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理想课堂,对于这样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远到孔孟,近到杜威,再到现在的新课程、新教育,教育界对理想课堂(或理想教学)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时代背景变迁、地域文化不同、学生基础高低、学科文理之别、教师专长各异……如此众多的可变因素,使得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课堂理解与教学选择。因此,要为理想课堂寻找一个标准答案,也许注定了永远只能是一个理想。  相似文献   

2.
饮料课堂     
你想过用饮料去评价一节课吗?想知道我的感受吗? 语文课——咖啡——回味无穷 语文课,在以前叫国学课,听起来就有那种博大精深的感觉,让人肃然起敬,也有些神秘。  相似文献   

3.
理解不仅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教育的过程与方法,还是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理解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它体现教育的本质属性。明晰语文价值隐含的学科意义,能为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带来鲜明的指向。确定语文的基本价值取向,能为揭示课程价值的途径以及理解课程实施与学生主体的生活及其经验之间的关系确立基于尊重的价值坐标。理解同样也是实践的理解,语文的课堂与课外实践是其课程的本质特性,没有实践就没有理解,同样,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提升语文教学品质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朱彦霖 《广西教育》2009,(31):53-53
课堂教学要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把民主、平等、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切实落实于课堂实践中。一堂课上得是好还是坏,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很重要,假如教师没有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引导,就会出现学生不能理解教学内容,而无法配合的现象。学生并没有融入到课堂游戏中,即使设计得再生动有趣的课程也没了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生物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但现如今高中生物教学陷入"理科中的文科"的怪圈。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于是只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因此加强课堂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无疑是生物课教学的重中之重。鉴于此,作者主要从高中生物课堂提问技巧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知识点繁杂且具有难度,很多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点并进行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数时间是教师对知识点单方面的输出,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并掌握其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机械化学习状态,且课堂效率不高.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我们逐渐意识到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性.分数不再是检验教学结果、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但是课堂深度学习以及提高课堂效率却可以提升学生的成绩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深入理解并贯彻深度学习理念,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建立多种思维模式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将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从而实现课堂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就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深度学习与课堂效率做出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7.
观课·观心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努力去辨识、品悟、理解、想象、体验师生们的心灵轨迹:在师生交往时他们的心有没有靠得更近,给彼此更多的体谅、温暖与感动?在教学进程中,有没有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的"心动"?……我们要观其形,而明其心。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理想课堂,对于这样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远到孔孟,近到杜威,再到现在的新课程、新教育,教育界对理想课堂(或理想教学)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时代背景变迁、地域文化不同、学生基础高低、学科文理之别、教师专长各异……如此众多的可变因素,使得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课堂理解与教学选择。因此,要为理想课堂寻找一个标准答案,也许注定了永远只能是一个“理想”。  相似文献   

9.
课堂评价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渗透于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细节,精彩的教学评价语言会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但由于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语文课程评价的精神实质,使得课堂评价的效用大大降低。本文从关注评价的激励性、准确性、启发性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力求使课堂评价成为学生享受阅读乐趣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0.
听觉障碍、手语不规范、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等导致聋生在与师生沟通、理解和吸收知识点方面比正常儿童稍差一些,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情境教学充分激发聋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判断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利用图形、教具等实物帮助聋生理解数理关系;理论联系实际,拉近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距离;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当前聋生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没有尊重聋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论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课堂环境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解、塑造和改变环境来理解、改变和塑造人,是课堂生态研究的基本思路。为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真正转变,我们需要理解课堂环境对教师的影响的直接性和深刻性,理解学校环境对教师影响的系统性和方向性。为学生创造支持性的课堂环境是当前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真谛体现在"思想学生的思想,体验学生的体验,并据此提供可能的帮助"。没有对学生真正理解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是理解学生的有效前提。课堂上,教师的倾听是高效课堂的基石。追寻倾听的教育意蕴,探讨教师的倾听方法,让课堂教学因为倾听而生机盎然理应成为教学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着力关注和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的学习与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相连,新的教学改革目标更加注重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受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影响,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本文通过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更好地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的三个常规应该是:衡定课堂容量应以课堂上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所得到的训练与提高的指数为标准;课堂提问应包括两个层次,即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提“问”;课堂讨论的时机应是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片面、偏差或疑惑之时,目的是让学生集思广益,在思维的碰撞与融合中获得真知。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的设计是否合理往往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这里就能够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理解程度。课堂提问的次数并不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成正比,可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满堂问这种弊病,仿佛问题越多学生对课文理解越透彻.殊不知那些简单而没有深度的问题只能让学生学习的兴趣锐减。就如何全面地把握教材,设计好的课堂提问.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教学的真谛体现在“思想学生的思想,体验学生的体验,并据此提供可能的帮助”.没有对学生真正理解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是理解学生的有效前提.课堂上,教师的倾听是高效课堂的基石.追寻倾听的教育意蕴,探讨教师的倾听方法,让课堂教学因为倾听而生机盎然理应成为教学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着力关注和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程建 《考试周刊》2013,(76):78-79
一堂数学课是否成功.是不是务真求实,首先要看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否得到真正落实。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在知识上没有理解.能力上没有提高,那么不管这堂课如何精彩,都是一堂没有实际意义的课。课堂知识和能力目标在实际操作中一般较易把握,但要注意数学学习的知识与能力是十分广泛的.要特别关注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达到的水平及其课堂评价。  相似文献   

18.
翻转课堂被引入我国教学领域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与此同时也伴生出现了许多问题。究其根本,在于对翻转课堂本身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其教学本质。本文对翻转课堂的内涵及其相关要素进行了梳理分析,破除错误观念,并以此为基础重塑科学理性的教学理念,期待能从根本上为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及研究者提供理念更新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没有激情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学生只有在激情荡漾中才能理解文本,升华情感,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动力,提升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涂皓 《教育》2015,(9):42-43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学校分学段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目前,国学课已经走进北京50余所中小学校,上海、天津、长沙等地也相继开设了国学课。对于国学课,《纲要》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最主要的两点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由此看来,提升教师队伍和纳入教材体系才让国学进课堂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