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10年晚秋,一大捧阳光向巍山县庙街镇慧明果园里倾泄而下,一大片梨树列着整齐的方阵,铺满了山岭。梨树枝头果实累累。此时,刘绍良正采撷着金秋的喜悦。这些皮红、个大、味甜、汁多的红雪梨和其它品种的梨果将从这里出发,走向各地市场。忙完这一阵子,刘绍良又得和手下的技术人员一道,修枝、打杈、积肥、蓄水,准备为来年的丰收忙碌了。何况还有养鸡场、养羊场、养鱼塘,这些都够他劳  相似文献   

2.
一块被祖辈翻挖了无数次的山地一把垦荒的锄镐代代相传年复一年父亲接过祖父手中的锄镐继续在山地里耕耘是那块生存的荒地累倒了一代又一代叫作父亲的人如今也累弯了我叫他父亲的那个男人的腰板,父亲——你那弯被岁月压得如同新月般的脊梁是一盏点亮我灵魂的明灯照着我走出大山踏过泥泞。  相似文献   

3.
正当我合上刘绍良的近作《我在乡野》散文集时,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感叹其能在悠远祥和、超脱宁静的心态中,对乡野山地进行着独特的叙写,并有了与张乃光老师同样的感受:"他真是用心在写作,用情在写作,用生命在写作。他写作是因为心里有话要说,把自己的生活状态告诉朋友们,把自己的体验、感悟、思考、想法尽情地表达出来,把自己的忧伤、惆怅、幸福、快乐毫不掩饰地展现出来。他已经历过太多太多的世事沧桑,他无意于用写作成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山地     
父亲一直生活在农村.到远方一个城市求学的我,无论走到哪里,怎么也忘不掉父亲一直耕种的那块山地.  相似文献   

5.
山地散板     
唢呐 从小我就不喜欢听唢呐,总觉得那些呜哩哇啦的声音很嘈杂,很干燥.而我所居住的这个山区小镇,由于民族聚居的环境,唢呐声是随耳可闻的,逃也逃不掉,躲也躲不开.每每这时,我的耳朵总是以一种本能的抗拒来配合我的感觉.我从没试过去了解唢呐,去欣赏它,甚至我从没把它当作一种乐音.这样的情形一直伴随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那些年月里,唢呐于我是遥远的.  相似文献   

6.
儿子跑过来告诉我幼儿园里新发生的事。他在幼儿园里学会了点本事,要向我显示一番。他先从抽屉里拿出一把不让他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个苹果。“爸爸,”他说,“我让你看看苹果里有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7.
1 广州十月,雨水是蚀渗到皮与脂之间的第三层,他问我是不是昨晚没睡够,眼皮是肿的.如果我能预知一个小时后的事,我一定不会用筷头挑开他盘子里白皮样的肠粉,拣出那个红小的虾仁.桌子上有一座畸矮的骨山,一屉有四个鸡脚.他说洋鸡脚,他不吃.  相似文献   

8.
七日丧     
第一日:死讯 那几天我们正在筹钱买新房子,父亲(注明:本文里的父亲是我的公公)的死讯就在新年的前一天到来,似乎存心和谁过不去.买房的事只好先停下来,活人的事可以等等再说,新年的头等大事变成了买墓地和棺材,筹办丧事. 丈夫在电话里向居住在南方的亲戚们传播父亲的死讯,像是在传死者的坏话那么不自然,似乎心怀歉意又不得不传,措辞中盛满不知所措的恐慌.听不到电话那头的对答,只看到他说话的样子十分古怪,全然不像是在说一件令他哀恸的事,倒像是在说令他尴尬的事,语气不是很肯定,仿佛在传播一条不怎么体面的小道消息,苦笑中还夹杂着对自己作为传话者这一角色的怀疑和嘲弄.  相似文献   

9.
与鸟共存     
铁栗 《大理文化》2004,(6):12-13
一位朋友约我去弥渡,说是去采访张应徐.我不知道谁是张应徐,但我知道弥渡是<小河淌水>的故乡,我同意和他一起去是受了那首民歌的吸引.朋友早已加入了有车一族,平日出去采访都自己驾车,这一次也是.他在车上对我说,张应徐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一个普通的养鱼人.后来他的鱼塘里落下了一群鸟儿,鸟群吃了他的鱼,他干脆就由一个养鱼人变成了养鸟人.  相似文献   

10.
正起初,因我父亲那一辈人兄弟姊妹多,分家时分得山地只有"碗大"的那么一块。"手有粮,心不慌"。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粮食匮乏而饱受过饥肠辘辘的她,深知家里人口多而种地又少就无法生活。只有开辟一块像模像样的山地才能养家糊口,才能维持生命。  相似文献   

