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篇童趣盎然的讲读课文,叙述了一匹小马两次过河的经过,启迪孩子们遇事要动脑筋思考,亲身实践探索,课文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教学时应紧扣这一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听老牛和松鼠各述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低年级,要通过字、词、句的教学和指导朗读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语文三册9课《小马过河》是篇童话,为儿童所喜爱。这篇童话情节生动、形象、活泼,语言通俗。在课文里头,老马呀,小马呀,老牛哇,松鼠哇,跟人一样都会说话、会做事。教师要根据儿童爱幻想、好离奇的心理特点,运用童话拟人表现手法,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味来,理解词句,懂得故事说明的道理。教师让学生借助拼音,按音序字典和已掌握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自学课文。接着。教师提出四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段读,启发思考;1.老马叫小马干什么?小马表现怎样?2.小马到了小河边为什么不敢过河?小马听到老牛和松鼠的话以后又怎么样?3.老马对小马说些什么?4.小马听老马的话后怎么样?学生回答问题,有助于清楚知道故事人物和情节,打好朗读的基础。教师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边板书:主角——老马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你们在小的时候都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吧。今天小马又遇到问题了,我们帮助它一起来解决好吗? 一天,小马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看到河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平均水深1.3米。小马身高已长到1.6米,但还不会游泳,那么它到底能不能过这条小河呢?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我在《小马过河》第二课时的教学中 ,抓住“孩子 ,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 ,不去试试 ,是不行的 ,你去试一试 ,就会明白了”这个重点句子 ,让学生朗读品味 ,并有机拓展深化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谈话复习引入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它几次来到河边 ?每次结果怎样 ?(课件出示小马两次过河的图片 )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小马两次过河时不同的心情。二、研读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探究小马两次过河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1.小马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过去了 ,这中间是谁帮助了它…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读了《小马过河》这个故事,很有教育意义。这个故事讲的是:在大森林里,有天早上,马妈妈让小马拖一袋麦子去磨面。在路上,小马要过一条河,河水流得很急,而河面上又没有桥,小马过不去,它就问在河边散步的老牛伯伯,  相似文献   

6.
课题16.小马过河第2课时教学内容研读课文3~7自然段。教学目标1.抓住老马教育小马的话,研读3~7自然段,明白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的道理。2.培养学生根据角色变化和心理变化及时变换语气的朗读能力。3.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研读小马两次过河的经过,明白遇事要多动脑筋、亲自实践的道理。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引入1.谈话: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几次来到河边?每次结果怎样?(课件出示小马两次过河的图片)2.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小…  相似文献   

7.
刚放学的儿子问我这样一个问题:“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有一天,老马让小马将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妈妈又没在身边,怎么办呢?这时,它看见河边吃草的老牛。老牛告诉它  相似文献   

8.
小马过河     
1 一天,小马驮着麦子去磨坊,当他驮着口袋向前跑去时,突然发现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2 小马看见一头奶牛在河边吃草,小马问道:“牛阿姨,请您告诉我,我能过去吗?”奶牛回答说:“水很浅,刚到膝盖。”  相似文献   

9.
饶冬婷 《云南教育》2001,(21):33-34
有人说,阅读教学中的“读”是“目的与手段的同一”,这是很有见地的。教学《小马过河》,我把发展学生读的能力作为目的,又把读作为理解、领悟和吸收课文内容的手段。《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讲小马为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对岸磨房去,两次来到河边的不同表现及不同结果,教育学生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我把教学的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明理、悟情,在读中促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语感是运用语言的基本素质,没有这一基本素质就难以准…  相似文献   

10.
过河     
小马长大了,妈妈说:“小马,你不要老是问妈妈怎么办。你应该出去找几个朋友,跟人家学一点本领,锻炼锻炼自己的能力。”小马来到河边,正巧小鸟、长颈鹿和小松鼠要过河去。小鸟看见小马过来,便喊了起来:“小马,河那边新开了一个游乐场,好玩极了,你跟我们一起去玩吧!”  相似文献   

