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4年全国试题来看,命题范围进一步扩展至小字部分,因此系统地研究小字命题问题.对2005年的复习备考有重要参考价值。以下是对2004年高考涉及小字考查的初步统计情况:  相似文献   

2.
万芳芳 《学周刊C版》2014,(5):125-125
新教材中的小字部分作为正文的补充.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证实力。正文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部分.而文中的小字部分只是对正文内容进行说明,起到了丰富正文的内容.增强正文的说服力的作用.所以对小字部分的阅读在教学中没有明确的要求.小字部分的内容包括人物介绍、文学艺术、个人小传、生产事项等.这些内容增加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丰富了知识点.增加了内容的细腻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时小字部分在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中的小字部分作为正文的补充,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证实力。正文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部分,而文中的小字部分只是对正文内容进行说明,起到了丰富正文的内容,增强正文的说服力的作用,所以对小字部分的阅读在教学中没有明确的要求。小字部分的内容包括人物介绍、文学艺术、个人小传、生产事项等,这些内容增加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丰富了知识点,增加了内容的细腻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小字部分在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上海版中学历史新教材有许多特点,加突出德育功能,重视培养能力,贴近现实生活,增强趣味性等。这些特色的具有,是与教材的另一特点:大小字体结合分不开的。小字,在整个历史新教材体系中,占总篇幅的1/3强。其内容丰富多彩,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在目前教学中,对小字的处理存在两种偏差:一种把小字全部作为教学内容,这不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还会加剧课时紧张的矛盾。另一种是教学中很少用到小字,即使用也不一定有很明确的目的,势必影响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两种偏差的产生,主要在于对小字目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考对教材小字部分的命题有如下规律:第一,考查的小字都是《考试说明》已列入的范围,大都属于考试范围三级子目下的内容.并不超纲。第二,考查的小字都是主干知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是能够形成学科内专题知识的内容.也是我们当今时代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如科技革命、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问题、中国古代史上的水利工程、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政策、国联和联合国,等等。  相似文献   

6.
“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这是多年来人们对历史旧教材的评价。“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则是历史新教材留给人们的印象。的确,新旧教材相比,无论在体例、内容、形式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在课文内容上,打破了以往以大字一统全文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大、小字相间的编排方式,使新教材更具有趣味性、生动性。既然是新教材,适应于它的必然是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要求。本文拟就如何处理新教材“小字”部分教学谈自己的一些感受。新教材的每课内容均采用大小字相间的编写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如其分地开展对“小字”的教学,发挥它…  相似文献   

7.
浅谈历史新教材中“小字”的使用赵一玲历史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富有弹性。它采用大小字结合编排的方式,其中大字言简意赅,是教师必讲、学生必学的内容;小字则丰富活泼、在教学中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掌握。这使教学要求层次更加鲜明了。然而教材的这种灵活性也...  相似文献   

8.
不能因小失大试谈新教材小字内容的利用于保水目前所用高中历史教材除引言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小字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回避的课题。显而易见,大量的小字内容自有其存在价值,不能因为是小字而忽略了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也...  相似文献   

9.
现在初三学生使用的历史教材,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富有弹性。它采用大小字结合的方式,其中大字部分言简意赅,是教材的重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小字部分则生动丰富,在教学中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掌握。这使教材更具有灵活性,教学层次更加鲜明。如果我们仅仅为完成教学目标只进行大字的教学,就必然将一部活生生的历史画卷变成干巴巴的几条筋,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何实现大小字的融合?怎样发挥小字的作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课本中,每一课的正文都是由大字和小字两种不同字体叙述的内容组成的.大字部分的内容,是学生要学习并该掌握的主要内容.小字部分的内容,属于阅读部分,是对大字的补充和扩展.在历史教学中,不应忽视小字部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中历史新版教材出现了小字部分,其份量要占到整个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就其重要性而言,历史教材中的小字部分要比大字正文部分的内容相对要次一些,否则就没有以小字形式存在的必要。然而,既然把一些历史内容以小字形式排上课本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小字部分“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扩展或分析,也就是说,有的是正文的浅化,有的包含高水平的要求。”小字部分与大字部分的关系可以说是枝叶与主干的关系,血肉与骨络的关系。正文大字部分是骨干,是精华,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小字部分则是更具体更生动的补充。无论是大字正文…  相似文献   

