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丑     
小丑有了一个梦想了,以前他没有过的,所以他想有一个。他希望那些专程来看他表演的人们,都能记得他的名字,那将会是多么让他自豪的事情呀。小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细细,这是他自己给自己改的。自从成为小丑的那一天,他觉得自己的所有都变细了,细得可以这样轻易地跳上钢丝。他常常恍惚起来,这是钢丝吗?这样宽广啊,他觉得那是好看的铁路,宽阔的磨得发光的铁轨的铁路。小丑开始上了瘾一样喜欢走钢丝,他小心翼翼地走,摇摇欲坠地做一个又一个华丽的动作。台下爆发出惊叫与欢呼,小丑觉得大家都陌生地喜欢着他。在绚丽的灯光下,他时常幻想人们大声呼喊起他的名字来,细细,细细…然后他开始笑了。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个在汶川地震废墟中未曾来得及发出去的短信.曾让多少人为之感动落泪.相信触动大家的不是因为它有华丽的词藻.而是文字本身所承载的情感——在生与死面前无法割舍的爱。  相似文献   

3.
好的文章一般都有丰富细腻的情感、正确深刻的立意、巧妙新颖的构思、流畅优美的语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力图使学生尽快地达到这些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呢?  相似文献   

4.
一 写作是情感的流泻与思想的演绎,章应以形象的丰满或材料的充实,予读以思想的启迪成情感的熏陶。审视我们的作。顿感学生写作的圆滑世故,章不是在张扬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不是在展现厚实的底蕴,或是观点模糊。或是面面俱到。试图以自己的滑头,悄悄蒙上老师的眼睛。我们看看下。  相似文献   

5.
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的作文越来越缺乏一种昂扬而又大气的文笔,缺乏一种飞扬的激情,缺乏一种作文语言的磅礴气势;取而代之的是"华丽有余、气势不足,偏重技巧、疏于豪情的‘缺钙’文"。我们认为造成上述现象有以下一些原因:学生的生活空间狭窄,导致写作源泉枯竭;学生作文偏重个人情感的主观宣泄,缺乏思想的灵气;受影视作品、言情小说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云龙 《广西教育》2006,(1A):86-86
梁启超说:“情感这东两。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注重情感诱发,视情感为文章的灵魂.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因此,要指导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要进行情感诱发.使学生产生情感冲动..  相似文献   

7.
李荣国 《现代语文》2007,(1):102-103
“无情便无文章”这是一条古训,意思是说没有感情就没有文章。文章只有蕴藏着真情,读者才能和你产生共鸣,和你一起品味生活,受到感动,得到震憾,从中受到教育。而现实中,我们学生的作文恰恰就缺少真情,平淡无味,读了以后令人发困,别说去感化别人,就连对主题的表达都那么苍白无力。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中被遗忘的角落,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盲点。那么怎样能把同学们心中的真情给激发出来,再渗透到他们的作文当中去呢?这个问题非常棘手。我经过多年的摸索悟出一些有效的办法来指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彭玉莲 《中学文科》2007,(12):64-65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一篇文章的写作,是由观察到思考再到表达的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也只有富有情感的文章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田春林 《初中生》2007,(12):17-19
作文开头难,结尾更难,难就难在它是作文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画蛇添足。天下文章多如星汉、浩如烟海,文章的结尾更是千姿百态、摇曳生辉。  相似文献   

10.
愿意当小丑     
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相似文献   

11.
小丑     
《中国文学史》这门课程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中文系对本科、大专和成人班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我对文学史教学的看法,并希望与大家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2.
知足常乐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样流逝,不留痕迹。有人喜欢伤春悲秋,有人喜欢享受当下,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明白知足方能常乐。不知足常悲。有句俗语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蛇吞象,受苦的还是自己,就像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没有的,只会令自己郁闷,  相似文献   

13.
怎样写好作文?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情感”上给予指导。情感是作文的命脉。写文章有了情,下笔就有神,学生们怕写作文,哪来的“情”?只好绞尽脑汁,东拼西凑。为此,我在布置作文构思之前、在写作和讲评之中,千方百计地广开视野,创设和利用有关情境,同题对比,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写作,是由观察到思考再到表达的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是就事写事,从中体会不出小作者的写作情感,文章读起来干燥无味。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羹隋实感呢?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付新 《课外阅读》2010,(7):86-86
师生情感的沟通,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作文教学中,评语既是对学生文章的评价,更是唤起学生写作文兴趣的导火线,点燃学生写作文热情,甚至可以改变学生做人的品质。翻开学生的作文本,面对人情百态,面对情感渲泄,教师应以评语为桥梁,用饱蘸真情的笔和学生交流,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6.
邵代全 《现代语文》2005,(9):119-119
清代文艺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大收煞>中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若难遽别",此语强调写好文章结尾的重要性,特别是议论文结尾处,或以奇语佳句夺人心魄,或以深刻哲理发人深思,或以妙语警句启人心扉,或以正言壮语激人奋发,才能是让"人执卷留恋,若难遽别"的优秀之作.但学生写作时,往往会深思熟虑地写好文章开头,结尾则匆匆收笔,给文章留下不少遗憾.那么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尾呢?现举数例,与同好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作文应当是真情的流露,实感的抒发。一篇文章的价值不仅取决于思想的高下和优劣,还取决于情感的真假和强弱。所以,小学作文教学必须以生活的情感为主线,以语言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写母亲的文章,我看过很多,但前不久,我读到一位学生的文章是这样赞颂母亲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篇好的文章,字字句句都涌动着感情的溪流。教师如何在听、说、读、写中,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带领学生走进作家创造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20.
郭长青 《西北职教》2007,(10):34-34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作文兴趣是学生对作文活动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先导,是推动学生主动写出好文章的内在动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