11.
朱赛珍 《江西教育》2002,(22):30-30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不妨尝试挖掘教材中的故事因素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一、童话故事低年级学生爱听童话故事,我们可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续编童话故事。如《小马过河》学后,让学生编说故事:小马第二次到河边去,又碰见了什么情况?学生的思维马上变得活跃起来,编出的故事富有童趣又有新意,甚至大大超出我们的意料。二、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既有教育意义又很有趣,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如教《揠苗助长》,教师可以从生活中不少类似揠苗助长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这样,学生…  相似文献   

12.
教学时间:2012年2月教学对象: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学要求】1.自读课文,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复述。2.了解概括写与具体写这两种叙述方法的区别,能分别练习用这两种方法把事情过程说清楚。  相似文献   

13.
一初小五册三十课“小马”是一篇科学知识的文章。全文较长,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小马是春天生的,生下的第二天就跟着妈妈到草地上吃草。棗红马休息两星期便去做工,它有时带小马去,有时回棚给小马喂奶。第二部分叙述小马断奶。小马有了六个月就应该断奶,小马断奶要一次作完,所以饲养员将它和妈妈隔开。断奶是小马生活中的转变时期,从此,它完全转到吃植物性饲料。小马能不能成为一匹良好的大马,在颇大程度上取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能按课后作业中有关鲸的几个方面的提示给课文分段。2.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理解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能按课后的问题读懂课文。3.知道鲸的形体、类属及生活习性,培养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按课后问题读懂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类属及生活习性。难点:了解说明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时间:1教时教前准备:课件(教师);收集有关鲸的知识(学生)。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有兴趣吗?2.观看课件:各种不同的鲸。3.师:这位新朋友,就是鲸,你了解鲸多少知识,能向大家作介绍吗?二…  相似文献   

15.
小马说:爸爸,你给我讲一下我爷爷吧!小马爸爸说:好,我就给你讲一下你爷爷过河的故事!小马爸爸说:当你爷爷和你一样大时,有一次去磨面,在途中,遇到了一条河。松鼠说:河水很深,有一次,我差点淹死了;而水牛却说:水很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朗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叙述小壁虎三次借尾巴没借到,最后又长出了新尾巴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这是课文重点 )。而课文的第三、四、五段采用了基本相同的形式,如果每一段都平均使用气力去讲解,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学时我着重在朗读上下了功夫,在读中突出重点,以读代讲,让学生用心去感受。 一、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来朗读   全文的感情…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悟和交流,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能力。德育目标: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课文中深刻的句子,从中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教学过程]一、启读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讲的是一个发生在爱丁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珊迪,因为他年纪小,所以叫小珊迪。(板书珊迪,再板书小)2.设疑: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3.先过第一关。(…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 :“大凡读一篇文章 ,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 ,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 ,理解才透彻。”修订版大纲中明确说明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 ,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明确指出了中年级的阅读“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如何把这些精神贯穿到教学中去 ?就此 ,我谈谈自己对《春蚕》一课的教学设计。一、理清文脉——导情安排学生通读课文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相似文献   

19.
语文讲读教学按课文的叙述顺序逐段讲解,这种传统的教法主要的是顺向思维。长期单一地采用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同时,课本所选教材各具特点,亦要求教学多法.下面以课文若干为例,谈几种教法.一、循序讲读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法,比较适宜参观游记等按时间、空间顺序变换的课文。如《回韶山》一课,教师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毛主席先后到过哪些地方?随从人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讲读课文时指导学生逐段理解,并填写下表: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怎样破除迷信和兴修水利的故事,赞扬了西门豹的历史功绩。其中西门豹打击坏人、破除迷信是课文的重点段。本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训练重点是复述故事情节。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2、掌握9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4、能复述这个故事。教学要点(一)指导预习,感知课文。1、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读准“娶”、“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