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辨析代替字的音义绝大多数简化字是从繁体字简化来的,就是说,这些字原来不是公认的规范字,只是某个或某几个繁体字的简化写法,  相似文献   

2.
杨辉 《语文学习》2020,(1):73-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所谓规范汉字,是指国家以《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形式正式公布的传承字和简化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除非是特殊需要,繁体字和异体字是绝不应该出现在语文教材中的。但是,笔者发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人名中有使用不规范汉字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简多繁字,指一个简化字简化几个繁体字;不包括上面讲过的有的代替字代替几个繁体字[如“干(乾斡)”]和代替字也同时简化[如“须(须鬃)”]的情况。下面按照《总表》出现的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4.
用简体字写作时,如果要引用繁体字版古籍中的文句,则应把其中有简体字的繁体字简化.但各种繁体字版古籍中也有少许字用的是比今天的规范简体字笔画更简的字.本文将常见的这些字分门别类列出并附书证,然后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论述处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近来听说,对于汉字的使用,有所谓“识繁写简”之说。因为向来不看这一类文章,不知道这种主张的细节,但从字面上也能看出来,是应该认识繁体字,但是可以(或者应该?)写简体字。这种主张对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采取什么态度不得而知,姑且就这四个字的口号谈点意见吧。 已经会使用简体字的人,再认识几个繁体字,是好事,是锦上添花。但是如果说织锦必  相似文献   

6.
从1956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算起,我国政府正式推行使用简化汉字 已有45年。但是,现在社会上仍然存在滥用繁体字、使用不合规定的简体字等用字不规范现 象。还有人用繁体字又用不对,造成错别字,甚至闹出笑话。凡此种种,都是不符合《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有关规定的,都是对语文教学的危害。从本期起,我们 将连载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专家高更生先生的文章,澄清一些错误观念,以利于全面掌握《 简化字总表》,理解繁简关系,搞好规范工作。  相似文献   

7.
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这就是说,“像”恢复原字原义,“象”不再是“像”的简化字,而是两个音同义异的字。  相似文献   

8.
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汉字,但并没有废止或者消灭繁体字,也没有要求在所有场合都不准使用繁体字,只是把繁体字的使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五十多年来,简化字已在公务活动、教育教学、新闻出版和其他公共交际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但繁体字在教学、研究、出版、文化、商业等领域及一定的人群中还有学习使用需求,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中国文化的由来。在2008年底,台湾地区行政当局已决定推动繁体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如何在坚持简化字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繁体字的学习使用,一直是很多学者探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鍾"与"鐘"的简体字同为"钟",然这两字却是音同而义有差,在使用过程中需加以斟酌,不应任意混用。由于汉字简化形式多样,很多繁简字之间并非一对一的简单对应,这就给人们进行简体转换繁体时带来了困惑,也由此带来了许多繁体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尤其是繁体字具有它独特的魅力,正确认识和运用繁体字对推动汉字规范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像”和“象”都是常用字,目前使用比较混乱。 50年代汉字简化方案中曾规定以“象”代“像”;1964年公布的《简化汉字总表》的注脚中注明:“在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此后科技术语中天象、物象、象散、象点等均用“象”,在用字上一般不存在混淆不清的问题和分歧意见。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公布《简化汉字总表》时恢复了“像”字,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并抽去了“象(像)”字条。  相似文献   

11.
《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1中附录了《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并且在该表的说明中明确表示:“本表的编制是为了指导正确使用《通用规范汉字表》、方便古籍阅读、促进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交流。繁体字和异体字的使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表中共收录了3120个规范字及其相应的繁体字、异体字,包括2546个规范字相对应的2574个繁体字、794组共1023个异体字。值得注意的是,《对照表》对96组一个规范字对应多个繁体字(或传承字)的字际关系进行了分解,表现出其处理相关问题的科学性。我们就以本表为基础,对照台湾《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对两岸字用、字形存在的差异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与说明。  相似文献   

12.
微博     
繁体字“亲”的右边有“见”,“爱”的中间有“心”。后经简化,“亲爱”二字变成现在的“亲”不见,“爱”无心。然后就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和唐山大地震。这不是文化的灾难,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字形繁与简应从社会约定俗出发,以<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等国家公布的规范字形为标准.既对社会上繁体字回潮提出了异议,而且也对乱简化字现象提出了批评,并且从汉字发展史上论述了汉字演变规律并非一味从简,<汉字简化总表>的简化原则也非唯繁务去.繁与简应以国家公布的规范字形为准,使文字在新世纪更好地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简化字总表》是目前社会用字,包括出版物用字最重要的规范性标准之一,因展现了部分繁体字和简体字复杂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一部繁简字对应字表。以《总表》为纲,字词典对繁简字音义对应关系详尽的辨析,就将简化字系统与繁体字系统联系在一起。编辑在工作中应审慎地对待繁简字的对应转换。  相似文献   

15.
一、对繁体字的正确认识 在讨论利用繁体字辅助文言文教学之前,首先应对繁体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提起繁体字,人们马上会说繁体字难认,写起来麻烦.说繁体字写起来麻烦是事实,汉字简化之后,平均笔画由13笔多减少不到7笔,省力一半,人们书写起来是方便了不少.建国后根据国情,国家大规模简化汉字,其功自不可没.但说繁体字难认,则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部最近发出联合通知,就简化偏旁的使用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国务院一九五六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推行以来,深受群众欢迎,但是其中关于简化偏旁的使用范围,交代得不够明确,因而在教学上产生不少困难,在印刷上出现许多分歧。例如夾字已经简化作夹,狹字自应简化作狭,隠字已经简化作隐,癮字自应简化作瘾;又如魚旁已经简化作鱼,魚独立成字时自应简化作鱼。这些字都是在社会上久已习用的,而且许多出版物也早已这样使用。但是由于一九五六年的《汉字简化方案》中对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自195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汉字简化方案》。至今,简化字的推广使用,在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推动现代科技的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绩,但这并不能证明繁体字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繁体字在某些特定场合,特定的时间和历史阶段,仍须发挥其特定的功用。  相似文献   

18.
正从上个世纪中期以来,海峡两岸一边使用简体字,另一边使用繁体字。大陆所说的"规范字",指简化字,排除了异体字、错别字、生造字等,自然也不包括繁体字。台湾人士所说的"正体字",指自古传承下来且经过规范确认的字,不包括异体字、错别字、生造字等,自然也不包括大陆的简化字。所谓"传统字",实际上就指经过整理的繁体字。无论换哪种说法,都绕不开海峡两岸的繁简争论。繁简两种字体都从传统中来,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但因政治地域多年隔绝而产生的歧异,对两岸同  相似文献   

19.
“藉”字使用的不规范,这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作为“借口”、“凭借”等用语中“借”字的繁体字,“藉”字还仍然大量出现在各种出版物上。本文重点对“藉”字使用不规范的原因加以讨论,并对“藉”和“借”的用法和表义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诊所     
[叠]、[覆]、[像]、[■]不再是[迭]、[复]、[象]、[罗]的繁体字一九八六年十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了高化字总表*。这次发表的*总表*对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一九一八四年编印的意去中个别字作了调整。该*总表*在*说明不讲:*叠*、一覆*、一像*、『噬*不再作一迭一、*复*、*象*、一,罗*的繁体字处理:….一晒一,依简化编旁「罗*类推简化为「呷」。*这就是说,这四级八个字表义各不相同,不能互相代替。如若以一迭*代*叠*,一复一代一覆六一象*代*像*、*罗*代一惨*均为错字。[篮]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