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花灯比山茶,弥渡山茶别样红",这是对弥渡花灯形象而高度的评价。弥渡花灯传承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郁、群众基础深厚,继2000年弥渡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乡"之后,弥渡花灯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弥渡花灯走出弥渡,走出云南,引来更为广泛的关注。元夜燃灯处张灯踏歌乐  相似文献   

2.
一苇 《大理文化》2014,(12):71-75
正提起弥渡,你也许会想起那首歌,那首被称为"东方小夜曲"的《小河淌水》:"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也许你会脱口蹦出一个词:花灯。或者,你一脸坏笑:呵呵,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当然,天生桥、铁柱庙、太极山,还有茶马古道上的密祉小镇。够了,弥渡,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的故乡,盛产民歌和爱情,不去,让人心驰神往,去了,让人魂牵梦萦。  相似文献   

3.
味道弥渡     
彭琼瑶 《大理文化》2011,(10):86-88
一直觉得生在弥渡是很有福气的,一年四季不冷不热,一天过日子不急不躁;山上有树,河里有水;小伙子帅气阳光,姑娘个个温柔爱笑……所谓"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可不是徒有虚名的。而我是一个"好吃"之人,每每跟人提起家乡的千般好万般好时总会不自觉  相似文献   

4.
彭琼瑶 《大理文化》2014,(12):95-101
正第一次亲密接触2014年8月,中元节过后第二天,我终于和李彩凤有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写下这段话,我在心里长长舒了一口气,作为弥渡人,李彩凤是我心目中的能人、名人,一直都有想认识了解她的渴望。最早见到她是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之窗·小河淌水的地方》这一档栏目上,当时我还在上初中,相信大多人也都是通过这个节目知道而且记住了这个唱调子的"老妈妈",在之后的十多年间,她一路把山歌唱到了省城,唱到了北京,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弥渡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调子客"。偶尔  相似文献   

5.
张昭 《大理文化》2005,(4):45-46
多少年来,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到了红岩不想回来".正言宣传者有之,戏言调侃者有之,笔者咀嚼再三,骤发断想,试从以下五个因素作一浅释.  相似文献   

6.
弥渡红粬米     
谢海梅 《大理文化》2014,(12):85-86
正红粬米是弥渡特产之一,是弥渡弥城独家首创的生物食品调味之佳品。在弥渡制作这种红粬米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仅有弥城镇果子园村的几户人家能够制作。因制作成功的粬米颜色呈玫瑰红,又像滴汁的樱桃样鲜红诱人,故称之为"红粬米"。据传红粬米的制作工艺是几百年前就传下的秘方,这一秘方至今无人知晓。在该工艺的制作家庭里,据说有"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弥渡走笔     
正因为一首名扬世界的经典歌曲《小河淌水》,极大地提升了弥渡的文化形象,许多进入弥渡的过客,都会往它的诞生地密祉张望。有的,会直接离开坝子,沿着山路,到密祉寻访。我不会错过密祉,包括街旁的珍珠泉,桂花箐里的那株千年古桂,早已多次光临。几天前,再受邀到了弥渡的白云寺,又感觉别有洞天。此行,我们一行六人,又顺势寻访了铁柱庙和雾本村,不禁赞叹:文化在民  相似文献   

8.
弥渡的味道     
杨木华 《大理文化》2014,(12):76-79
正想了很久很久,也念了很久很久,终于,在这个春天,我来到弥渡,来到小河淌水的故乡,领略花灯的烂漫激情,聆听铁柱的沧桑历史,品尝卷蹄的浓香脆嫩。春天的弥渡,在内心深处缠绵,在时光深处温婉。一、密祉闹花灯当南国二月的春风,把弥渡田野的油菜花,大片大片吹开,黄灿灿,亮闪闪,温润着我们的眼眸。  相似文献   

9.
李武华 《大理文化》2011,(10):113-114
弥渡花灯、民歌,浩如烟海。弥渡花灯、山歌多达400多首,传统剧目达250多个。弥渡文化呈现群众基础广泛、民歌品牌响亮、历史文化深厚、花灯文化资源丰富四个特点。弥渡花灯以浓郁的地方特色跻身于云南花灯之林,民歌《小河淌水》、  相似文献   

10.
王亚林 《大理文化》2014,(12):83-84
正在弥渡,有"翰林虀"的说法,其来源于先辈师范的一句诗"未食翰林虀,时烹小宰羊"。所谓"虀",就是细切后用盐酱等浸渍的蔬果,如腌菜﹑酱菜﹑果酱之类。这里的翰林,据说指的便是龚渤。他是弥渡寅街镇莘野村人,天赋才华,25岁即中进士,入翰林院,官至侍讲学士,就归里栽花种菜,田园牧歌。让人想不到的是,龚翰林还是做咸菜的高手,否则,史学家师范怎么命名他做的咸菜为"翰林虀"呢?同村人师范怎么宦游大江南北也对"翰林虀"唇齿留香呢?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时隔40年之后,弥渡县谷旗营村人谷际岐继之  相似文献   

