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历二月十五,邀约三朋四友,来逛一年一度的洱源三营庄稼会. 庄稼会是洱源三营地区盛大的乡村贸易集市,又是当地的本主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万物刚刚复苏,一年一度的集会便如期而至.庄稼会不仅是滇西地区盛大的农具交易会,最吸引游人的还是毛驴汤锅,这道传统美食令人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2.
<正>《诗经·召南》中有一首《野有死麕》的诗歌,原文是这样的: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程俊英先生的译诗如下:打死小鹿撂荒郊,洁白茅草把它包。有位姑娘春心动,小伙上前把话挑。砍下小木当烛烧,拾起死鹿在荒郊。白茅捆扎当礼物,如玉姑娘接受了?"轻轻慢慢别着忙!别动围裙别鲁莽!别惹狗儿叫汪汪!"此首《野有死麕》读上去就像一首情歌,但古今解读者对其主题的理解差异很大。古人的理解,大约有几种。  相似文献   

3.
初秋,上午十点钟的阳光已经有些烈了.在经历了一整个长夏的繁密雨水之后,拐过秋天的垭口,雨脚渐渐收住,阳光猛然间热辣起来,进入了催熟庄稼的“晒黄天”.乡间有民谚说:七月辣太阳,哑巴晒得死.这里面的七月,指的是农历七月.在七月渐末的大太阳下,已经灌浆成熟的庄稼一天天悄无声息地晕染开秋色,直至,将人们又一岁的劳作与汗水,点染成这大地明亮的诗章.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內容是非常複雜的,其中有顯而易見、易於了解的內涵,也有深微難見、不易了解的內涵。文化是對於自然狀况的改變。“文”對“野”而言,“化”對原始狀態而言,文化即是對於原始的野蠻狀况的改變。文化對於原始狀態的改變都是經過意識活動的。文化的內容即是人類的意識活動及其物質化的表現。  相似文献   

5.
食花岁月     
野梨花 春天来了,野梨花开得满山遍野.初是灰白,后是一树树的白雪在暖暖的风中轻轻地飘摇.  相似文献   

6.
女性的庄稼     
庄稼是女性的。我首先想起的,是荞。曾经,荞是一种苦难的食物。记忆深处,家里总是吃包谷面疙瘩饭,米饭是只有过年过节才有的,甚至就连过年过节,米饭也只是锣锅底上薄薄的一层,上面仍是包谷面疙瘩。那薄薄的一层米饭,奶奶要拿来供奉祖先,一来表达对祖先的无上敬意,二来哄哄祖先,告诉他们,我们有米饭吃。家里楼上的柜子里有一袋荞麦面,  相似文献   

7.
他们活着     
父亲打算同管家先生去察看庄稼,玛露也要跟着去玩。她喜欢跟着父亲到野地里跑一跑。可是妈妈不同意,对父亲说:“不要总让她跟着你。已经十三啦,你去哪儿,她也跟着跑。”“这有什么?”父亲回答说,“她还是个孩子。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连门坎都不让迈的时代已经  相似文献   

8.
农事三题     
农时 种田,历来讲究时令,此之谓农时.什么季节什么节气或日子种什么庄稼或蔬菜,是这个农耕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所以,民间有“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的警示,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之类的诸多农谚,有“家家打稻趁霜晴”、“一夜连枷响到明”的农忙.  相似文献   

9.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创立,起了奠基作用,由此而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成为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标帜。从历代的典籍记述可以看出,黄帝以人格形象凝聚和代表着中华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黄帝所代表的中华传统价值观主要是:一、崇尚文明的观念。崇尚文明,摒弃野蛮,注重文野之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观念。《尚书》有“睿哲文明,温恭永塞”(《舜典》)之赞,《易传》有“天下文明”(《乾.文言》)、“刚健文明”(《大有.象》)之志,《荀子》有“不敬文,谓之野”、“君子贱野而羞瘠”(《礼论》)之论。这些观…  相似文献   

10.
苏金鸿 《大理文化》2012,(11):67-68
苍山 傲然挺立的十九座山峰 峰峰长满野杜鹃  相似文献   

11.
1980年11月的某一天,清晨,野棉花一样柔软而洁白的雾霭,从苦荞籽般撒落着座座寨子的山腰上,一直弥漫到长满蛮子草,开满野菊花的河谷。对于这样的雾霭,永平人有一个很诗意的称谓:晴  相似文献   

