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和社会制约权力理论相契合,符合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体现了司法民主、司法公正和遏制司法腐败的目标追求。但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改变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方式、扩大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赋予人民监督员调查取证权、提升人民监督员决议的效力等级等,是实现人民监督员制度价值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权力运行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对权力加以制约,达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环节。这些年,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各种具体权力的运作过程需要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制约,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实践也证明是十分必要的,但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手段和途径对权力进行制约,以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的权力制约机制,观点不尽一致,本从对民主政治的理解,认为我国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下,要达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必须大力发展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3.
从人类社会形态、权力的本质属性,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权力的责任和党的性质、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看,有权必然受约。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堕落腐败,这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当前,为了对权利实行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划一切权力运行的法律体系,实现,责任对权利的制约,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实行对权力运行的全程监控,以人民大会制度为中心全面实行对权力的监督,加强党政、群众团体组织对权力的制约和新闻舆论对权力的监督等。  相似文献   

4.
权力腐败现象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成为改革、发展、稳定的障碍。现阶段权力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党自身建没等方面的社会原因;根治权力腐败现象,要形成权力制约上的新机制,把反腐廉政纳入法制轨道,建立环环相扣的监督网络,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5.
哈耶克作为1974年经济学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对宪法理论也有独到的研究,他认为权力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性质,即善的权力和恶的权力.强制的权力是一种恶,宪法不仅要对强制的权力进行制约,而且要对民主的权力实行制约,因为无限的民主也会导致恶的产生.宪法对权力的制约是为了保护人民的权利,而对个人私域的界分和对私产的保护是限制政府权力、保护人民权利的前提条件;要保证宪法实施,就必须进行违宪审查,而违宪审查既要注重制度的建立更要确立审查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浅析新形势下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必须对权力制约机制进行改革。十六大提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对监督机制改革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腐败的实质及产生的原因 ,认为腐败是权力非公共运行的表现 ,是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反腐败关键要靠完善制度 ,靠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提出了建立民主为基础 ,法治为原则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设计思路 ,认为应从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改善党的领导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几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8.
“家规制约法”就是用家庭的纪律、规范、制度等约束孩子,使其按正确的要求去做,并逐步形成良好习惯的方法。青少年自觉性不高。需要一定的制约。要克服不良习惯,既需要内部的意志力,也需要外部的强制力,完全靠自觉是不行的。我们提倡说服教育,但不等于不要惩罚。孩子犯了错误,给以一定的批评教育以至惩罚都是必要的,当然这只能是辅助手段,但没有也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9.
权力监督和制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防止权力腐败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削。文章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建立科学、和谐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使权力规范有效地行使,保证权力为人民利益所谋,才能保证权力的廉洁运行。  相似文献   

10.
权力制约必须立足制度设计,要以被监督、被约束的对象不道德为前提。党和人民要拥有足够的权力载体和法律手段,能够及时地、有效地制止滥用权力的行为。权力制约必须实行分权制衡原则,才能避免权力过分集中而造成权力非规范化运作、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现象,从根本上解决监督“一把手”难的问题,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权力制约必须立足制度设计,要以被监督、被约束的对象不道德为前提.党和人民要拥有足够的权力载体和法律手段,能够及时地、有效地制止滥用权力的行为.权力制约必须实行分权制衡原则,才能避免权力过分集中而造成权力非规范化运作、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现象,从根本上解决监督"一把手"难的问题,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权力无合理的制约 ,必然导致权力的腐败。所以 ,要在重视官员品德和加强思想教育达到依法行政的基础上 ,更强调在现阶段应当对官员行为加以法律监督的外在约束 ,主要是成立隶属于人大的反腐机构 ;加强司法对人大和政府的监督 ;强化新闻监督 ;加强人民对官员的制约力度和建立官员申报财产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实施聘任制是我国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要使该制度得到公平、公正的实施,应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其中较为核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聘任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要加强对校长权力的制约。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聘任方面的法律法规,应研究聘任主体,聘任和解聘教师的法定程序,教师被解聘后的维权途径等三个法律问题;要加强对校长权力的制约,应提升教代会、教育工会、教师协会的权力,使教职工寻求到与校长权力相均势的利益支撑者。  相似文献   

14.
行政权力腐败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以制度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三种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对行政权力实行全面的、严密的、强有力的制约与监督,从而确保行政权力廉洁、公正、合理地运行。  相似文献   

15.
行政问责制的法理逻辑表明,人民主权是政府权力的逻辑基础,如果没有人民主权,也就不可能有政府权力,因此,政府权力必然要受人民主权的制约,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应对人民负责.而在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却出现了权高于民,权大于法,问责执行机关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等现象.生成我国行政问责制现实悖论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历史传统的原因,也有政治体系发展不健全、配套制度与改革相对落后的原因.解决此问题的关键,需要一些政府官员转变观念,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服务意识,同时,要健全各级政府的责任体系,强化制度执行的针对性以及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控制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反腐败的关键是建立好权力运行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滋生腐败的关键因素是没有建立好权力运行制约机制。要建立好这个机制就要对权力本身进行制约,严格、明确的划定权力行使的范围.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权力行使的程序,加强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内部监控机制;就要从规范权力主体和加强权力客体达到制约的目的,引入权力运行不当追究责任制,以权利制约权力;就要加强新闻媒体和社会团体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相互补充的行为方式,它们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权力监督和制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近几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要践行的合作收益尚未建立起有效防止权力腐败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文章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科学、和谐的权力制约与监督约束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使权力规范有效地行使,保证权力为人民利益所谋,才能保证合作收益的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8.
预防和治理腐败,根本在于加强制度建设,核心是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要把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同反腐倡廉教育、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以及对权力的监控结合起来,寓制约于思想道德防线构筑、制度建设和监控机制建设之中,着力构建包括拒腐防变教育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在内的权力运行长效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被赋予一定权力来管理学生、维持课堂秩序和组织教学活动。这种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如果教师滥用赋予自身的合法权力,就很容易导致暴力的产生。教学生活中的暴力建立在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它给学生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它会压制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参与意识,造成学生的双重人格并泯灭学生的个体尊严。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要消除教学生活中的暴力,就必须"多管齐下":既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权力欲望保持警惕和克制,也需要靠教师养成民主的素养,更需要通过加强学校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来约束教师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20.
法官是当今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仅是因为他所处的特殊领域,还有他所拥有的极大的权力。人们已经认识到要去制约这种权力,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形成规范和有效的制约方式,这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人们对法官的某种惧怕,在实践中司法的公正性就显得不那幺权威,本文试图构建一个法官责任制度的框架.使这种制度成为制约法官的有效手段,成为法官头上的利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