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题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探索解法、审视过程、转换命题、运用结论、纠正错误五方面阐述成功解题后的反思方法,提升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优化学习者的思维品质.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指出:解题过程应包括四个阶段,“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解题回顾”.“解题回顾”实质就是强调解题的结果检验和成功解题后的反思.成功解题后的反思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的水平,有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开发学生的元认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只有在思考、再思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才能增强创造性解决…  相似文献   

2.
重视解题后的回顾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回顾,一方面是检验解题过程与结果,另一方面是对解题思路、方法进一步整理、归纳、总结,以及探索改变原题条件后的解.这样既有利于深化、活化所学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现在不少学生做了很多练习,而在解题后,常常忽视了"回顾"这一环节,结果是辛辛苦苦而收效甚微.为此,教师在习题教学中要率先垂范,重视解题后的回顾,通过典型例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利用解题后的回顾,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方面谈一些个人体会与做法,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离不开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只注重于问题解决方法和技巧,往往忽略对解题过程的反思,这样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理解问题”、在问题解决的“制订计划”、在问题解决的“执行计划”、在问题解决的“回顾”四个环节进行反思,促使学生的解题思维进入理性的认知阶段,才会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介绍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再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解题,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是,从目前解题教学的现状来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不会反思,从而直接影响了解题的质量,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解题过程大致包括四个阶段: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弄清问题”是开端、起点,而“解题回顾反思”则应是解题的终…  相似文献   

5.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把解题过程概括为“审题—探索—表达—回顾”四个环节 ,明确指出解题回顾是解题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人们常常只重视指导学生如何去读题、审题、分析题 ,如何去探索、寻找解题思路 ,却常常忽略了解题回顾这个环节 ,发挥不了解题回顾活动应有的教育功能 ,学生也因未能养成解题回顾的习惯而丧失许多再发现、再创造的机会 ,这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无疑是一种损失 .对中学生而言 ,数学创造性思维主要是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独立地解决自己未曾解…  相似文献   

6.
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会解题,解题过程实质上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在解题过程诸环节中,“回顾”是重要的一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却忽视了“回顾”,即使学习基础相当好的学生,当他们得到问题的解答并干净利落写下解题过程后合上书本就算了结,然而他们错过了有更大收益的机会,相反地花很多时间在其  相似文献   

7.
数学解题不仅仅是解出某一题目,还要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解题时,应充分挖掘题目的潜在功能,并恰当地进行演变、发散与拓广,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教育家Polya的名著《怎样解题》中的"解题表"风靡全球。该表从普遍性和常识性的角度出发,把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问题。作为中学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解题习惯。好的解题习惯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利于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途径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解题表"中的四个步骤,不失为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 引言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永远的主题 ,很多教师把解题教学等同于“题型 +技巧”教学 ,让学生机械模仿 ,大量重复 ,搞题海战术 .此种教学“虽然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 ,也能加强基本方法的训练 ,但忽视了解题目标、过程的分析 ,以及解题中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学生缺乏独立开拓创新的意识与本领”.这种解题教学与新一轮课改的宗旨也是不相符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数学教学目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能力与个性品质”三维上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中不仅要注意过程与方法 ,更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和发展个性品质 .如果我们的解…  相似文献   

10.
潘勇 《教育导刊》2005,(7):43-45
解题是每位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要面临的基本任务,解题能力是学生的必要能力,而解题能力应根植于好的思维品质。思维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通过习题课的策划,抓住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才能在教学中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一、从一题  相似文献   

11.
朱玉萍 《生活教育》2011,(16):52-54
思维品质是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题能力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解题后的反思是指解完题后,通过对题意的再审,对解题思路的回顾,对解题过程的查看,对解题中一般规律的概括,从而指导学生以后的解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中,教师为思维而教,学生为思维而学.解题教学亦是如此.基于学生思维训练的解题教学,通过变式拓展、课堂生成、优法讲解、解题反思等环节,“打磨”和“雕琢”学生解题过程中隐性的思维活动,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2 0 0 2年4月版 )明确指出 :“教师要有反思教学的意识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 ,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近几年的高考再次提醒我们 :必须坚决摒弃题海战术 ,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将解题的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即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 .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必须引导…  相似文献   

14.
正在数学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摒弃题海战术,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那么如何在解题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呢?这体现在对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的每一环节上,本文就在解题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上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已经引起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而思维品质必须从数学  相似文献   

15.
正学物理离不开解题,但是如果搞题海战术,反复进行大量的机械模仿练习,不能适应当今高考的要求.科学家波利亚提出:解题过程可分为审题一探索一表达一回顾四个环节,物理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与反思,实际往往忽视回顾这个重要环节.解题回顾与反思是解题的归宿和升华,它对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注重解题后的反思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2002年4月版)明确指出:"教师要有反思教学的意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近几年的高考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题海战术,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将解题的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 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回顾、反思.  相似文献   

17.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为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学生在解题中可能会犯这样或是那样的错误,这些恰恰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结合波利亚的解题理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的错解加以分析并纠正:第一,在纠错中弄清问题,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审题意识;第二,在纠错中拟定计划,促使学生增强解题策略意识;第三,在纠错中回顾,促使学生优化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解题过程包括"弄清问题"、"寻求解题思路"、"写出解题过程"、"解题回顾"等四个重要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解题的起始,第四个环节是解题的归宿和升华."解题回顾"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广阔性、深刻性、创造性等优良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即不仅要“教知识”,而且要“教思考”。做习题,是学好数学的必要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但做题后再去反思,也就是在解完每个题目后的总结、感悟这一环节,往往容易为学生所疏忽。而完善“解后感”却是培养数学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解题以后,回过头来对解题活动加以反思、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对解题过程的回顾和审视会对题目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既可以检验解题结果是否正确、全面,推理过程是否准确无误,而且可以揭示数学题目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发挥例题、习题的“迁移”功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这一经典著作中,精辟地论述了解题的四个步骤: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回顾。这四个步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当前“题海战术”盛行的情况下,“对类型,套解法”的教学把学生束缚在大量问题的机械模仿与记忆之中。而解题过程中极富有教育意义的回顾环节被排斥,导致了学生探讨研究数学问题能力的普遍性缺陷,最终扼杀了学生潜在的创造思维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