11.
他从泥土中走来,无门无派,自学成才,凭借一双天生的巧手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用一抔泥土和几十年的心血,塑造出了一尊尊惟妙惟肖,令人赞叹不绝的泥塑作品. 一 我和吴猛相识多年,早就得知他是祥云县著名的民间泥塑艺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在一个冬日的早晨,按照约定,在祥云县城东的东狱庙里,我见到了吴猛. 推开一扇虚掩的庙门,走进东狱庙院子里,一股柏香迎面扑来. 吴猛正站在大殿里他塑的作品前面沉思,见我到来,立即上前握手寒暄,让我感觉分外亲切,采访随即开始. 这采访其实随意,有点像拉家常的味道,吴猛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他的作品,那些作品神态各异. 吴猛看着自己心爱的泥塑作品,他的眼里有种难以描述的神采,那种感觉不亚于是一个自豪的爸爸向别人介绍自己有出息的儿女.与他那些技艺精湛,表情丰富的泥塑作品相比,此时此地的吴猛衣着干净而朴素,看起来更像是农村里邻家一位憨厚朴实的大哥.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一份文件,我确定了家庭农场这个称呼将属于我,属于我正在耕耘着的这块山地。因为向往,我很早就对自己拥有一个农场或者牧场作过假想。在没有可能的过去的日子里,假想只是城市的茶余饭后偶尔的闲谈。那些闲谈也许为今天的农场做了奠基式的心理准备,以致让今天我眼前的这块山地,近千亩的果园,真的成了属于我的家庭农场的时候,让我觉得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农场或者牧场,都能让人产生美好的想象。这是一种最贴近自然界的生活,它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文明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3.
那还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一次忽然接到一位朋友的来信.在信中他回顾了我们曾经在一起时的很多美好场面,情真意切,仿佛历历在目.我读的时候,感动得鼻子直发酸.要知道,天各一方忙各自的事,我们已经近一年多时间没联系了.只是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忽然写这么一封信来?他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感情也不外露.后来他又打来一个电话,说他动了一个手术,这时我才知道,他病了,在病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时间,而那封信,是他在病床上写给我的.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大理电视台<身边>栏目播出了一期<回家>节目.我的同村老乡张继先(笔名北海)上电视了.在我的故乡呈庄村这可是件轰动的事.为圆文学梦,北海抛妻别子,靠一部单车,"万里走单骑",途经20多个省市,一走竟是13年.主持人曾丽霞说他"衣锦还乡"了.而这"衣锦"在我看来,就是北海旅途中,在广州结集出版的两部厚厚的诗集<把身体寄放在哪里>、<北海诗选>.……  相似文献   

15.
我对自闭症的认识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在我4岁的时候我就知道约翰森是我们家里的一个秘密--每当家里有客人来时.我们总是很窘迫地把他藏到后面的卧室里.他的痛苦和由他而起的痛苦,是我们不能告人的秘密,我的姐姐们和我因此一到了可以独立的年龄,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她们早早地嫁了人,而我横穿整个国家,到一个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去上大学.  相似文献   

16.
正乡野,是中国历史的基点,是中国文化的源泉和根基所在。我们的文学数千年来,一直虔诚地守望乡土。季川说:"一个好的作家,他的作品是有土壤,有根基的。"刘绍良对于乡野土地有着如此固执而深沉的爱。他扎根本土,饱含依恋,在乡野生活中寻觅精神的资源,注重表现乡土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心理,以及风土人情、民俗乡风等人文景观和寓于其中的文化精神,有突出鲜明的地方色彩。具有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的艺术特  相似文献   

17.
山居小屋在山坳里或者山坡上拥有一间小屋,被绿树繁花所包围,被包围其中的还有我自己,这是一种朦胧的想象。这种想象像月亮,像星星,不管我走进喧嚣的都市,还是天涯海角,它总会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总会在该闪烁的时候闪烁。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的采访和倾听中,我一次又一次感动.二十载风雨岁月、上百本工作日记,将普发兴任职村党支部书记20年的奋斗历程和他70年的生命之路,定格在全村5000多口人的心中.什么是不忘初心?什么是心系百姓?什么是对党忠诚?什么是信仰坚定?什么是为民请命?责任和担当,大爱和情怀,无私与奉献,当老支书被病痛折磨即将弥留之际,他想的还是老百姓的事、村里的事.而那一刻,生命成为永恒,成为崇高!  相似文献   

19.
珍藏父爱     
在我内心深处,一直珍藏着一件事,每当我回想起它,就有一种深深的悔恨涌上心头.   我的父亲是一名下岗工人,后来父亲经过努力找到一份在工地施工的工作.每天他面对的是数不尽的建筑材料,他必须快速又要保证质量地完成工作,父亲才能挣点钱回来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便爱上了美术,也不知是什么使我陷入了艺术这一美妙的世界里.那是十年前秋日里的一个晚上(时间虽长了,可还记得很清晰).当时我上小学二年级,老师经常布置写小楷.一天,我爸拿出了我的小楷本开始翻阅,我看见他眼里闪现出惊奇的目光,脸上露出平时很难看到的微笑,并开始左一句右一句的夸奖我,说我的字写得特别好,叫我以后好好练字.我兴奋得叫起来,用比他响亮的声音说:"昨天,我们上美术课,我画得最好,得了最高分呢!"爸好像比我还要兴奋,亲切地对我说:"儿子,我为你感到自豪.画画是一种艺术,但只要你肯努力,就会有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