是中国旧体小说的一种。这一名称见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一书(现收入新版《鲁迅全集》第九卷)。该书的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贡》中,把李宝嘉(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孳海花》等作品列入“谴责小说”一类。这类小说产生于清末戊成变法维新  相似文献   

6.
这篇课文选自刘鹗的《老残游记》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据认为是作者自写的《原评》中说:“王小玉说书,为声色绝调,百炼生(刘鹗的化名)著书,为文章绝调。”双“绝调”的说法当然有些过分其辞——无论“声色”或“文章”,其艺术成就尚未超过白居易的《琵琶行》。更难说后人一定不及了。——但在《老残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在以梁启超的政治小说为代表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想象之外,存在着另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天下观”的“民族国家”想象,近代小说《老残游记》正是这类“民族国家”想象的典型范本。本文着重分析了作者刘鹗在小说中表达的政治想象,试图发掘这种“民族国家”想象在“彼时”的合理性依据及其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8.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1857—1909),少时勤读诸子百家之书,堪称博学多才,然而生乱世,命运多舛。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刘鹗从俄军手中购得被掠奇的大仓储粟,贱价赈济市民。清廷则以“私散仓粟”罪将其充军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后病逝。在充军迪化期间,刘鹗寄居于城内的一座城隍庙内。他经常为当地百姓治病,只收一点成本费,患者大都药到病除。很快,人们都知道刘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满腹经纶。有些做小本生意的人就请他为店铺题写对联以招徕顾客。有家理发店,地处河桥下的一条小巷内。刘鹗常来店中理发,店主李文瑾就请他写副对联。他欣然命笔,联曰:流水小桥催钓影,春雨深巷卖花声。上联断取元代马致远《天净沙&;#183;秋思》中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下联意引宋代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既凝练地概括了理发店所处的幽雅环境,又富有引人入胜的诗情画意。立即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理发店生意很快兴隆起来。据说,刘鹗还经常来此把尚未写完的《老残游记》中的片断讲读给大家听。他给油条豆浆店题写的对联更是形象生动。联曰:白面生入油锅,浑身金甲;胖小子进磨口,柏水窦章。兼用了比喻、拟人、夸张、谐音等多种修辞方法,将油条...  相似文献   

9.
刘鹗简介刘鹗(1857-1909),晚清悲剧人物,一位时代先行者,也是一个失败的改革者。刘鹗出身官宦之家,无意仕途而热衷治河、算学、医学,想要干一番对国计民生有利的事业;曾写出我国第一部甲骨文研究著作《铁云藏龟》。他建议政府借外资修铁路、开煤矿,被时人斥为汉奸;八国联军侵华时,刘鹗见北京粮荒,买俄国人大米贱价卖给百姓,几年后因此获罪流放新疆而死。《老残游记》不是刘鹗自传,但他的生活经历、政治观点和道德理想都融聚其中。主人公老残就是刘鹗的艺术化身。《老残游记》从1903年开始在《绣像小说》、《天津日日新闻》等报刊上连载,共20…  相似文献   

10.
友人刘君德隆知我爱诗,亦喜其先祖刘鹗之《铁云诗存》,又以未见于《铁云诗存》之刘鹗庚子诗二首示我。连日吟读,探其大概。试析成文。刘鹗的这两首诗刊录在日本报界人士西村天囚的《硕园先生诗集》内。这是两首七律,作于1900年(即庚子年),系与西村天囚等中日友人在酒宴上的唱和之作。刘鹗等人的作品均以附诗的形式被收录在《硕园先生诗集》第二卷17页至19页之间,与西村天囚本人的几首诗排在一起,形成《沪上小诗》一组,均系汉文。诗人们面对庚子事变,或愤慨、或忧虑、或昂越、或低沉,“将杯酒洗愁肠”,政治观点大致相近。据我所知,这组诗在国内尚未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称颂刘鹗的《老残游记》“叙景状物,时有可观”。的确,这部小说在文学艺术上很有值得借签的地方。譬如选入中学语文今年秋季教材的《明湖居听书》一节,写王小玉亦即白妞唱大鼓,读了之后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实感。为什么会有这样好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在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评论中,分歧最大的莫过于刘鹗的《老残游记》了。推崇者誉之为“一个倜傥不羁的才士,一个很勇于事功的政客”,“发表他对于身世、家庭、种教的见解的书”,是一部“做学问做人的教科书”;在写人写景的“实地的描画”这一方面,“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批判者斥之为“《老残游记》是一部思想倾向基本上反动的作品”,“艺术性是不高的”,只“有一定的艺术技巧”。这两种互相对立的评价,实际上都是各执一端,加以夸大,是相当片面和主观的见解。公允的评论仍然属于鲁迅。他在《中  相似文献   

13.
这篇课文是从刘鹗的中篇小说《老残游记》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中节选的。标题为编者所加。 刘鹗(1857—1919)字铁云,别号鸿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人。清末小说家。 《老残游记》全书二十回,是刘鹗的代表作品,成书于1906年。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鞭挞,反映了作者在思想上同情民生的疾苦具有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观点还是拥护封建统治的,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反帝斗争的认识也不正确。在书中诋  相似文献   

14.
胡适是中国新诗运动最早的理论倡导者,他对新诗文体的贡献在于一“破”一“立”。“破”在于打破旧的诗歌形式,倡导“诗体大解放”;“立”在于积极提倡自由诗。胡适建构了自己的新诗文体理论,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贡献,但也存在不足与局限。  相似文献   

15.
《老残游记》是清末小说家刘鹗以“洪(鸿)都百炼生”为笔名写的一部章回小说,《明湖居听书》(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四册)是其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它写的是江湖医生老残游历途中在明湖居听民间艺人白妞(王小玉)姊妹说唱山东梨花大鼓一事,作者盛赞美人“绝调”,称道白妞精湛的表演艺术。无独有偶,现代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16.
刘鹗不仅以文学著,而且是个学识闳博的杂家。 《丹徒县志摭馀》说他“生平学术渊深,通晓洋务。……熟谙机器、船械、水学、力学、电学、算学、测量学等艺”,其实这未能概其全面。此外,刘鹗还精于哲学、音律、医术、版本、书法、甲骨文,且广事收藏古铜器、金石、泥封、碑帖、钱币,涉藩通义,判别真伪,颇显深辟卓越。在晚清四大小说家中,刘氏涉猎之广,可称为佼佼者。  相似文献   

17.
1999年,为表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人类的贡献,中国天文学家将他们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袁隆平”星遨游茫茫宇宙,尽显中国科学家的风采和对世界科学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数以千计的晚清小说中,刘鹗的《老残游记》是一代文学的代表。鲁迅把它列为“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胡适对它的艺术手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其“描写风景的能力在旧小说里简直没  相似文献   

19.
“梦湘先生”实有其人江苏金坛市华罗庚中学张放《明湖居听书》一文,写至文末,评品王小玉(白妞)说书技艺,引出了一位不到三十岁湖南口音的青年“梦湘先生”的评溶: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尚不过瘾,倒是“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两字下得妙!刘鹗《老残游记》虽...  相似文献   

20.
毕诚 《中国德育》2008,(2):83-86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礼义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纲常伦理、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注重礼仪和礼义教育,主张“克己复礼”“居仁由义”,是中国传统学校教育和社会风俗教化的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将礼仪、礼义作为一种基本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的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