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古诗《游园不值》,写了诗人春日游园时的所见所感,写得形象而富有理趣,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更是脍炙人口。教学这首诗时,我紧扣诗人,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读出"诗"中的"人"来。  相似文献   

2.
小语教材每个年级都编有古诗。因此古诗教学不能总是停留在理解单一诗篇,教给零碎的学习方法的状态。教师应根据《大纲》及教材编排,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一般学法,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学法体系,从而逐步形成自学古诗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游园不值》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4课。 诗歌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丰富。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感悟文本的形象,在对语言的玩味和人情入境的想象中体味诗人的情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的意思,打破古诗常规死记硬背呆板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朗读与吟诵中了解诗意,在品读中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游园不值》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4课。教学理念:诗歌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丰富。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感悟文本的形象,在对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古典诗歌重“意”尚“神”的特点。对陶冶情情。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与积累。小学语文如何进行诗歌教学?杨斌老师执教的古诗《游园不值》,可供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6.
课前预热——(学生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接着,师生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随后,教师出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诵读,并引出“推敲”的典故。)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由疑生思,解放学生的脑和嘴,让他们敢于想象,乐于表达。同时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潜心会文,虚心涵咏,多元解读,让学生充分发表新颖的见解,读出古诗新味,  相似文献   

8.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材4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理解应怜、小扣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2.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欣赏美,感受美,受到美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没有对话就没有沟通,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学。”优秀古诗是集语言、意境、情感为一身的语言模块,是语文教学的极好资源。古诗教学能让学生在整体感知、领悟、储存这些感性语言模块的过程中,让学生与古诗的作者直接对话,从中得到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诗,这首诗情景交融,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是一篇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那么,怎样激发兴趣,发展想象,引导学生与“古诗文本”对话呢?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0.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片断] 一、激趣导入 二、自读诗文 三、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读得比老师还棒。你们从诗中读懂了什么呢?生:我读懂了“一枝红杏出墙来”。就是说有一枝红杏从墙里伸到墙外来了。师:对,大家一起来看课文的插图,画中的杏花开得多艳呀,它已经越过了墙头。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接触磨课这个词,觉得挺新奇,一番实践思考之后才明白,磨课就是反复推敲、琢磨出一堂堂好课来。真正悟到磨课的诸多好处,我是从教学《游园不值》一课中获得的。新加坡的一所小学要来我校交流,他们提出要跟我校的学生一起上一堂语文课。考虑各种因素,我们决定上《游园不  相似文献   

12.
曾岚 《云南教育》2008,(3):28-28
“九义”,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中描写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到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到了朋友的住处,只见园门紧闭,空无一人,地上长满了青苔。也许主人怜爱这地毯一样的青苔,担心青苔留下来客的鞋印。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游园不值》是九年义务小语教材第十册《古诗三首》中一首赞美春天的著名诗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诗中描述了诗人想游园赏春景,不料轻敲柴门却许久未开,于是便猜测是园主人怕自己的木屐鞋践踏了青苔,破坏了春景。正待他扫兴地准备离去时,猛然发现一枝粉红的杏花越墙而出,诗人因此而惊喜异常,刚才失落的心情一扫而光。整篇诗的重点是训练学生有感情、有韵味的朗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对老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变化,无不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窦桂梅 《福建教育》2007,(11):26-28
选入教材的诗词,都是经过证明或推敲的、文质兼美的佳作。对待这些佳作,我们必须在尊重文本的规定性的前提下深入解读。教学的时候,教师适合用声音传达感情与精神,朗声诵读文本,及时进行文字训练,推敲其内涵,慢慢感悟,甚至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实现超越文本的解读,最后化做学生的内在修养。  相似文献   

16.
叶红 《湖北教育》2007,(5):39-40
《游园不值》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诗作中最有灵性、最深得赞誉的代表作。在诗人笔下,春天如大地孕育的生命,借红杏之体,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冲破墙门禁锢,生机勃勃。诗人将满园春色乃至整个春天聚焦于一枝红杏,凭借以小见大的绝妙手法,造就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千古名句。更难得的是,简短的28个字中  相似文献   

17.
学习语文,自然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这是语文教学之本。窦老师执教古诗《游园不值》便紧紧抓住了这个根本,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字、词、句的学习。她教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不是简单地就词解词,就句论句,而是让学生反复“推敲”。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诗人游园,却偏偏把“不值”记下来?这里一定有其特别的感情和含义。因此,最后备课的主题落脚在“不值”上。  相似文献   

19.
《游园不值》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北宋著名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名作,其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王荣生教授把语文教材的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对于这一类的经典文学作品,王教授将其纳入了定篇的范畴,认为在教学中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着该选文的所有教材内容,都服务于了解和欣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有什么样的文本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标准下,文本是语文教学之本、语文教学之源。本期我们关注的是“文本开发”。只有深入地解读文本,用足文本。才能超越文本。有人形容窦桂梅老师的课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反映出窦老师的课具有别样的风采。那这天上“神曲”究竟“神”在何处,从何而来,窦老师是怎样解读、开发文本的,这值得我们探讨。为此,我们以一种“解剖麻雀”的方式,刊发窦老师的《游园不值》教学的系列文章.让你细细地品味.同时.不少教研员、一线教师对“文本开发”也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因此我们特编辑这组文章,奉献给广大读者。相信读了之后,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