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效性为研究视角,在回溯政府和高校既往政策与措施的基础上,针对制约其效能发挥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实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存在着学生生涯规划不科学、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对就业能力培养认知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就业指导工作不够深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等原因.解决的措施为:完善就业能力培养组织体系,建设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工作的能力.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自我培养中存在培养模式不尽科学、职业教育机制不健全、自我培养意识淡薄等问题.因而,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大学生也应增强主动意识,及早做好职业规划,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有关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在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下,几乎全国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其中包括众多原来专业性较强的农、林、冶金等院校.让毕业生顺利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作为区位和实力都不占优势的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重设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的原因,并探索出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品质,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特点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珠江三角洲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特点为;就业意识明确,继续深造比例偏低;就业途径多样化,其中网络择业是首选;就业心理较成熟,但也存在一些隐患;就业期望值高;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择业地域过于偏向沿海发达城市;就业行为缺乏诚信以及自主创业比率不高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部门的建设,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预测,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要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加强与政府的合作,确保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同时大学生要转变自身就业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面向内陆就业。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就业难的根本性问题就是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地方大学生就业现状,从就业准备、培养模式、就业渠道等方面,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各地方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数据资料统计和分析相对缺乏这一现状,以广东为例,通过调查五所广东地方高校贫困生就业的现实情况,明确优势,转化劣势,提出各地方高校要通过建立贫困生专业调整制度、半工半读制度、提前毕业制度;撰写贫困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建立就业状况跟踪、监测机制;建立贫困生普惠性长效助学机制等方式帮助地方高校贫困生顺利就业并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前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心理问题愈显突出。文章从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调研入手,分析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了调适就业心理压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事关大学生的个人未来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的稳定繁荣。对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发现地方高校大学生呈现就业压力增大、就业风险意识提高、就业等待心态明显、就业能力提升意愿强烈等就业心理状态,同时暴露出对偶发或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相对欠缺、就业能力发展与社会需求实际相脱节、针对个人发展和未来职业的规划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基于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原因,从地方政府引导、高校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出优化和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和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地方高校师范类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着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结构性矛盾加剧,就业渠道狭窄,就业领域受挤压,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就业观念陈旧,创新创业驱动较弱等现实问题.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主阵地,需要多渠道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要突出师范特色,打造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要改革培养模式,造就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大学生就业帮扶指导,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要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根据就业市场需求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平台+模块”的实践,取得了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对新建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大学毕业生存量和流量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政府、社会、高校、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提升就业竞争力能有效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嘉应学院实施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了教学和课程设置的变革,促进了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彰显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有利于学生提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打造学生隐性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必须有科学的培养模式作保障.本文认为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应该是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严格管理、提高质量,具体模式可推行"3+1"培养模式.为了保证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指出了培养模式选择的三大原则和培养模式实施的五大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开展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地方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后要从转变认识、教师库建设、计划制定和考核管理等方面改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调查,在探讨他们就业质量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就业培训策略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加强就业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加强求职能力训练,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入手,对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影响就业竞争力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艺术实践贯穿学习过程,校内外联合培养形式,就业指导和AQ教育,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业,等方面探讨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路径。归。  相似文献   

19.
就业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关乎毕业生切身利益和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地方高校数量和毕业生人数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的95%和91%,占绝对主体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局。本研究以赤峰学院为例,结合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疫情防控背景下促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继高等院校持续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率成为当前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本文以地方高校的就业现状为逻辑起点,在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基础上,分别从办学定位、专业建设、实践教育、就业指导等层面,阐述了促进就业视阈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