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光绪末期海口贩运华工出洋若干史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十多年前,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月下旬的一天,广东省琼海关代理税务司葛麟瑞(C.Kliene丹麦人),随同英、德两国驻海口领事和清方洋务委员董某,在德商“森宝”洋行见到刚从文岛归来的华工,询问了有关情况,并记了如下笔录: “该岛所有之公司,均系洋人所设。工作分为两项,一系开锡矿,一系种胡椒。开矿工  相似文献   

2.
众兄弟,大家来听: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光阴快,真似放雕翎.人人有,父母弟兄,夫妻与子女,天性恩情,亲与故,乡党与宾朋,却如何,外国做工,内中情与境,曲折纵横,且听我.从头说分明.德国王,国富兵强,人人多雄壮,器械精良,吞欧洲,早在他心上,起祸端奥国储皇,塞国少年党,暗把他伤,滔天祸,从此开了场.德国王,籍口联邦,忽然调兵将,昼夜奔忙,英法俄,三国着了慌,德国兵,四面齐集,安心灭法国,假道于比,最可怜,比人死得屈,英法人,拼命拒敌,水陆共进兵,马不停蹄.因战争,无人种田地,请我国,助一膀臂,我国大总统,有心无力,多内乱,兄弟如仇敌,众同胞,大家尽知,欧美文明国,是我友谊,最应当,发兵来救济,无奈何,文武官吏,爱国心不足,眼多近视贪私利,无人顾公义,我工人,冒险而至,一为众友邦,二为自己,中华人,最爱好名誉.--<华工出洋歌>  相似文献   

3.
清季中外商约谈判期间,英、美、日三国向中方提出“北京开埠”之诉求。以吕海寰、盛宣怀为首的中方代表在很长时间内都给出不容回寰的否定答复。为了守住谈判底线,中方与外方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着利益置换——“裁厘加税”、东北开埠与护馆兵、护路兵撤退相继成为谈判筹码。经过艰难的交锋,北京开埠谈判走向终点——英、美决定放弃;中日就此达成折中协议,后也不了了之。谈判还引发了民间社会的“关怀之音”,既有支持清政府的“拒开”声音,也有反对清政府的“求开”声音。谈判场域内外不同声音牵出的有关王朝未来的思考,都是对中西、新旧漩涡中清季社会不确定性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日本东京东洋文库查阅汪政府驻日“大使馆”档案时,意外发现汪伪政府驻日“大使”蔡培与意大利国驻日代办自林齐比尼等在东京谈判关于“交还”意国天津租界及“撤废“在华治外法权等协定草案之全部会议记录,这一珍贵的史料使我们得以清楚地了解汪意间交涉“废除”中意不平等旧约的过程。意大利天津租界位于天津各租界北部,东界京奉铁路,东南与原俄国租界毗连,西南临海河,酉北与原奥国租界接壤,根据1901年中意间不平等条约建立。始由意国政府派遣行政委员统治一切,1923年后,意国政府令设该地为自治区域,由居住该地的意国人选…  相似文献   

5.
盛承懋  黄敏 《湖北档案》2022,(10):15-18
清朝末期,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岌岌可危,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争相逐猎的战场,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让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盛宣怀等一批立志改革的先贤挺身而出,凭借卓越超群的才华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开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先河。盛宣怀的曾孙盛承懋向湖北省档案馆工作人员讲述了盛宣怀在湖北创办亚洲最大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的历史始末。  相似文献   

6.
盛宣怀,江苏武进县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九月生,因追随李鸿章、张之洞创办招商局,电报总局,汉冶萍煤铁公司,对清末国家经济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盛宣怀,江苏武进县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九月生,因追随李鸿章、张之洞创办招商局,电报总局,汉冶萍煤铁公司,对清末国家经济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吴平 《图书馆杂志》2001,20(3):56-57
愚斋藏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古籍的一部分,最早为盛宣怀所藏。盛宣怀,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大官僚、大买办。盛宣怀不以藏书知名,很少有人知道愚斋藏书之富,事实上盛宣怀治事之余颇寄情于图书金石书画。盛宣怀资本雄厚,又有熟悉版本目录的王存善、陶湘、宗稷辰等人的帮助,收藏图书自然是轻而易举。在《愚斋图书馆藏书目录》的序言里,有盛宣怀收购古  相似文献   

