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彼此关联交织,文章针对诉讼法应选择行政诉讼抑或民事诉讼、何者应当为先、各自审判权的范围如何厘定、程序上如何衔接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论述了民事行政关联案件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争议的剧增,表明土地问题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土地争议的复杂性、交织性把土地争议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审判研究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解决好这个难题,对我国土地争议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土地争议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审判现状的分析研究,探讨我国土地争议行政民事交叉案件的审判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民事诉讼法对人民检察院受理民事监督案件赋予了新的要求,但规定较为粗疏,运用体系解释等方法,时监督申请期间、逾期未作裁定、再审判决的明显错误等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自动化行政行为进行类型化研究是数字行政法的基础研究之一,但现有的类型化分类方法无法与自动化行政行为的作出过程及要素有机结合,也缺乏一定的制度基础。因此,有必要在对通说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自动化行政设备行使的功能角度,将自动化行政行为划分为收集、决策、作用三种类型,并结合具体的行政实体权利,针对性地完善不同类型自动化行政行为的行政程序,在收集、处理与决策、作用不同阶段设置合法性控制的法律程序,从而排除事实上的全自动裁量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涉及知识产权效力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结果不可能缩小公共利益的范围,因而以公共利益可能受损为由,反对将涉及知识产权效力纠纷的案件提交仲裁裁决的理由是不充分的.如果仲裁机关在处理这类纠纷时,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能够有效地避免仲裁组织与国家机关的权力冲突问题.可见,从整体上说,知识产权民事纠纷都是可仲裁的.  相似文献   

6.
行政行为理论中应当研究行政行为的附款问题.它对于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和行政诉讼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行政行为的附款理论包括附款的内涵和功能、附款的种类、附款的根据和界限以及附款的效力和救济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行政诉讼法》颁行三十年以来,教育行政纠纷呈现出类型多样化、主体多元化、案情复杂化等特点。相应地,包括校内申诉、校外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在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也初步形成,这也渗透着教育行政争议调处的法治化需求。同时,司法实践逐步明确了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自主办学原则、权益保护原则,彰显出难得而可贵的司法能动主义立场,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法治的建设进程。但是,与多样化法律纠纷和多元化权利诉求相比,相关制度设计和司法实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集中表现为纠纷解决方式实效性和衔接性薄弱、正当程序原则缺乏实定法依据支撑、司法审查范围相对狭窄且强度相对较弱,等等。欲有效预防和妥善化解教育行政争议,实现教育领域的良法善治,应该提升行政过程的正当性与可接受度,建立基于知识理性的学术评审机制,尊重教育规律以及不同学科的本体特点,促使学术评价回归学术逻辑,并加强教育领域的行政程序立法工作,规范教育行政管理行为。同时,必须对不同的教育行政纠纷解决机制进行有效整合,厘清学校自治与司法审查的边界,使权利诉求能够通过制度化渠道正常表达,进而妥善地化解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8.
9.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以民事纠纷要素中层结构的主体、内容和事实(要件事实)要素为中心,完全排除了情绪要素,力求排除外部结构要素以及除要件事实之外的纠纷事实要素。这种纠纷要素的处置存在局限,容易造成纠纷反复,引发新的纠纷。为纠纷的一次性解决,民事诉讼应当拓展对纠纷结构要素的包容性,扩张审判对象的范围,缓和诉之合并的限制,加强诉讼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10.
古玩交易乃典型商事纠纷,司法实践强调商事惯例优先适用于重大误解、合同解除、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等民事一般法之规定。《民法总则》第十条之法律适用规定,显著存在商化思维不足。借民法典后期分则法律汇编之契机,应建构民事强制性规定、商事法律、商事习惯、民事法律、行政法规、民事习惯、民法基本原则适用效力依次递减的法律适用逻辑。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对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已作出专门规定,而《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民诉证据规定》中都没有有关其他类型证据向民事证据转化的规定,这是立法上的缺失。司法实践中行政证据向民事证据转化是现实的需要,在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等类型案件中不仅能解决举证困难、保障当事人诉权,还能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这两类证据之间的转化,有相关理论基础,但还需在立法上进行完善,制定具体的证据转化规则。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作为社会现实背景的产物,其功过是非在理论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演进,该项制度的变迁应当更被关注。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上,现存的“调、裁、审”依次进行的单轨制体制应当被“裁审自择,各自终局”的体制所逐步替代,并在立法、司法等层面上突出公正合理的价值取向,以实现真实意义上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司法高效以高效率和高效益为其基本内涵,并在多元司法目标的相互竞争与妥协中得以实现。高效司法的要素是多元的,其中,司法资源的充足投入与合理配置是基础性要素,司法程序的妥当安排是核心要素,科学的审判管理制度则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4.
按我国法律规定,旅行社挂靠经营中挂靠社针对游客产生的民事责任,被挂靠社应承担连带责任.挂靠社涉嫌刑事犯罪时,被挂靠社往往利用"先刑后民"这一司法审判惯例规避自己的民事责任,受害者无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无法另行起诉,单一的刑事追缴和退赔在受害人众多的案件中无法真正实现权利救济.此类案件应当坚持"民刑并行"处理机制,并以...  相似文献   

