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学海无涯苦作舟",它强调了学习是无止境的。可"苦"的事情,人们又大多是不太愿意去做的。就人类所有的科学文化知识而言,的确可以说是"无涯"的,而且我们又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以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快的速度扩展着……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就更需要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些谆谆教导常常在孩子耳畔响起,成为一代代老师和父母教育孩子的"圣经"。在孩子们心中,"勤"、"苦"成为"学习"的代名词;在家长心中,"今天的辛苦是为未来而做准备"成为漠视孩子"勤苦学习"的借口。因此,我们看到孩子起得越来越早,睡得越来越晚;烦恼越来越多,快乐越来越少;疲惫越来越重,幸福越来越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疾呼:"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学习是在短时间内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这个过程难免有些枯燥,学生往往经受不住"学习之苦"而导致负担过重。学生在激烈的竞争和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下,日益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心理负担成了学生心中的疙瘩。  相似文献   

4.
名言品读     
正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德]莱辛名言赏析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告诉我们不能骄傲。自古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海无涯",我们感叹于知识的世界如海洋般宽广,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以外,生活中也有很多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所以我们要学会"苦作舟",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实在太苦了,其苦大致表现在三方面:课业负担过重之苦,学习生活枯燥单调之苦,师生关系紧张之苦.由此而生的"愉快教育"提出要把这"三苦"变为"三乐"(学习之乐,生活之乐,和谐之乐).乐从何来?乐生于情,情源于境,境由人造.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呢?……  相似文献   

6.
<正>初中生升入高中以后,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往往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如果对学生的学习不加以正确指导,可能会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高中生学习的数学来讲,高一时要查缺补漏,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并养成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与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二时要努力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并提高学习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时注重知识的回顾,完善知识体系构  相似文献   

7.
一次,我对几个整天在读啊、写啊的自学小组成员说:"那么多的作业,你们学得好苦啊!"小朋友们天真地说:"作业多一点好,学习就是苦的么.老师说,不苦不成才."回答多响亮啊!这是老师教育的结果.然而,它是违反教育规律的.最近看到某教师把"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字改成"乐"字,这一字之改,很有见地.学习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小学生学习只知其苦,而没有胜利的欢乐作为"反馈",尝不到"苦学"后的喜悦,他们的学习就会处于被动状态;一旦在学习上受到挫折,就会产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     
<正>在中国传统的学习观中,不乏对学习过程的"苦"的定性,诸如"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等等,还有学者论证过"学"的繁体字上面的"爻",代表的是鞭子。如果从学习的本质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施良方,2001)来看,当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产生比较持久的变化时,未必不使人产生快乐的成分,故而将学习视作苦中有乐,苦中作乐,先苦后甜的价值引导也成为学校教育中经年不变的常态。那么,学习中的快乐是什么?理想课堂中的快乐学习能走多  相似文献   

9.
贾岛是中唐后期的重要诗人,他以"苦吟"诗名世,其"苦吟"的做诗态度与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学习贾岛"苦吟",不仅学习其"苦吟"诗歌创作的范式与方法,更多的是向一种"苦吟"精神的回归.贾岛借"苦吟"寒士的落寞孤介情怀,宣泄对社会不平的怨愤;又以禅宗思想的审美意趣为导向,在营造空寂幽寒的意境中,淡化现实的苦闷,超脱尘世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是梦,最长的是人生路。"孩子们会说:"世界上最美的是没有作业,最苦的是做语文作业。"是的,语文作业是巩固学习内容、诊断学习问题、指导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可是孩子们并不"领情",他们讨厌机械地抄写、积累。因此,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设计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通过适量、有趣的习题训练,掌握和巩固课本知识,并学会分析、综合,发展语言,形成独立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乐趣,  相似文献   

11.
潘娜 《成才之路》2014,(18):52-53
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乐"。在物理学习中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那么学生一定会喜欢学习。教师如何让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主动地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达到教学目的呢?下面,我来谈谈几点自己的想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学生只有对物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校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把学习变成一个快乐有趣的过程,让孩子不再感觉到学习难、学习苦,是现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打造一个有趣的课堂,让孩子自由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探索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树立有关于学习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本文围绕"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趣味探讨"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上,人们总习惯提倡一个"苦"字.以"勤学苦练""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名言给人以教诲,以"头悬梁,锥刺股"等典故给人以楷模,仿佛非苦不是学习,非苦无以成才。于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便出现了。久而久之,学生厌学的情绪增长了,聪明被压抑了,灵感被抹杀了,这样的教学怎能不失败?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效果颇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乐"字便体现的是"兴趣"问题.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地理教学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对学习便会产生一种出自内心的、跃跃欲试的动力,在学习中会产生一种虽苦犹甜的感受,心理压力随之减轻,不会感到地理学习是一种负担,使整个身心处于一种积橄状态,出现惊人学习热情,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5.
古语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见自古以来学习都是一件艰苦的事。当今社会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业负担太重,而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为此教育专家一再呼吁"减负,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减负"并不完全是减少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从而好学、乐学。以下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将班级授课制推向极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让学生苦不堪言,教师也身心疲惫,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主要关注的是所要学习的"知识"。而"建构式生态课堂"克服了这些弊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教师行动的指南,教学中更关注学习的人,是广大学校和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领域进行的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建构式生态课堂"中要求教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使得学生最大限度发展的同时,自己本身也在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7.
朱蕾 《教书育人》2011,(13):23-24
中国历来都崇尚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方法,更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的治学名言。学习之苦犹如咖啡之苦是无法剔除的,但人们是为了享受而去喝咖啡,却很少有人是为了享受来学习。记得曾与一些学生讨论过"学习之苦乐",全班几十人竟没有一个人认为学习是快乐的,我感激学生的坦诚,却也由此一直希望我的生物课堂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我的教育能让  相似文献   

18.
如何有效激励学生,提高其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参与又"苦"又"累"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我们几年来的教学及"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实践证明,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课学分制教学模式能做到这点,实现有效合理地激励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达到学习、锻炼两不误及师生之间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我们经常会听见一些词例如"刻苦学习"、"苦读"等来形容读书之苦。其实我认为应该是"读书之苦是源,读书之乐是泉"。古今中外那些名垂千古的人的读书事例应该是数不胜数的。  相似文献   

20.
尚碧荣 《考试周刊》2014,(58):23-23
受社会大背景影响,目前部分教师与学生价值观念偏离正轨,知识教育利益化、经济化现象比较突出,不能正确对待工作或学习,认为自己付出过多,索取太少,喊苦叫累,身心疲惫,牢骚满腹。学会对"付出与索取"换位思考,将会获得工作、学习与身心健康发展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