12.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中历史新版教材出现了小字部分,其份量要占到整个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就其重要性而言,历史教材中的小字部分要比大字正文部分的内容相对要次一些,否则就没有以小字形式存在的必要.然而,既然把一些历史内容以小字形式排上课本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理历史新教材中大小字内容的关系兰州四十五中学符雪芳历史新教材有大小字之分,大字部分是教材的正文、重点、难点所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大字部分的叙述,往往比较简洁、概括,同时也显得平淡、单薄。小字部分是大字部分的补充、延伸、拓宽,既能加深...  相似文献   

14.
“九义”地理教材中的“活络丸”──有感于小字内容在教学中的作用桂林余琼秀与初中地理原教材相比,人教社“九义”地理教材排印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课文兼用大小两种字体排印.这种排印,并非形式上的标新立异,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深感小字课文对学生加深理解基础知...  相似文献   

15.
陈瑛 《甘肃教育》2009,(12):47-47
初中历史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小字内容”,每课小字内容大致是大字内容的一倍,甚至还要多。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这些小字内容.会起到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一、“小宇内容”的四种类型1.背景知识型:即小字内容进一步详细说明了大字内容发生的历史背景(或原因),与大字内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覃社科 《教师》2012,(1):71-72
初中历史教材(人教版)一般每课课本由导入框、大字部分、楷体小字部分等十个部分组成,大字叙述课本的主题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要求学生掌握。小字部分是教材内容的具体化、浅化,其功能是增加情趣,补充内容,扩大阅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但不作为考核要求。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的课文,采用了大字、小字、图片并存的形式.大字为课文主要内容、观点;小字提供事例、解释等材料;图片展示与大字或小字相关的生动事实.这种课文形式要求明确,重点突出,形象生动,易教利学.大字是课文的主体部分,所阐述的理论、观点等内容,是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的.  相似文献   

18.
与《三国演义》嘉靖本的小字注相比,建阳繁本小字注的特点是:第一,数量较少。第二,建阳繁本有些小字注混入了正文,而嘉靖本则将所据抄本中的很多正文降为了小字注。第三,建阳繁本的音义注极少,而嘉靖本较多;建阳繁本有些小字注错误较多,而嘉靖本的小字注错误较少。就建阳繁本与嘉靖本相同的小字注来说,看不出它们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原稿就有的迹象,罗贯中原稿中没有小字注。小字注不能作为判断《三国演义》成书年代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秋日的黄昏,我和妻子在房间整理旧物,突然在书柜的角落发现了一本小字本。原本洁白的本子已泛黄,本子上印有粉红色的图案,那是一个少年正伏案写作。少年身后有一架飞机呈弧线凌空飞翔,少年头顶的繁星在璀璨眨眼。画面寥寥数笔,勾勒出了一个少年奋笔求知的感人瞬间,让人在宁静的秋日,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望着这本小字本,我的思绪突然飘得很远很远……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小两类字体编排课文,是历史新教材(上海版)的一大特色。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字段使教材活,使课堂教学活,使学生学得活。小字段为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启迪他们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小字段使教材活小字段改变了原教材的“压缩饼干”味道,丰富了教材内容,使教材“活”了起来。小字段或是充实、说明大字的内容,或是详细介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解决了原教材史料少、叙述不深和连贯性差的缺陷,解决了学生认为教材枯燥乏味的问题。楚汉战争是历史转折的重要事件,原教材讲得很少,未点出刘邦取胜的主要原因。新教材则用了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