12.
故乡秋事     
正黄了。黄了。秋天已来,树叶还有什么理由不黄?秋天的颜色,有着金黄的质地,反射出金灿灿的光。秋风刮过,庄稼就会把丰足的头垂向大地。稻香漫天,沃野无边,秋天原本到处都是善良的面孔。但是,也是多事之秋。  相似文献   

13.
捡粪的记忆,大都来自童年.那时,父亲常跟我说:"农民离不开田地,庄稼离不开肥料."于是,每天从村小放学回到家,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做作业,而是端起粪箕到田边地角或那些常有牛马走过的大路上捡粪.  相似文献   

14.
放牛的心情     
外公给我起的是个男孩的名字.我身上也有野小子的性格脾气,常玩男孩的游戏,爬树,捉鸟,打鱼,摸虾,时不时还会和男孩打上一架.记得老师和父母常挂在嘴边警告我的一句话就是:"不好好读书,将来回家放牛"!……  相似文献   

15.
韩娜  李先瑞 《世界文化》2022,(10):40-42
<正>笙野赖子(1956—)出生于日本三重县四日市,自幼在伊势市长大,在此度过了她的小学和中学时代,高考落榜后复读一年,20岁时考取了日本立命馆大学法学部,主攻民法。她在大学期间开始写作,不断向各类文学杂志投稿,大学毕业后也并未选择就职,而是继续倾心于文学创作。1981年,笙野赖子凭借作品《极乐》崭露头角,获得第24届群像新人奖,从此步入日本文坛。然而对于该作品,日本文学界却褒贬不一。《极乐》描写的是一位执着于地狱绘画的无名青年画家的阴暗情感,有评论者认为该作称不上是小说。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发达、最现代的国度里,生活着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部以自然原始的方式生活着,他们摈弃使用任何现代的家用电器,甚至不用电照明,这就是阿米什族群。驱车前往爱荷华城外的阿米什人聚居区,你常常会遇到阿米什人一家其乐融融地乘坐黑色的敞篷马车,行驶在高低起伏的山路上,山路两旁是绿植油的庄稼,旁边地里有人用木犁耕地;远处山坡上有悠闲的牛羊在慢慢吃草——一幅美妙的田园风光。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的土路上,牛们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来.路边的庄稼地是他们一生劳作不息的田园,地里的庄稼青了,黄了,在庄稼的青黄之间,牛们一天天老去,老成了瘦骨嶙峋,老成一座山的样子,老成了中国农村一个个永不枯朽的寓言.在乡间土路抑或田间小道上与你相遇的牛们静静地为你让开一条道来,站在路旁默默地注视着你,眼神里满是关切,当你消失在他们的视野之后,他们又重新上路,尾巴在身后悠悠地摇摆,晃动出一种心情.牛们的形象从春秋战国沿着历史的长河一直晃动下来,中国历史的每一个皱褶里都印着他们的身影,晃动着肩负重轭的牛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8.
《野罂粟》     
《野罂粟》(封底)《野罂粟》是法国印象主义画派创始人莫奈的作品,曾在首届印象派画展上展出,它构图简洁、色调平淡,堪称印象派作品的典型。该画作于1873年,当时莫奈的生活相对安定。画中人物是画家的妻子卡米耶和他们六岁的儿子让。母子俩在田野里采集鲜花,尽...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人们开始对朴实的乡间艺术越来越感兴趣,而且可能成为未来“农业文明”的动力之一一提起“乡间艺术”,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摩西奶奶的风景画、巴拿马服饰和印第安人的风标。而正在美国时兴的乡村雕刻、瓜果雕塑、庄稼绘画等乡间艺术,已被誉为返朴归真又面向未来的农业文明,  相似文献   

20.
任永利 《世界文化》2011,(2):62-F0004
七里海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最大特点,可概括为三个字:野、古、文。 七里海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植物有41科153种,占天津滨海地区湿地植物的93%;还是世界三大著名古海岸之一,主要自然遗迹有牡蛎滩、贝壳堤、鲲鲸骨、麋鹿角等:它还极具浓郁的古老文明气息,有大量战国遗迹、秦汉旧址、古墓城池及于方舟故居等。其中,潘美墓、七郎坟、红心堤、八卦沟等颇具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