15.
学科交叉融合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而实践发现,学科合作的困境不是源于知识系统,更多是受制于高校行政管理结构。文章回顾中国高校管理思想、管理制度70年演变历程,把高校行政管理结构分为职能行政机构和教研行政组织两类,高校职能行政机构经历精炼和壮大两个时期,教研行政组织发展经历分科管理探索期、单科制期、多科制期和交叉融合期等四个阶段,并阐明中国高校行政机构数量激增的演变进程,分析当前高校机构林立、权力交错所产生的弊病。最后简述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形成以来,"大学"与"学科"关系的思想讨论与实践探索,提出未来高校管理思想研究回归知识体系的思路,精简行政事务的管理结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补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补正是追究违法行政行为补救性法律责任的三种方式。国外许多国家及我国台湾和澳门地区行政程序法都确立了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补正制度。我国目前尚没有明确规定行政行为无效制度和补正制度,对撤销制度的规定也不完善。我们应参考国外的立法经验,确立绝对无效行政行为自始无效,相对无效行政行为可撤销;限制撤销适用情形和补偿制度;规定补正的适用条件和效力。  相似文献   

17.
在民事诉讼法面临新一轮修订之时,梳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体系,对明确修法的宗旨、目标,以及完成具体制度的构建皆非常重要。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诉讼法律关系理论、诉权理论和诉讼标的理论等。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确立了民事诉讼中法院和当事人的关系,诉权理论则指出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应成为民事诉讼的基本目标;而诉讼标的理论则解决了如何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形,确立诉讼标的相对化理论,以实现纠纷一次解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抽象行政行为是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实施抽象行政的主体广、层次多,上至国务院及其各部委,下至乡镇政府都有权制定各类效力不一的规范性文件,在实际生活中它们具有重要影响,是很多行政机关的执法依据。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一个国家实现行政法治的重要标志。历经17年的酝酿,历经十数年的起草,历经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十数年的实践、探索、总结,监督法这部在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终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登上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当事人投诉无门难题等不正常现实情况,本文从审判权屏蔽民事诉权的现实困境切入,论证了民事诉权与民事审判权的不同属性定位,作为民事审判权的权源之民事诉权的本质是私权,而民事审判权并非纯粹公权力.因此,必须确立"不得拒绝裁判"原则,启动能动司法,树立民事审判权对民事诉权倾斜保护的理念,有诉必理,在司法技术上切实解决当事人投诉无门和"民事审判权拒绝裁判"的难题,保障广大当事人的诉讼人权.  相似文献   

20.
对于没有特殊身份和关系的旁观者见危不救的行为能否构成不作为侵权的问题,有否定论和肯定论之争.本文从比较法角度、我国古代法律规定以及民商法内部海商法领域考察,我国应该在侵权行为法中确立一定范围内的一般民事救助义务,保护受害者.在确立该义务时应考虑最低限度的道德并注意社会秩序与个人自由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