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把实践观念引进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技能,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可以使知识、技能的掌握更为牢固,而且可以改变过去那种依赖教师的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2.
王蓉 《陕西教育》2009,(10):69-69
一、语文素养是个宽泛的概念 大家知道,素养是一个人平时的教养,它所涵盖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既包括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品性特征,也包括个人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价值体验。比如,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掌握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的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以及能力,都称为语文素养。这样一来,语文素养的内容到底包括多少,真的很难给予界定,这其中还不包括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如选修课所获得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江正 《教学随笔》2016,(8):12-13
新课程对老师角色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适应这一新的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文章从教学语言的音乐之美、生动精练、情感充沛、启发诱导与个性特色等方面作一番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对老师角色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适应这一新的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文章从教学语言的音乐之美、生动精练、情感充沛、启发诱导与个性特色等方面作一番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实践的方式方法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课堂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堂的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结合文本,引导学生适时而不着痕迹地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继续坚持语文实践观,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通过语文实践,使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融汇整合,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探究性学习方式,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进行探究,那些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往往具有研究价值.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其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融通即"融合通达"之意。"融通"的语文情结,昭示的是一种生命关切和情感共鸣,语言文字及其蕴蓄的美好境界;"融通"的语文认识和语文实践,本质上是以"结构"为载体,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融合,去除蒙蔽,关注语文学科知识本质,致力于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时也是教育领域不能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教书育人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智慧教授的必要途径,只有从情感上接受了、理解了,知识才会转化为智慧。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意义的解析,提出具体的情感教育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实践途径,希望可以改善学生情感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又在实践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科目,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提升都有积极的促进价值。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科目的人文属性,让学生能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获得更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不断拓展语文教学的范围,丰富语文科目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曹丽娜 《考试周刊》2013,(16):38-39
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引导学生用心体验,在朗读、想象和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人格得到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更要重视语文,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达到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和意志、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目的。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我作了以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语文也如此,应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特注意以下几点:一、重积累,谈体验语文课本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课本中一篇篇文章,情感丰富、语言  相似文献   

16.
陈春盛 《考试周刊》2022,(16):26-29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而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同时,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能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就目前情况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在操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研究小学语文实践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希望对同仁们的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语文综合性学习全面进入语文教学的视野,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拓宽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渠道,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教材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在课外阅读中去积累运用,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已经成了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质,并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作用,重点研究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寄希望对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建构小学语文"情感—交往型"课堂,需要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架起顺畅交往、情感和谐共振的立体桥,其实践路径为:与文本链接,走近情感世界;与他人交往,分享情感经验;与自我对话,加深情感体验。这样处理可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生态,促进学生语文认知学习与情感的协同发展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语言积累、言语实践、综合性学习、习作及思维方式、情感习惯等的养成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