11.
登临太极     
小时便听说在滇西南涧、弥渡、巍山的交界处,与大理点苍山遥遥相对处,有一座名为"太极顶"的灵山,古名"小苍山".关于太极顶的峻拔雄伟和神秘传说早有耳闻,可就是无缘一睹.  相似文献   

12.
弥渡探幽     
天生桥 祥云县城到弥渡天生桥所用的时间,只是一盏茶的光景. 水烧开,茶泡好,待茶香四溢的时候,我已经站在了天生桥的广场上.那株浓荫蔽日的大青树一如既往欢迎着我的到来,成为最美的迎宾使者. "天下无双境,人间第一桥".山门两侧的这副楹联成为我的游兴之所在.才刚踏进山门,就置身在清幽静谧的世界.通往山顶的石阶傍山而建,大部分被绿树拥入怀中,青灰色的石阶在葱郁的绿植间若隐若现,勾引着我一探隐秘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天生桥散记     
"天下无双景,人间第一桥"的天生桥在距弥渡县城东约4公里处的天桥山峡谷中,桥高30米,宽17米,桥孔直径7米,桥身长21米.是弥渡最早升起炊烟的地方之一,见证了"六诏咽喉,古滇西粮仓"的辉煌之景.往事如风,天生桥已成为岁月的文化化石,如今的避暑休闲胜地,目光所及,心海翻腾.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首任大理府弥渡通判屈学洙作《天生桥赋》赞天生桥"罗星峰于危磴,驾天路于层峦;破鸿蒙而开一窍,烹顽砾而补半天.灵钟翠巘,冠绝全滇."赞誉天生桥"天下无双境,人间第一桥".天生桥遂成为名闻遐迩的一方名胜.  相似文献   

14.
自义来:1936年出生,家住弥渡县苴力镇苴力上村,从小受家庭影响与弥渡花灯文化熏陶,终生痴迷于花灯表演;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对弥渡县的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作出了突出贡献。一生演出、编导了多部花灯戏剧、曲调,荣获多次奖励。1981年12月赴京出席全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表彰大会,并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1985年被大理州文化局表彰为农村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1985年12月加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不少地方都有白云寺,仅在大理,就有弥渡白云寺、南涧白云寺。关乎弥渡白云寺的美好,已珍藏在生命的行囊里。而每一次,车行从巍山到南涧的路途中,看到一块醒目的白云寺路标牌,看到路牌,心便会萌生出对南涧白云寺的美好遐想。初冬闲暇时,朋友邀约,如愿去探访南涧的白云寺。我们一行四  相似文献   

16.
在我记忆深处,浓烈刺鼻的烟味,使人一呼吸到就恶心,生活在烟雾缭绕的环境里,让人头昏脑晕.那时候,爸爸抽烟很厉害,他是弥渡报社的记者,一写起稿子就要抽烟,有点像鲁迅一样.……  相似文献   

17.
一首民歌被誉之为东方小夜曲,被几亿人所喜爱,全世界的艺术家在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她演绎她,先后在华盛顿第二届中国文化节、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赴维也纳演出、首届澳华音乐节、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等国际音乐会上取得重大成功,其小提琴协奏曲在莫斯科上演并引起巨大轰动,这一点谁也始料未及.当这首民歌改编的《今夜月明》唱响北京奥运会时,谁也想不到这首名曲的故乡竟然是一个边疆小城.随着她风靡全球蜚声世界,人们发现中国知名的花灯名曲《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也产生于此,这就是中国花灯艺术之乡、民歌之乡--弥渡.……  相似文献   

18.
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与全国各地一样,祥云这方吉祥的热土,也遭受过日军狂轰滥炸的蹂躏,云南驿飞机场被轰炸和蚂蝗箐万人坑,就是日军残杀祥云、姚安、南华、弥渡等地人民留下的历史罪证.  相似文献   

19.
与鸟共存     
铁栗 《大理文化》2004,(6):12-13
一位朋友约我去弥渡,说是去采访张应徐.我不知道谁是张应徐,但我知道弥渡是<小河淌水>的故乡,我同意和他一起去是受了那首民歌的吸引.朋友早已加入了有车一族,平日出去采访都自己驾车,这一次也是.他在车上对我说,张应徐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一个普通的养鱼人.后来他的鱼塘里落下了一群鸟儿,鸟群吃了他的鱼,他干脆就由一个养鱼人变成了养鸟人.  相似文献   

20.
弥渡牛街彝族现主要分为两个支系,即"迷撒拔"和"罗罗泼"。"迷撒拔"主要分布在木掌、荣华两个村委会,"罗罗泼"主要分布在龙街、马安、团结等村委会,当然其它村委会亦有零星分布。牛街彝族大约在明代中期就已在牛街各地零星散居,团结、龙街、木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