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联,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凝练含蓄,结构平仄对仗,读起来琅琅上口。把它巧妙地同阅读教学相结合别有一番情趣。笔者前不久参加县骨干教师赛课活动,接连听了几节同课题的课《黄河的主人》(国标苏教版第九册)。其中有一课让人眼前一亮:教者巧妙地运用对联,把艄公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特点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对联,宛如一条主线,串起了课文零散的段落,串起了艄公惊险传奇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文艺形式,对联深得人们的喜爱。不少作家对对联也是情有独钟,他们巧妙地把对联穿插在文学作品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居室联就是其中独特的一种。《红楼梦》中的居室联,皆非随手敷衍,而是有深意的,衡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3.
路吉善 《历史学习》2007,(12):14-15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自五代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讽刺对联犀利、辛辣、巧妙、谐趣,可同战斗的杂文、讽刺漫画相媲美。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对联尤其是讽刺对联并加以讲解,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4.
对联和谜语,是我国独有的两种文学形式,可以说是奇葩异放,独领风骚。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若把谜语和对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则更会横生出意想不到的妙趣来。  相似文献   

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联独特的艺术形式,无所不包的丰富内容,一向为大众喜闻乐见,要是能巧妙地把对联艺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增强语文课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本文从巧借对联学汉字、巧借对联学修辞、巧借对联学课文三方面,谈谈如何变对联为语文教学所用。  相似文献   

6.
对联是我国灿烂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巧妙运用,那会使课堂熠熠生辉。亮点一:课前小活动我校每天早晨有半个小时早读时间,有时学生会感到乏味,效果不佳。我给他们留了一个不定期作业,课下搜集对联素材,一周或两周抽星期五时间读对联或根据内容写对联。这样,既填补早读时间内容枯燥、乏味的空白,又为作文课积累了素材,丰富了语文学习内容,事半功倍。记得有一年秋天,我在家看电视,在节目间隙,插播了一些旅游广告,宣传各地的风景、名胜,画面优美,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7.
我国楹联的形式非常多。其中有一种叫“镶嵌联”,就是在对联中巧妙地嵌入人名、地名、数字、方位等,体现了人们构思的巧妙与独具的匠心。  相似文献   

8.
角度之一:对联在论证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综观全文,对联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此对联开头别出心裁,给人以新颖之感,能巧妙地吸引读者,使人有兴趣读下去。其二,作者通过介绍对联、解释对联、评价对联,自然而然地揭示出中心论点。其三,因为对联包含东林党人鲜明的政治观,也隐含着作者的观点,故对联又是作者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教学方法与过程:可用“导读法”教学。1、作者为何介绍三百多年前的一幅对联?2、此对联开头有何好处?3、对联的意思是什么?4、作者认为东林党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表现在哪里?如何评价东林党人的政治主张?5、作者解释对联、评价对联,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何作用?  相似文献   

9.
集句成妙联     
郭沫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会写诗歌、戏剧,还会写对联。在他写的对联中,借用别人的诗句,巧妙地将原句凑成联句,可渭匠心独运,别开生面。他以毛泽东的诗词集句作联,极有神韵。  相似文献   

10.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样式,具有很浓的人文性和很高的语言要求,对学生而言,对联的撰写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对联的撰写》一课,充分利用如皋的自然、人文资源,使之成为课堂教学及练习的材料;同时,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下的"现挂"艺术,注意把握启发的时机和层级,把对联知识和语言训练有机地串联在一起,着力实现"实中见趣、透中见活"。  相似文献   

11.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它熔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教师巧妙地运用对联来导入新课、分析教材,总结历史知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达到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这天,我执教口语交际课《春天的发现》。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有描写春天的名诗、对联;有关于春天的童话故事;有春天景色的精美图片等等。我满心期待在课堂上和学生同奏一曲“春天交响曲”。上课不久,同学们的话匣子刚刚打开,让我始  相似文献   

13.
漫话对联     
对联,又叫楹(Yíng)联、联语、对子、联对子。作为中国的一种独特文学式样,从古到今,用途非常广泛。从前私塾专门设有学习对联的功课,叫“对课”,并且抓得很扎实。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道:“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是为日后写作对联、填词作诗打基础。今天的青年学生不必写古诗词,但对联还是经常要写,即使从欣赏名联佳作角度出发,也有必要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一、对联的来源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先秦著作中,对偶句多,如《尚书》“谦得益,满招损”,《诗经·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学设计》2009,(3):F0002-F0002
围绕“发愤”二字,从文章具体语言文字的描述中感受司马迁的形象,是这一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板书设计思路清晰,直观性强,传达着课文的叙述线索和主要内容,突出了文本重点。同时,巧妙地运用对联这一传统文化样式,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司马迁的形象以及《史记》的价值,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实现了人文精神的濡染。  相似文献   

15.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它熔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教师巧妙地运用对联来导入新课、分析教材,总结历史知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达到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个对联的王国,千百年来不知产生了多少对联,在浩如烟海的对联当中,号称“千古绝对”的对联就有不少。把它们收集在一起,集中地加以欣赏,不也是一大乐事么?烟锁池塘柳,茶烹凿壁泉。这副对联的巧妙,除了一般的对称外,上联的左偏旁,下联的下半边,都含“金、木、水、火、土”五行。上联句子清丽雅致,简直就像是五言诗句;下联句子相对而言要差一些,下联据说是北大一位阎姓教授所对,他把五行分置于底部了,其中“凿”字繁体下部是“金”字,整联不失趣味。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远避迷途,返还莲迳达逍遥。这副对联,巧在上联11个字,都用“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实施素质教育成为中学教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数学教学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数学课堂教学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下面我结合自己几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谈谈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几点认识和体会。一、巧妙导课 ,激发情趣兴趣是探事物真知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其中 ,巧妙导课十分重要。常用的导课有 :或设置问题情景 ,从问题导入新课 ;或讲述有关典故 ,激发感情来导课 ;或开宗明义指出学习内容和目标 ;或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等。好的导课可抓住学生注意力 ,巧妙地把他们的思维引导到本节课上来 ,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学形式。它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文字精美,“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巴尔扎克),是我国用途很广,使用频率很高,雅俗共赏的文学样式。现行小语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力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相关的对联引入课堂,联文相配,珠联壁合。促成优势互补,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优化阅读有很好的作用。下面略作论述。激趣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和愉快的情绪对认识起组织作用。教学中,抓住课文特点,精选与课文内容丝丝入扣的对联,以联引文,能有效地集中学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优化练习课教学任世梅如何优化练习课课堂教学过程,做好练习课的指导和收到更好的效果呢?一、精心设计,进行有层次的练习在练习课中,应注意将知识的自然结构有层次巧妙地反映于学生的认知中。我根据练习内容,把一节练习课划分为三个阶段,四个层次。即:知识的再...  相似文献   

20.
1.回文联:前门大碗茶,茶碗大门前;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坐满。此联巧妙利用回文格自然成对,无论顺念、倒念皆成句,并且语意不变。这是“老舍茶馆”门前的一副对联,此联构思绝妙,可谓联中一奇了。2.叠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这是杭州西湖花神庙的一副对联。联中每字都重叠出现,生动逼真地展现了花神庙附近的美景,让人回味无穷。3.同字联: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此联巧妙地将“公”、“所”连用五次,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国民党时的区公所横行乡里、坑害百姓的丑恶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