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小平 《大观周刊》2012,(4):189-189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巧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数学问题在生活情境中展现,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之中,从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人生大舞台,喜怒哀乐每天上演。疲于应付生活种种压力的人们,茶余饭后,总想找一些精神寄托,慰藉日益干涸的心灵。《孝感日报》的《生活》副刊应运而生“生活话题”专栏,旨在“在了解中思考,在分析中感悟,从事实后看观点,从细微处见大理”。人人都在生活,并非人人都会生活。“生活话题”的一个个话题,于细微处,于五彩斑斓的生活万象中,教人们有质量地生活,诗意地生活,哲学地生活,让我们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诗意盎然。  相似文献   

3.
广播生活类节目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宗旨,向听众传递正确的生活知识,引导人们科学消费,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提高生活质量。由于交通广播生活类节目伴随人们的整个行车过程,所以生活类节目内容对听众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教育价值,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在分析交通广播生活类节目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办好交通广播生活类节目质量的具体对策,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赖晓菡 《大观周刊》2013,(1):200-20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小君 《大观周刊》2011,(15):214-214
《新课程标准》指文:“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实用性,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在新教材里,编者更加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出,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因此,我在课程改革当中力求能够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关注更多充满创意的生活体验,这些体验激发更多的创意,我醉心其中。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创意的世界里。创意领导着我们的时尚审美取向;创意改变着我们原有的生活规则。它不会明显的写在哪里,却已早早渗透于生活的每个细节。有创意的生活,绝非紧紧追求形式上的另类或者是伪文艺。创意源于生活、服务生活、推  相似文献   

7.
吕贤 《大观周刊》2013,(5):165-165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8.
张勤 《大观周刊》2011,(10):32-32
“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用生活理念构建小学数学教学就要将传统课堂内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问题情境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就要以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直接出发点,充分利用生活现实作为问题的载体,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原来那么贴近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9.
卓琳  陈建良 《大观周刊》2012,(27):248-248
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辨证的,也是有机统一的。将生活与数学课堂有机结合,已成为一种教育理念。在这方面,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涵,大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节,有机将教学实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自觉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0.
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兴起是在2009年之后,这类节目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推动力。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会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眼球并且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重视。笔者从生活服务类节目未来趋势的角度浅要分析生活服务类节目的趋势和潮流。  相似文献   

11.
刘胜男 《大观周刊》2011,(26):29-29
本文结合贵阳市居民生活用能消费情况,将经济性和环境影响作为主要因素来比较各种终端生活用能,研究电能在终端生活用能中的替代可行性,并对电能在居民终端生活用能中的替代性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孙志苑 《视听》2012,(7):38-40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围绕衣食住行玩,各城市电视台的生活服务类节目遍地开花,但在新媒体风靡的时代,互联网在年青人一代占据主要的消费导向,加之央视及卫视等推出大型真人秀生活服务类节目,人财物力及制作水平相对薄弱的地市台,其生活服务类节目受到很大冲击,甚至有的节目难以生存。生活服务类节目定位是为百姓提供生活资讯、服务百姓生活的节目,地市台作为与当地市民最接近的媒体,较卫视、央视与各终端商家更接近,更了解身边市民的生活需求,如何更专业、更精准、更特色地制作符合本土观众的生活服务类节目,是地市台生活服务类节目突破瓶颈的发展策略。笔者作为防城港电视台两档生活服务类节目的负责人,就城市台生活服务类节目的策划制作和发展对策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3.
教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育就应该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之中。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世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林慧 《文化遗产》2017,(2):50-54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缩影。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是一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当代,传统节日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中,在社会、经济、科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正在发生巨大的变迁。原本是我们生活世界一部分的传统节日,似乎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如何让传统节日真正返回人们的日常生活,让节日回归其本来的意义,这在当下尤为重要。保护节日遗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生活在传统中,让传统的文化精神扎根于现代民众的心里,让传统成为当下生活、精神和信仰的一部分。当代具有生命力的节日传统,都是与民众生活相融合,在生活实践中得以传承。生活在传统中,并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的生活方式,而首先是对传统的自觉认同。其次是指在保持节日内涵的基础上,对传统的重塑。在传统中生活,既是对自身文明传统不断确认、自我认定的一个过程,也是节日文化遗产进行现代性重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田华山 《新闻前哨》2010,(12):79-80
许多日播性的节目.每天直播一期,一年365天,天天在听众关注下。要使节目保持常听常新,就需要在创新上下功夫。生活服务类节目,顾名思义.就是立足于生活,为受众提供服务。从广义上说,生活态度、生活质量、生活空间、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等都包含在内。从狭义上说,  相似文献   

16.
刘茂菊 《中国广播》2006,(11):73-73
近年来各地广播电台的专业频率越来越多,其中,生活广播作为贴近百姓生活的专业频率也越来越引起各地电台的关注和得到听众的喜欢,那么,作为生活广播如何围绕百姓的生活做好文章呢?邢台电台生活频率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具体说有以下几点:一、服务生活的频率定位要想做好生活广播首先要明确频率定位。生活频  相似文献   

17.
人生大舞台,喜怒哀乐每天上演。疲于应付生活种种压力的人们。茶余饭后.总想找一些精神寄托,慰藉日益干涸的心灵。《孝感日报》的《生活》副刊应运而生“生活话题”专栏.旨在“在了解中思考,在分析中感悟,从事实后看观点,从细微处见大理”。人人都在生活。并非人人都会生活。“生活话题”的一个个话题。于细微处、于五彩斑斓的生活万象中。教人们有质量地生活。诗意地生活。哲学地生活,让我们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诗意盎然。  相似文献   

18.
冯舒平 《大观周刊》2012,(39):311-3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随之改变.不再是旧课程中的一成不变。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内驱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柳钦 《今传媒》2010,(12):12-14
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人化",即人与人、人与环境以及环境的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居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适应城市特点和要求的人工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是在更高社会层面上展示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城市生活,是城市社会成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能否  相似文献   

20.
王爱洁 《大观周刊》2012,(15):281-281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所在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将思想政治课堂孙向生活。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关注生活,激发兴趣,正视问题,提升认识,回归生活,运用知识,使思想政治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