9.
详实的史料表明,孙中山和盛宣怀的结识最早可追溯到1894年.1894年1月,孙中山在香山翠亨村写《上李傅相书》时,对于如何上书李鸿章,孙中山并没有直接渠道,只有通过中间人的推荐上书.上海图书馆盛宣怀档案中保存的魏恒、盛宙怀、郑观应的三封函件,厘清了盛宣怀和孙中山的结识过程.  相似文献   

10.
1874年(同治13年)李鸿章密谕在招商局任会办的盛宣怀,勘查中国地面煤铁矿藏情况.大概是10年前,盛曾随父在湖北住过6年(1860年至1866年),略知湖北矿藏的原故.  相似文献   

11.
引子1951年2月1日,旅居丹麦的华侨许福一早便来到中国驻丹麦公使馆。此前一天,公使馆通知他,可以领取新护照了。从领事手里接过护照,许福仔细端详了半天,护照封面上几个醒目的烫金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映入了他的眼帘。此时,他才相信,他领到了新中国的护照。  相似文献   

12.
正俞彭年,现年80岁,是一位资深日语翻译,也是位归国华侨,曾任上海外国语学院日语教授、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等职。他的故事,就从他的童年说起吧。生逢乱世度童年俞彭年的父母,是来自中国浙江宁波鄞县的侨民。父亲早年投奔同乡,去到日本谋生,在餐馆打杂。母亲于1936年独自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俞彭年的大哥和二哥),从宁波飘洋过海到日本寻找丈夫。世事  相似文献   

13.
韩文宁 《档案与史学》1998,(3):64-65,80
提起抗战中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上了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它是由平、津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组成.  相似文献   

14.
把这份奏折载入史册吧派遣幼童到美国留学,是“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这两句话,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里说的。因为“古今未有”,所以这一计划的决定,采取了极其郑重的方式:年月日,先由曾国藩、李鸿章联名,向同治皇帝(实际上是向垂帘听政的慈禧、慈安两位皇太后)会奏;太后批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复议;总理衙门和曾国藩、李鸿章对奏稿进行商议修订,月日,再将议奏呈太后,月日获得批准办理。在奏折里,曾国藩和李鸿章这样评价外国的科学技术:西洋军事实力的背后,有地理、数学、天文、制造等多种知识;他们重视引入外国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一、 于凤至弥留时才知道惨案的真相于凤至,字翔舟,祖籍山东省海阳,其父晚清时由山东闯关东后先到吉林省伊通县满井乡落脚。1997年农历5月初8日,于凤至出生在怀德县南崴子乡大泉眼村。1916年于凤至和奉系军阀张作霖之长子张学良,在吉林省辽源县的古镇郑家屯(今为双辽)结为伉俪。1918年她在东北大学毕业以后,在沈阳大帅府进而专伺内务。1990年这位贤能智慧的夫人在美国洛杉矶城外一幢豪宅里病逝以前,曾经对去美访问的东北张学良研究会的故乡同仁们,流露了她对伊通满井娘家人的怀念之情,并希望来访的东北乡人为她寻找娘家人的下落…  相似文献   

16.
上海造币厂自1919年首倡其议,到1928年底改组为中央造币厂,历时近十年。在爬梳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编档案资料、《银行周报》等报刊资料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对20世纪20年代上海造币厂的筹建始末作个案研究,以便进一步梳理上海银钱业与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一、缘起近代中国长期实行银两、银元双重货币本位制度。一般而言,小额收付用银元,大宗交易计算则以银两为标准,以元易银、以银易元,辗转折合,十分繁琐,给社会经济,尤其是商业流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民元以后,随着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逐渐确立…  相似文献   

17.
现在说起“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下称“上海外资委”)——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机构。估计已被人淡忘。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的外商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外资委,只要一提起,人们总会说:“噢,‘一个图章’机构.在外滩33号,是朱镕基搞的……”  相似文献   

18.
论文论述华侨华人历经百年而生生不息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捐助与贡献,梳理这一过程的历史背景、发端缘起、三次高潮与发展趋势,总结其捐助与贡献的几种主要形式、重要意义与一些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档案与史学》1998,(1):4-15
第三章 大清银行之股本 大清银行为股分有限公司,股东责任以认定之股分为限,股分以外苟有损失,股东亦不负责,此试办章程第二条及则例第二条之规定也.  相似文献   

20.
《档案与史学》1998,(2):11-17
第四章 大清银行之组织 第一节 总行之组织 大清银行设总行于北京,为各地方分行总汇之所.其资本既合国股商股而成,故其组织亦分国股商股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