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和媒体产业化的进程中,少数电视媒体渐渐淡化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本文通过分析新闻评论、访谈、综艺三类电视节目的现实状况,探讨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当今世界成为传媒的世界,电视曾凭借着视听兼备、内容详细易懂、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等优势,成为最具实力的传统媒体。电视节目是媒体和观众沟通的桥梁,编辑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质量。电视编辑在编辑节目的过程中,既要突出主体意识,为节目注入鲜明的特色、突出节目的个性,同时还要考虑受众意识、结合观众的喜好,编辑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编辑只有通过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的相结合,才能打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3.
4.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传播媒介,其自媒体的传播特征改变了传统话语主体的架构,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从微博技术的创新、微博用户的平等性等方面分析微博话语主体重构的表现;找出微博话语主体失范导致的畸形舆论、群体极化和侵权方面的问题;进而从媒介讯息、媒介知能、角色转变几个方面提出提升微博话语主体媒介素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批判的受众与受众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观察阐释性的研究方法,探讨受众开展理性批判的意义.受众的批判从学习客观质疑、提倡多元思维、加强认知能力、介入媒介生活等角度探讨受众的批判权力.而批判的受众则从扭曲批判意识、放纵批判言行、滥用批判权力、缺失媒介素养等方面研讨受众开展批判存在的主要问题.受众有批判的权力,但并不拥有发表有悖法律、道德的言论自由.审慎接受信息,理性开展批判是现代成熟受众的基本规范.媒介素养教育有助逐步解决受众开展批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观众为本"如果细观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媒介素养"一词的最早来源即为"电视素养"。在一九七〇年代美国一些学校开展了"电视素养"课程,随后在大约一九八〇年代传入英国,  相似文献   

7.
汪洋 《记者摇篮》2009,(11):66-66
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时代已经到来,电视媒介更是首当其冲。这是人性进步与回归的必然选择,也是电视媒介必须承担也无法回避的社会功能。“娱乐”已成为受众收视的最主要目的之一。与其相适应,荧屏上娱乐或具娱乐性质的电视节目林林总总,令人目不暇接。笔者认为,尽管电视娱乐的形态千差万别,但其中却包含着“不变”与“变”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前,广告收入是电视台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此压力之下,收视率成为了电视广告投放和节目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关乎一档节目的生死存亡.在这种环境中,电视业界出现了一些只重视收视率、不重收视满意度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中央电视台率先进行了反思,2006年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提出了"绿色收视率"和"绿色收入"的全新理念,强调以倡导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  相似文献   

9.
在以网络媒体为主导的新媒体语境中,以互动性为主要特征的双向传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成为主流,互动传播成为发展的趋势。在电视数字化进程中,电视互动节目引导者未来电视发展的方向,电视互动节目应运而生。首先引入互动和电视互动的概念,得出对电视互动的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探讨电视互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最后,梳理和总结电视互动发展的趋势,对电视媒介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一电视节目的平民化,是指电视人以与观众平等的身份、平和的态度、平齐的视角、平整的心绪融会贯通在频道、节目时间里的内在精神境界,在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与观众血肉相连的接近度、亲融性和粘合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媒介本体论视角探讨了城市传播领域的基本问题:城市空间作为媒介如何使传播得以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何种交往关系?从城市起源来看,人们对于恐惧的规避和城市空间对浪漫主义的召唤为城市空间中社会关系的形成创造了可能;就城市发展而言,以现代性为标志的技术象征空间、蕴含特定意识形态的形式象征空间和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的体验性空间构成了城市空间基本的话语体系,三者的博弈不断主导着城市的空间实践。其中,城市象征空间构造出的是不对称服膺关系,而体验性的城市空间促成了对称不确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网络电视是传统电视与网络相融合的产物,是集数字化和网络化于一体,整合了电视与网络两大传播媒介的一种新传播形式。相较于传统电视而言,网络电视以更便捷、更随意、更省  相似文献   

13.
邱昊 《东南传播》2012,(1):104-105
高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面对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和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变化,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模式必须被纳入当前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通过吸纳、转换等方式,形成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功能,从而使媒介素养教育在持续的文化和社会建构中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将公民意识的培育融入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正是在新的媒介和社会环境下以一种现代性的姿态实现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传承、延续和"再造"。  相似文献   

14.
周源 《声屏世界》2012,(9):29-30
张绍刚与刘莉莉互掐事件,从开始的指责刘莉莉到后来网民一边倒地声讨主持人张绍刚,舆论倾向呈现出的复杂态势值得研究。抛开作秀和节目炒作不谈,笔者仅就电视求职节目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的语言危机及应对问题,试做一些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5.
正谈话类节目是当今电视荧屏上出现频率较高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199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电视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成为迄今为止受众心目中最具影响力的谈话类节目之一。之后全国各家电视媒体对其纷纷效仿,同时也仿效国外谈话类节目的成功经验,不断推出各具特色的节目,如东方卫视制作的《波士堂》《幸福魔方》,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锵锵三人行》等。近年来,受众对电视谈话类节目逐渐显现出审美疲势,内容低俗、模式单一、制作粗  相似文献   

16.
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引发全民娱乐狂潮之后,各地的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娱乐节目也受到了各方的热议。从纵向上来看,我国的电视节目从原来的单一化到现在的多样化,从传  相似文献   

17.
英国学者Annette Hill在《流行真人秀——真实电视节目受众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一书中曾指出:表演与真实性是一对孪生问题,因为在通俗事实电视里,非职业演员的表演经常构成真实性视觉证据问题讨论的框架。①那么观众到底怎样看待真人秀节目的表演?他们评判节目参与者表演真实与否的标准又有哪些?笔者对目前喜欢看我国电视荧屏上较为知名也具有一定争议性的三大类(音乐选秀、冲关竞技类、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的观众进行了深访。从深访结果来看,节目类型的不同导致了  相似文献   

18.
一电视节目对受众而言,既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又是获取愉悦快乐的文化艺术平台。忆往昔,自我国电视诞生五十多年来,电视人为亿万观众提供了极大的艺术享受,使几十、几百、几千人的剧院欢笑,乐到千百万观众的家中。老百姓崇敬电视工作者,喜欢电视人。看当下,电视人制造欢笑的手段高科技了,声光电、LED大屏幕,令人眼花缭乱,惊奇无限,内容混搭,真人秀、情感发掘,五  相似文献   

19.
王茼萱 《今传媒》2010,(8):81-83
随着各种传播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媒介)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并发生了剧烈的应对性变革。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这些原本泾渭分明的媒介之间  相似文献   

20.
马威 《记者摇篮》2012,(6):89-90
目前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类媒体年终盘点层出不穷,电视年终盘点类节目只是各类媒体年终盘点的一个分支,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盘点年年做,但对于电视年终盘点的概念却几乎没有界定,即使提及,每篇文章中的概念范围也都各不相同,笔者认为,电视年终盘点类节目是指电视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